在线试读

get_product_contenthtml
沧溟先生说: 一个人,有没有气质,实在是一件很重要的事! 套用一句广告语——有气质,没污渍。
一个人特别有气质,别人看他,看哪儿哪儿顺眼 ;而当 一个人特别没气质,别人看起来,一定是看哪儿哪儿 不顺 眼。所谓不顺眼的地方,就像一个人身上的“污渍” ,如果穿 着满身污渍的衣服出门,人家就算不告你影响市容, 也会人 人躲着你。
但怎样才能变得有气质呢? 曾国藩的答案是:读书! 而且,只有读书! 唐代大诗人陈子昂原本是个富二代,因为家里有 钱,所 以年轻的时候游手好闲,结交的净是些飞鹰走狗的小 混混, 直到十八岁之前都没认真地读过书。如果不是一桩偶 然事 件的发生,后来的大诗人、文学家、唐诗革新运动旗 帜性人 物——陈子昂,很可能成为“古惑仔”式的陈子昂了 。
有一天,陈子昂和一帮狐朋狗友在街上闲逛,路 过一条 街巷,里面传来隐约的读书声。陈子昂突然心中一动 ,不由 自主地就走进了小巷。街巷的深处是一座书院,此时 ,先生 正在领着大家一齐诵读诗文。当时正值春天,树木丛 生,百 草丰茂,到处都是一片盎然的生机。陈子昂定定地站 在窗 外,出神地看着教室里书生们读书的情景,听着虽然 不太理 解却让人愉悦的诵读声,心里突然感受到一种从未有 过的 激动与向往。而那一阵阵清脆爽朗的读书声声声入耳 ,像一 阵阵春雨沐浴着这个青年干涸的心灵。
那一天回家后,陈子昂就像变了一个人,他先是 跟原来 的那帮不学无术的朋友绝交,然后找来大量的书籍发 奋苦 读。三年之内,他足不出户,手不释卷,夜以继日, 废寝忘食, 读遍三坟五典,经史子集,一时才学满腹,气质大变 。
这一年,陈子昂读书有成,破万卷书后,开始行 万里路, 孤身入京城,创下惊世盛名。他从蜀中来到当时大唐 帝国的 都城长安,虽然这时候没人知道这个名不见经传的毛 头小 伙子,但陈子昂却自有定见。
一天,陈子昂来到长安一处繁华的闹市,见一老 者正在 卖一把名贵的古琴。琴实在是好琴,但价格也实在是 好贵, 竞要卖到一千两白银,这一下引来众多围观者。可是 围观归 围观,谁也不肯花如此巨款来买一把琴,大家议论纷 纷,认 为傻瓜才会花千两白银来买琴。
这时,年轻的陈子昂突然排众而出,走到老者面 前,大 声地说道:“这琴,我买了!” 众人一时哗然,陈子昂丝毫不为所动,意气风发 地对围 观的众人说:“我的琴艺大概也只有这样的好琴才能 表现出 来,三天后我将在凤凰阁上一展琴艺,让世人一观名 琴,一 赏名曲!” 于是,这个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在长安城里快速 传播: 一把价值千两的名琴和一个神秘莫测的年轻人将在三 天后 的凤凰阁上惊艳出世! 整个长安城都为之沸腾了。
三天后,凤凰阁里,长安城的众多名士云集于此 ,很多 市民也来围观,要看看那个挥金如土买下的名琴到底 如何, 要听听年轻人神乎其神的琴艺到底怎样。
在众人期盼的目光中,陈子昂气定神闲地登阁亮 相,举 手投足,气宇轩昂,果然让人眼前一亮。当众人期待 他演奏 时,却见陈子昂操起古琴,突然把这把价值千两的名 琴猛地 摔在了地上。
众人大吃一惊,在满座的瞠目中,陈子昂突然朗 声说 道:“各位,我陈子昂虽无惊世之才,但也有类似于 屈原、贾 谊的抱负与志向。大丈夫行走世间,当怀凌云之志, 为国家 建功立业,岂能沉迷于乐工之小技?我从蜀中来到长 安,身 怀经国之志,但却报国无门,愤懑之余,沽琴换名。
今作有诗 文百卷,才学如何,还请各位审鉴!” P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