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试读

get_product_contenthtml   1.卢沟桥
  卢沟桥跨于永定河上,金大定二十九年(1189)兴工修建,明昌三年(1192)建成。明代在卢沟桥东建拱极城(民国改直隶省宛平县城),清代重修,民国时期修理。
  (1)查阅历史档案。所查阅历史档案主要如下。
  《金史河渠志》记载:大定二十八年五月诏卢沟河使旅往来之津要。令建石桥。未行而世宗崩。大定二十九年六月章宗以涉者病河流湍急。诏命造舟。既而更命建石桥。明昌三年三月成。敕命名曰广利。
  《章宗纪》载:大定二十九年六月作卢沟石桥。明昌三年三月癸未卢沟桥成。
  明《英宗实录》中记载:正统九年三月修卢沟桥。
  明《孝宗实录》中记载:弘治三年五月修卢沟桥。
  明《世宗实录》中记载:嘉靖二十年修卢沟桥。嘉靖二十年四月甲子诏止卢沟桥工。嘉靖三十四年修卢沟桥,嘉靖三十四年五月壬戌卢沟桥工完。嘉靖三十五年四月己卯修卢沟桥。
  上述记载,明嘉靖年间曾三次修理卢沟桥,第一次是嘉靖二十年(1541)修桥未完,于当年四月停工。第二次是嘉靖三十四年(1555)复工,当年五月完成。此次修葺可能是不够牢固或不彻底,于次年又第三次修桥。这三次修桥都是在河水较少的季节施工,修理部位无记载。
  《顺天府志》载:雍正十年重修桥面。乾隆十七年重修桥面、狮柱石栏。
  民国初年的卢沟桥照片显示,桥上两侧有节间式石栏杆,栏杆内侧有一道缘石,桥面全是横向铺砌的石板;桥的东北角有“卢沟晓月”碑亭,亭顶是四坡攒尖盔式,上面有较高的宝顶,四角翘起较高;康熙碑的碑亭只露出北面的一少部分,可以看出是四坡式亭顶,明显低于“卢沟晓月”碑亭的亭顶;宛平城西门上的箭楼,是歇山式楼顶。西面有两层箭窗,上层有六个箭窗,下层有七个箭窗。箭楼的上面露出城楼的楼顶,只显示楼顶是歇山式;箭楼两边的垛口墙完整;箭台的西面好像是没有门洞(在桥面的东端有许多堆积物,看不见箭台的全貌)。
  民国年间的“卢沟晓月”碑照片显示,碑亭的顶为盔式四坡瓦顶,“康熙碑”的碑亭顶是四坡瓦顶,都已损坏。民国二十四年(1935)的卢沟桥照片中显示,桥东南角的翼墙已被堤岸挡住。由此说明,此处早在1935年曾做过加固工程。民国二十四年(1935)卢沟桥的南立面照片显示,碹脸儿已全部为水泥抹面。二十五年(1936)卢沟桥的北立面照片显示,碹脸儿已全部为水泥抹面,第六、七孔的龙门上有龙头。民国二十六年(1937)卢沟桥照片显示,桥面南侧有马车专用石板道,说明马车专用石板道的修筑年代在1937年以前。
  民国年间的《东华续录》记载:“乾隆五十二年二月丁丑修卢沟桥。”《旧都文物略》中卢沟桥的照片显示,桥东头两座破损的碑亭,其石柱、石枋(横梁),上面似有木椽伸出。当初在石梁上有可能盖有木结构顶。
  据道路科工程师范子昌和试验室工程师刘士元(二位曾在河北省公路局工作)说,民国时期更换过桥栏杆望柱和栏板,雕刻粗糙,石料偏黑色。民国时期,东桥台南北燕翅及其南北堤岸曾不止一次做过加固和加高,用水泥沙浆砌筑大卵石,将原构筑物包砌。
  据卢沟桥镇镇长(兼书记)郑福来同志和居住在卢沟桥西头的农民长者介绍,民国二十四年(1935),在桥身段的石板桥面上加铺沥青面层,因为当时经常有铁轮马车过桥,为保护沥青面,在沥青路面的南边加铺一层薄石板。东西两头(桥堍)还是石板面,每年冬季,必须在石板桥面上垫些沙石土维持马车通行。
  “七七事变”,日本兵攻打宛平城和卢沟桥,“卢沟晓月”碑亭被日本鬼子破坏。根据以上历史资料,桥东头的康熙七年(1668)修桥碑记,立于康熙八年十一月二十七日。根据碑文记载,卢沟桥被水毁应该是康熙七年(1668),翌年(1669)修复。碑文中只说桥东北水毁12丈(合公制38公尺多),未说明冲坏桥梁部位。又说“复架木以通行人,然后庀石为梁整顿如旧”。依此记载,既架设临时木桥以通行人,必定是石桥被冲断才架木桥,然后备石料修复石桥如旧貌。至于冲断多少更无说明。其他历史资料中也未查到此次水毁情况及修复记载。依目前石桥东端第一、二两孔的拱碹及
  其以上结构,以及石料的风化程度,该二孔肯定是重修过。这两孔拱碹及其以上部位可能就是康熙七年(1668)被水冲断后所修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