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试读

get_product_contenthtml   俞教授讲的历史主义的第二个特点是对历史的虚构和历史的泡沫非常感兴趣。一些历史题材的作品,往往是将一些通俗的情爱故事放入历史,以激起阅读和观赏的兴趣。但那些都并不是历史。他举了金庸的小说作为例子,金庸并不是一个历史学家,没有好好研究历史,在他的小说中,历史都是虚假的,都是传说和虚构。尽管在历史学家看来都是假的,老百姓却喜欢。事实上这是打着历史的旗号,给人以一种“历史感”与“陌生感”,以吸引读者。我曾谈到,《大秦帝国》这个小说在艺术上很粗糙,它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评法批儒”的论文,一部分是武侠小说。所以整个小说结构很松散,充满了大量的历史泡沫。可以举几个小说中的例子来说明。写赢渠梁去神农大山墨家城堡那一段,大都是虚构的,秦孝公既不会出现在这里,墨子更不可能见到他。对墨家弟子的描绘,完全是用了武侠小说的手法,他们被描绘成一个武林帮派,与历史距离很远。《大秦帝国》中非常重要的人物白雪,也是非常缺乏真实感的,对她的虚构只是为了替商鞅的“寡情”作辩护,同时把言情纳入作品,增加感情戏以吸引观众。而在这方面作者的才华又远远不如金庸。金庸的小说只是借用了“历史”的背景来描绘他的武侠故事,他并不以展现历史,评价历史,甚至去寻找什么文化源头为目标。因此,我们不需要写文章和金庸商榷元朝的、清朝的历史评价问题。但孙皓晖不同,他不把自己的小说放在一个纯虚构文学作品的位置,而是将其作为一种为历史辩护的文本,以此改变人们对秦朝历史的认识和评价。然而,尽管在序言中洋洋洒洒地表达了他对重新描述与评价秦朝历史的野心,但我们在小说中看到多的还是对历史泡沫崇拜与对历史的大肆伪造。
  历史主义的第三个特点是对历史实事的厌倦。与当前现实生活有关联的历史上的重大事件,他们却往往会避开。对虚假的历史泡沫他们那么感兴趣,但对“不方便”的东西却厌倦,要把它避开。俞教授举了“大跃进”的例子,当时的那种主观唯意志的种种“革命”创举,饿死了几千万人,今天那些维护“主流意识形态”的人们就不愿意再提及了。这叫作以“历史主义”的态度对待历史。《大秦帝国》在对待“焚书坑儒”这件事时,就选择了这样的一种态度。原本重要的史实被作者轻而易举地带过了,“焚书”之事只是在根据李斯的意思而颁布的所谓《文治整肃令》中加以简要地评析。对焚书的状况与当时知识人及百姓的生存环境不做任何具体的描绘,却把重要的篇幅用在对所谓的儒家弟子密谋策划复辟的详细的虚构中。秦始皇的“坑儒”因此而显得像是一个正义的举动。“焚书”的事关系到文化人,知识分子的思想自由和言论自由,这是历代都绕不开的问题,但显然作者大感“不便”,于是有意回避。在小说中,他把这几章的标题定为“铁血板荡”。“铁血”这个词让人非常自然地想起了德国的法西斯。更为荒诞的是,孙皓晖在很多文章中声称秦没有暴政,认为秦的政治非常公平合理。这是对基本史实的逃避。讲到战争时,他甚至认为很多国家都是和平解决的,并没有大规模的杀戮,这就是更大的笑话了。
  孙皓晖以为是“根基”的历史主义本身就是存在缺陷的。如果不与“当代意识”相结合,它只是一个陷阱。在黑格尔那里,历史主义的意思是,一切发生过的事都是有道理的,否则不会发生。但从当代意识看,可以对发生过的事作出不同的评价。克罗齐说:“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这就是说,当我们描述和评价某一历史事件时,我们的思想是自觉或不自觉地经过了当代意识的过滤的。历史主义告诉我们,不懂历史就不懂今天。但是当代意识告诉我们,不懂今天就不懂历史。这两句话加在一起才是比较完整的理解历史的途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