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试读

get_product_contenthtml 前言
  问路的人
  有一次,一位朋友把我介绍给别人时说:“这就是那个写早起读物的励志大姐。”
  确实,早起读物和睡前读物应该有极大不同。睡前读物也许需要伴随红酒、老歌和柔软的枕头,为一天中那些倦怠低落提供熨烫按摩。早起读物却是在闹铃后、咖啡时,伴着清新的衬衫香味来读的。短暂而有力的阅读后,人们推开门,走进茫茫人海和晨光中,开始一天的生活。
  就这本书的写作时间来说,它的确是一本名副其实的早起读物,因为其中的每篇文章,都是我在清晨完成的。为了执行#潇洒姐每日问答#计划,我开始在每天早晨醒来后,从收到的问题中挑选一个进行回答,并把回答发布在王潇_潇洒姐公众平台上。
  不过,每天早晨我写回答的时候内心并没有感觉到我在制作一杯醒神咖啡,却感觉到我是在晨光中,站在一个通往四面八方的路口。每天早上在路口,我都会遇到一个经过的年轻人来问路。在被100个人问过路后,我总结出了问路内容的类型。
  类:前面有A、B、C,好像都能去,我应该去哪儿?
  第二类:我想去A,我爸妈/男朋友/老公不同意,怎么办?
  第三类:我想去A,但是我水平差、速度慢,到不了怎么办?
  第四类:我想去A,但是去A的路好难,我没那么想去B,但是到达B好像很
  容易,怎么办?
  第五类: 我想去A,但是我根本不认识从这个路口到A的路,怎么办?
  第六类:我想去A,但他们说我是女的,能去的好像都是男的,怎么办?
  第七类:我刚发现自己其实是想去A,但是我已经在B上走很久了,怎么办?
  第八类:你们都说一定要去A或者B或者C,我哪也不想去,都太累,只想待在原地怎么办?
  第九类:我想去A,但我不想自己去,而想找个人带我去,怎么办?
  第十类:我知道我想去A,我出发了,也坚持了,可是太难了,我现在绝望了,停下来了,怎么办?
  100天来,我就站在那个路口,一个一个地回答了年轻人的问题。我所有的回答都不代表权威,也无法证明一定正确,但都能保证态度坦诚——如果前面的路有一部分我去过,我就描述得清楚些;如果遇到过危险,我就提醒那有危险;对于没去过的方向,我分析之后,也给出了自己的建议。
  此刻,当重新审视这100个问题与回答时,我发现,几乎所有问题我在自己的成长中都曾提出过。在一路走来的每一个路口,我曾不停地向亲友、书本、互联网发问,当时有些得到过答案,有些没有,有些答案被证明是错的。但我觉得,在路口,有个人可以问总是好的。
  我就是那个在路口站了100个早晨的大姐,而大姐本人也正在去往她心目中的A的路上。大姐指了指路之后,也要继续问路前行。祝愿所有曾徘徊在路口的
  人们,都能到达各自向往的A点,不虚此行。
  01
  找到一个好梦想
  安:潇洒姐您好,大家总是在谈梦想,可是在渐行渐远的路途中,我已经忘记自己初的梦想是什么了。我也会询问身边的人,她们的梦想是什么,大家也回答“不知道,没有”。我觉得这样的人生很迷茫错乱。怎样才能找寻到自己的梦想呢?没有梦想是不是很失败的人生?
  潇洒姐:有梦想的人,大多是被电影人物和当下的榜样人物启迪的,他们的梦想就是成为他/她那样的人,实现他/她那样的事。
  比如说我吧,我从20岁到现在,榜样一直是梁凤仪,因为她在写作、做人和商业上都超有成绩(香港著名财经小说作家、 企业家,创办的公司在香港上市)。我本身喜欢看故事,喜欢有坚韧特质的人,又喜欢解决问题,我在我的榜样身上同时找到了这几点。还有,我的榜样与我在同时代,也在华人社会,这让我觉得有抵达的希望。
  虽然说每个人不可能成长为另一个别人, 终只会成长为自己,但预先用一个人物设定方向是个好方法。再远的梦想,也与梦想者自身的天性与天赋有关,沿着自己的长板向前看,在辉煌的顶点找到一个榜样,更为可行。设定梦想,从设定具体的榜样开始,然后学习榜样的思维和做事方法,再逐级逐级地实现,终完成自身的进化。
  祝你找到一个好梦想。
  02
  你只需负责给出你的部分
  维小尼:潇洒姐,我想问一下怎么去做十年计划?做这样的计划我完全没有头绪,您当初是怎么做出十年计划的呢?
