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试读

get_product_contenthtml   分数面前人人平等 至东汉,门槛增设由点及面,逐步铺开,先从弊 病多的举荐辟召几种资格 入手。光武帝提出的原则是:“自今以后,审四科辟 召,及刺史、二干石察茂才、 尤异、孝廉之吏……务授试以职。”就是凡以这类资 格入仕的,一概要经过考试 才能授职。
     不过证之实践,这种在当时来讲犹属“新生事物 ”的做法,貌似至安顺时期 才终形成制度。大致情况是,凡获取这些资格的人 ,一律先到三公府署参加 笔试。原先身份是学生的“试家法”,就是教师传授 的专科经典。原先身份是文 吏的“课笺奏”,就是公文写作。试卷还要誊录副本 ,派专人送至尚书办公的端门 (皇宫的正南门),由尚书复审。此为王先谦在《后 汉书集解》中的讲法。但据《后 汉书》卷六十一记,后来尚书省内有个争论:尚书张 盛建议取消“举吏先试之于公 府,又复之于端门”的办法。尚书令黄琼反驳说:“ 复试之作,将以澄洗清浊,复实 虚滥,不宜改革。”这似乎也可理解为先在公府初试 ,再去端门复试。
     《后汉书》卷四十四以及注引中,还记有一个实 例:南郡毕容人胡广,“少孤 贫”而“学究五经,古今术艺皆毕览之”,可能是贫 困的缘故,未去太学深造,“随 辈入郡为散吏”。其后南郡太守法雄的儿子法真从故 乡来父亲任上探亲。父亲 召开机关大会,他躲在窗后观察,对父亲说胡广是个 人才。于是法真为胡广办 了一个“察孝廉”的资格,送往京师。因为其原先的 身份是吏员,只能“试以章 奏”,而非他擅长的儒学经典。不过胡广确实能干 ,章奏试卷经御览后,被评 为“天下”,不久便授职尚书郎。
     从这些细节估计,彼时人事部门执行有关规定还 是比较认真的。察举孝 (廉)秀(才)、荐举文吏是汉代选拔后备官员的常 科,又为以后历朝各代所沿袭, 故此科考试制度的建立和切实执行,不仅开启科举制 度先河,在中国选官考试 史,或干脆说“公务员”考试史上,也有其标志性的 意义。在此同时或前后,诸如 明经、明法科的考试,博士弟子入仕的课试等,也都 建立了详明的抽签考试(即 “射策”)制度,不合格者一律送进太学重新学习。
    大体而言,古代的“公务员考 试”,滥觞于秦代,出现于西汉,到东汉基本成形。
     两晋南北朝时期,光从制度上看,选官考试法皆 得继承,特别是号称选官大 宗的孝秀和文吏,获取资格者必须经过考试程序。如 《晋品官令》规定:“举秀 才,必五策皆通…策不通不得选。”《晋书》卷四十 一记,魏晋之际的魏舒,年 逾不惑时还是个“迟顿质朴”的落魄分子,但是看风 水者说他是“贵人”,某权贵 也断言他“终当为台辅”。某年,郡政府举他为孝廉 。族人都知他“无学业”,过 不了考试关,皆“劝令不就”,还可博取清高的名声 。魏舒说:“若试而不中,其负 在我,安可虚窃不就之高[名]以为己荣乎?”于是 他发奋学习,“百日习一经,因 对策升第,除渑池长”。这样看来,即便取得州郡保 举,但是在考试中被刷下来 的孝秀应该大有人在。
     南朝宋的制度是“凡州秀才、郡孝廉,至皆策试 ”(《通典》卷十四)。南朝梁 在孝廉、秀才之外,又置清吏、明经为常选之科,也 要考试,“不通一经,不得解 褐”(《梁书》卷二)。褐即粗麻织成的短衣,是平 民的着装。一个人被地方政府 举荐为后备官员,便可脱去象征平民身份的粗麻短衣 ,换穿官员的公服,当然是 挺荣耀的事。但考场失利,不得脱换,甚至历经多年 “不得解褐”,那是什么滋 味?难怪魏舒的宗亲都担心他“羊肉没吃着,徒惹一 身骚”。
     不过两晋南朝在推行选官考试的过程中,也历经 干扰和挫折。西晋的九品 中正制比“公务员考试”法更具实际效力,常使得孝 秀甄录不过徒具形式。东晋 初,因为害怕考试,州郡推举的“秀、孝多不敢行, 其有到[京师]者,并托疾”避 考。晋元帝只好接受尚书郎孔坦之的建议,将孝廉策 试往后推迟五年。其后接 受秀才报考时,也是“诸州秀才闻当考试,皆惮不行 ”(《晋书》卷七十)。开考那 天,只有桂阳荐举的谷俭一个人进场。这等冷清景象 ,恰与现在公务员考试之 济济多士相映成趣。
     和自诩风教正统的两晋南朝相反,以少数民族为 主体组建而成的北朝统治 集团,对于用考试甄录后备官员的办法倒是相当重视 。北魏皇帝经常亲自主持 “策问秀、孝”。孝明帝初期某年,政府甄试以征辟 资格报考官员者,“同时射策者 八百余人”(《魏书》卷八十五),得高第者仅二十 四人,由此比例或可见执行之 认真。
     《文献通考》卷二十八记,北齐的“公务员考试 ”实行按报考身份分卷答题, 考官也有分工,“中书策秀才,集书策贡士,考功郎 中策廉良”,有时皇帝还会亲 临监考。处罚的办法也特别古怪促狭:字有脱误者, 点名起立,站在坐席后,颇 似后世学堂里的“立壁角”;书法滥劣者,请“饮墨 水一升”;文理孟浪者(大概就 是不拘章法的新概念作文,或以抒情散文风格包装论 说文体吧),抽掉坐席,解 脱作为装饰品的容刀,被要求直接坐在地上思过。
     当然,北朝也同样存在世家大族操纵选贡的问题 ,致使众多寒族士人连报 考“公务员”的资格也未能获取。
    …… P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