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试读

get_product_contenthtml     向史上高参学智谋
    中华民族是一个智慧的民族。在世界文明史上,中国人的智谋占有辉煌的一页。中国是一个注重智谋治国的国度,拥有几千年的智谋文化和历史。孟子说: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以现实的观点来看,无论“劳心”还是“劳力”都是推动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力量。然而,心力更具智慧的特征,是一个人智谋的终极体现,也是丛林生存法则中重要的技能。大到创造历史、治理国家,小到职场生存、婚恋居家,都需要懂得一点智谋。尤其在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若想推行自己的想法、实现雄心壮志或者确保平安幸福,就要学习前人的智谋,并结合实际的境况加以变化运用,才能出奇制胜,给自己的人生交上一份完满的答卷。
    学智谋,就要跟的谋略大师学。历史在变,时代在变,但人心、人道、人性没有变。就如同科技再发达,人们也要穿衣、吃饭一样,智谋经过几千年的荡涤更加熠熠生辉。可以说,现在我们用到的智谋,历史上都用过;即使现在我们尚未用到的智谋,也深潜在历史深处。纵观历史上那些智慧超群的家伙,个个都有绝招。其中,厉害的当数帝王身边的“高参”。他们通晓人性,准确研判形势,不仅帮老板谋得了天下、让百姓过上了好日子,而且自身也获得了极大成功,为后世留下效仿的榜样——智谋不是天生的,任何一个智谋超群的人,都是从前人那里汲取了适合自己智慧的养分修炼成的。
    在古代,从事智谋工作的人叫“谋士”“军师”,也叫“参谋”“智囊”,现代社会叫“策划人”“高级秘书”。事实上,政府机构的办公厅(室)主任、企事业单位的企划、战略研究等部门的负责人,从事的就是这项工作。因此,无论名称怎么改变,这个古老职业的特性就是为老板出谋划策,通常也只对老板负责。看过电影《教父》的人,应该对维托·唐·柯里昂的“参谋”汤姆·海根的印象比较深刻,这个披着律师外衣的策划人以超凡的智谋、超强的执行力巧妙地化解了柯里昂家族的危机,并在“教父二代”中获得连任。
    有人会说,我不想当别人的参谋,我要当老板!然而现实生活中,当老板靠“命”,参谋靠“运”。三国时期的诸葛亮,才能比刘备高,但他不是汉高祖的后代,连皇亲的边儿都不沾。在当时的社会,曹操都只能当丞相,称魏王,终身不敢称帝。在现代社会,很多老板的上一代就是老板,没背景、有才华的人通常为其效力。常见不少领导的秘书后来平步青云,就是运用智谋成功地把老板推上更高的位置,自己也获得了相应的位置。可见,“命”是不可抗的,但人生的“运”却是可以通过智谋改变的。
    在中国历史上,智谋大师和牛人辈出,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成功为老板谋得天下又能全身而退或善始善终的人,如姜尚、范蠡、张良、房玄龄这样的智谋大师;一种是建立不世功勋却身遭横祸的人,如商鞅、李斯、韩信这样的牛人。种大师三步一回头,在为老板谋划的同时也为自己谋好了退路,他们是全面的谋者;第二种牛人奋力向前,全然不顾达至的同时有摔下不测深渊的危险,他们是片面的谋者。
    至于那些置国家民族于不顾的阴谋家,心灵太过黑暗,虽能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但为历代所唾骂,故弃之不录。同时,对第二种“革命型”牛人,因为他们的动作难度系数太高,危险系数太大,不易效仿,亦弃之不录。每个人生命只有一次,不爱惜生命的人,智谋虽高终不足取。唯有那些靠智谋化解危难、建立功勋,善始善终的智谋大师,才是我们终身学习的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