  潇洒姐:之前我回答过一个关于如何找到梦想的问题(问答收录在趁早网www.chenzao.com—趁早家族—交流专区),如何做十年计划这个问题,其实是梦想问题的向下拆解。
  按照之前问答的思路,假设你已经找到了一个好梦想,也有了一个人生榜样,那么现在我们来一步一步地设立计划。
  步,大胆地写下你的毕生终极梦想——Things to do before I die(去世之前想做的事情)。
  无论多老、经历什么,或有多灰心,这一部分都不要删掉。它负责照耀你的余生。
  第二步,量化你的榜样。
  假设你的榜样40岁,你25岁,你需要历数一下他的成绩,那些你到了40岁甚至40岁之前也希望自己达成的东西。现在,你有了十五年的时间(不要以为很长)。
  第三步,历数榜样在40岁前所做的努力和积累,计算出你和榜样的距离。
  在这十五年中,你认为你需要达到的条件,无论是内在还是外在的,将它们一一写下来。
  第四步,把条件按进度标注在时间轴上。时间轴的长度,即你和榜样的年龄之差。
  也许个五年,为了追赶你的榜样,你需要读100本书,完成一个专业学位。第二个五年,你需要创业,还需要寻找到理想合伙人和投资人。第三个五年,你需要成为行业,实现跨界经营和财务自由。
  第五步,把十五年中的前十年所需达到的条件总结出来,继续向每一年中拆解。拆解完你也许会发现,就是现在,你就要开始读需要的书籍、开始报名读个专业学位了。
  简单来说,十年计划就是以一个榜样为参照物进行的逐年倒推。
  你会问,那些榜样都得到了许多神奇的机会,机会怎么复制?
  十年计划的重点是,你只需负责给出你的部分——努力与积累,机会由你的命运负责给出。而命运是想象力被执行后所到达的限制。想象力和执行,也因你而起。当然,人生不可能复制,但一些必要条件是相似的,你会在复制这些必要条件的过程中,成为你自己。
  你还会问,我的榜样变了怎么办?中途兴趣变了怎么办?
  你的榜样和兴趣很有可能会变化,确认变化之后,你需要重新梳理,再更新计划。但只要计划已启动践行,你积累过的和努力过的,永在你身,会成为你的阶梯。
  很多人不但实现了十年前的梦想,还实现了毕生的终极梦想。真的,只有死的时候,才有资格说你的梦想是否破灭了。
  03
  人比人得活
  Cen:潇洒姐,您有没有过羡慕别人的时候,羡慕别人天生丽质,出生于富裕的家庭,备受宠爱。回眸自己,一切平庸,辛苦活着。也许人家随便一个包都可以够普通人生活几个月,但对人家来说,却是屈指挥手般容易。怎样才能使自己更淡定、更从容面对这些?
  潇洒姐:就在前不久,我参加了亚杰商会第九期“摇篮计划”学员开学典礼,地点在上海嘉定,我和另外一个女学员被分配在一个酒店房间。
  “摇篮计划”是一个培养“未来科技商业领袖”的项目,因此第九期的学员都有自己的创业公司。我和同屋的女学员交谈,彼此介绍自己的情况和创业公司的成长。
  她说,她和我同龄,目前创业的××公司是第二次创业。次创业的公司在2004年就以千万美元卖给了美国一个巨头科技公司,后来一直不知道钱怎么花,荒废了一些年。现在觉得还是要创业,只有创业才是激动人心的生活。
  2004年!我惊呆了。相比之下,我感觉我2004年还在吃屎呢。
  然后她说,既然次创业的起点已经是被收购退出了,那么第二次创业的目标至少在意义上要影响世界,在财务上要自主IPO,纳斯达克上市。
  你说,从2004年到今天,我经历了这些那些,交了很多学费,创业跌宕起伏,而对于我面前同龄同样创业的女性来说,在创业成功层面,我算不算一切平庸,辛苦活着?我应该怎样才能更淡定、更从容呢?
  在横向比较面前,我只有接受差距;但在纵向比较面前,在过去的自己与现在自己的比较上,我其实已经做了很多事,还可以做很多事。
  于是我问了她更多的问题,关于她那时为什么可以有那样的创业成绩。她说,她有兴趣,她有专业水准,她有创业土壤,她动手早。当然她还有一条一定没说,就是努力。
  我没有其他的立足点,只有现在。现在有现在的兴趣、专业水准、创业土壤、动手时机,现在,我就该努力。
  04
  走出舒服区
  白小白:在走出舒服区时,可能放弃的是很多人得不到的光鲜工作,追求梦想,但由于目前眼界所限,又不知道前面的路在哪里。此时该如何理性分析,在两个都正确的选择里既能听从内心,又可以追逐梦想?
  潇洒姐:在收到的问题里,“现状尚可而又期待改变”的情况很多,咱们来分析一下这里面有几种可能。可能的是,当你起心动念想“走出”舒服区
  时,说明这个区已经不是真正的舒服区了。
  种:这其实是一个在别人看起来舒服和光鲜的区,而你自己对此的满意值其实并不高。
  分析:这是值得去做出改变的一种。就像找了个漂亮的对象但对象性格很差,满足了虚荣心但自己受罪一样,为了不一直受罪,确实需要换对象。
  第二种:这个区里有七成元素舒服,三成元素不舒服,总的来说是舒服的,但你想拥有十成的舒服。
  分析:持续圆满的十成不现实,不是事物的常态。如果是你喜欢的行业,又差不多可以人尽其才,那说明是你贪心的成分比较大。
  第三种:确实不舒服,但是你的能力目前只能处在这个阶段。
  分析:啥也别说了,抱怨没用,只能努力而后改变现状,让进步后的你配得上更舒服的。
  第四种:算是舒服,但你想尝试拥有更高平台上的舒服。
  分析:这个应该算别。我觉得提问的白小白属于这个层次。答案一定与天性相关,战士都喜欢一个个地征服,梦想够大,就会得到召唤。
  第五种:本来还挺舒服,但你一看到谁谁过得比你好,就开始觉得不舒服了。
  分析:……
  05
  神秘的创业
  明媚:潇洒姐,我现在只有10万元积蓄,创业现实吗?
  潇洒姐:创业成功的资源条件和可能性,从来都是神秘而复杂的分析对象,没有行,也没有不行。没有人在自己创业成功之前能知道自己一定可以成功。
  这里所说的成功,首先是指生存下来。
  想要创业,准备启动资金是其中一个重要方面,但更重要的方面是,你的客户从哪里来。
  如果你对客户资源非常有信心,一开张就必定不停赚钱,那么启动资金不太重要。如果客户数量只在你想象中,甚至你完全不知道他们在哪儿,无论10万元还是100万元的启动资金都一样会烧光,只是早晚问题。
  还有就是你的创业Idea(想法,主意),检验一个Idea的好坏只有一个标准:赚钱,或者不赚钱。
  当然,创业要兼顾的方面非常多,还有技术、专业性、团队、服务、产品、办公地点、工商地税等等。在决定创业之前,一定是了解得越多胜算越大,可以免去很多不必要的“学费”。更便捷的学习方法是,进入一个创业型公司去学习和观察,去一点一点地积累条件。
  再大的事业也是从小做起的,也有它的开头。小的事情容易把握,如果你能在小事情上理出清晰的脉络,挖出其中闪光的地方,把它做得有声有色,那你根本不用担心能否把它做大,做大只是放大过程中的时间问题,是乘法里的系数问题。
  06
  当热血涌上心头
  罗拿拿:潇洒姐,您好!请问如何看待好朋友一起合作创业?担心原本的好朋友因为合作产生矛盾,后失去那份友谊!
  潇洒姐:有一天,两个朋友坐在一起聊天,谈种种别人的可能性和自己的梦
  想,然后其中一个人突然站起来说:“要不咱们就一起做吧!”你的热血一下涌上心头,感到这是一个历史性的时刻,于是你也站起来说:“好!”当两个朋友准备联手创业时候,好像都是这样一个差不多的场景。
  在说出“好”以后和真正动手之前,我们要问自己和对方几个问题:
  你们为什么需要合伙人才能创业?是因为资金,还是资源,还是专业?
  资金、资源和专业,除了引入合伙人,是否还有其他替代解决方式?
  你们各自在技能与资源上的长短板是否互补?
  你们思考问题的方法和眼界是否互补?
  你们谁比较权威,谁更信服谁,出现争议后如何达成共识,解决问题的时候,谁来做终决策?
  你们是否讨论过如何面对和使用钱?
  你们是否都是可以承担责任的人?
  你们是否可以在开始之前坐下来拟好关于资金、分配、分红的协议,白纸黑字,共同认可并按协议执行?
  在未来,他可以被替代吗?你可以被替代吗?
  你们的创业动机分别是什么,是否方向一致?
  理性的考虑方法是,如果他不是你的朋友,而是你需要花钱请来的高管,他在人品和专业的考量上能否过关。
  你问这里面为什么都没提“交情”两个字,在创业时,有交情能给你雪中送炭当然好,但你无法持续地依赖它,真正的创业成功从来不是因为交情,而是因为核心竞争力和市场规律。交情多数时候是用来锦上添花的。
  既然选择与朋友一起创业,就要做好无论创业输赢终都有可能失去朋友的准备,因为人性很复杂,无论你的还是他的。都说人性不可考验,如果非要考验,那这就是朋友共同创业的风险之一。
  下一次,不要那么快就说出“好”这个字,热血要浇灌在理性的种子上,才能开花结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