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试读

get_product_contenthtml

  一、 依恋的本质
  你的孩子是不是特别地黏人?他是不是一旦发现你不在,或者经常照顾他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不在,就开始大哭大闹,不肯停歇?他是不是特别不愿意离开家、离开父母,离开他所熟悉的家庭和环境,去结交新的朋友,去探索未知的环境?如果你面临着这些问题,你就是在应对孩子的依恋问题。
  1. 什么是依恋?
  任何一个领域的研究,都是从界定现象及其存在或产生的原因开始的,对依恋的研究同样如此。依恋是婴儿和抚养者(主要是母亲)之间普遍存在的一种特殊关系。这种关系主要表现为婴儿倾向于保持和抚养者(依恋对象)的接近性。当婴儿感觉到依恋对象在身边时,他们会觉得安全和放心;而当依恋对象离开时,婴儿则会感到焦虑、不安、害怕,甚至沮丧和愤怒。对任何一个关注孩子发展的母亲来说,这些现象应该都不陌生。
  依恋主要有三种功能,是保持与依恋对象的接近性,即在物理空间或者心理空间上接近依恋的对象,具体可以表现为靠近母亲以及反抗与母亲分离的行为;第二是把依恋对象当作“安全庇护所”,一旦感觉到危险就会寻求依恋对象的安慰和支持;第三是把依恋对象当作“安全基地”,也就是当危险实际发生或者感觉到有危险发生时,孩子就会回到母亲这个“安全基地”身边。相反,当孩子感觉到安全的时候,他们就能够远离母亲而去从事自己感兴趣的活动。由此可见,依恋在人类进化中起了多么重要的作用。依恋可以说是弱小人类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它使婴儿一旦察觉到危险,就尝试接近母亲或者发出信号(如哭、喊、紧张等),让母亲接近自己,以保证自己的安全,从而提高存活力。
  依恋并不是生来就有的,它是婴儿在早期与主要抚养者之间的互动中逐渐形成的。依恋研究表明,依恋一般在婴儿出生6个月后开始出现,在2岁左右形成。依恋的形成可以分为三个阶段:阶段(出生—3个月)称为“无差别的反应阶段”,这时候依恋尚未产生,婴儿见到任何人都会微笑或发声。第二阶段(3—6个月)是有选择的反应阶段,婴儿更倾向于对熟悉的人微笑、大笑,尤其是母亲。在第三阶段(6个月—3岁),婴儿对母亲的存在更加关切,形成了专门的对母亲的情感联结。
  除了上述提到的几点之外,依恋还有其他几个重要特征。首先,绝大多数婴儿都与不止一个对象形成依恋关系。一般婴儿会有3—4个依恋对象,所以婴儿不仅会依恋母亲,同时还会对其他抚养者产生依恋,如父亲、兄弟姐妹或者爷爷奶奶。其次,虽然大多数婴儿拥有多个依恋对象,但这并不表示婴儿会平等地对待所有的依恋对象,或者他们是可以互相替代的。事实上,这些依恋对象在婴儿的心中有等级排序。婴儿只有一个主要依恋对象,一般是婴儿的母亲。婴儿主要会向她寻求安抚,只有当她不在时,才会寻找其他对象。但是,主要依恋对象的地位是无法取代的,婴儿对其他任何人的需求都不如对主要依恋对象的那样强烈,因此失去主要依恋对象的痛苦也无法因为其他依恋对象的存在而弥补。

  2. 依恋产生的原因和意义
  婴儿为什么会产生依恋?依恋的存在或者依恋被破坏会对婴儿的发展产生何种影响?作为家长,应该如何对待婴儿的依恋行为,是扼制还是支持它的发展?对于这些问题,不同的依恋理论给出的答案也不尽相同。
  现在心理学界普遍认同英国心理学家鲍尔比提出的依恋理论,鲍尔比认为依恋是一种进化优势,是保证种族延续和基因传递的重要因素。20世纪80年代,基于对收容所里孩子(这些孩子大多都无法与抚养对象建立有效的依恋关系)的调查以及动物研究、生态学、人类学等各个领域的理论研究成果,鲍尔比提出了这个理论。
  很多人类行为的生态学研究几乎都倾向于得出类似的结论,即某某现象(比如男女普遍存在的性别差异)的存在其实是进化的结果,这在远古时代就有利于保证人类基因的传递,有利于种族的延续。但在当时,鲍尔比所提出的依恋理论却是极具革命意义的,不仅成功地颠覆了当时盛行的依恋理论,而且激发了一系列依恋方面的研究。即使在几十年后的今天,他的很多思想依然启发着依恋研究的开展,并在研究中不断得到修正和进步。
  为了更好地说明这一点,我们先来看看鲍尔比的依恋理论提出之前,盛行于20世纪的趋力附属理论。
  20世纪前期所提出的趋力附属理论观点认为,依恋是喂养行为的附属产品;婴儿之所以更愿意接近母亲(或者其他的抚养者)、不想和母亲分离,其根本原因是婴儿在被母亲喂养的过程中会产生快感。由于母亲是喂养行为的实施者,经常和这种行为联结在一起,所以婴儿把母亲的形象和喂养时产生的快感联结在一起,形成了对母亲的偏爱,即依恋。
  趋力附属理论不仅是当时学术界的主流观点,而且也影响着政府和社会相关机构的政策、措施。这种观点暗示,依恋只是喂养行为的附属产品,而没有任何其他意义。也就是说,人们只要满足婴儿的饮食需求,他们就能够正常、健康地发展,而不需要考虑婴儿对母亲的情感需求。所以,当时的医院明文规定禁止或者限制父母探望生病住院的孩子,政府收容机构也限制父母(主要是自身存在过失的父母,如虐待孩子等)探望孩子的时间和次数。人们普遍认为,切断孩子跟父母之间的依恋关系不仅是无害的,而且更有利于孩子的发展,因为他们为孩子提供了更好的替代环境(如更好的医疗措施或者更优质的生活环境)。
  尽管这只是流传于西方几十年前的一种主流理论,然而即使是现在,持有这种理论观点的人们依然存在。比如,某个贫穷而又多子的家庭可能会把三四岁的小孩卖(或者寄养)给更富裕一点的家庭,而且家长认为这是为孩子提供更大的成长空间,是为孩子好。又比如,有的家长没有时间照顾孩子,孩子一生下来就给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照顾,等到孩子上幼儿园了,再接回来和自己一起住,丝毫不顾孩子对老一辈的感情。还有的家长希望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拒绝亲近孩子,并且希望他能够少依赖自己一点,多跟外面的环境打交道,而对孩子的抗议和不满置之不理。
  这些做法究竟合不合适,是否有利于孩子的成长和发展呢?让我们再来看一看鲍尔比的依恋理论,即生物进化理论。
  依恋只是喂养行为的附属品吗?它真的毫无意义吗?实际上,研究结果并不支持这一观点。首先,动物研究结果表明,相对于只提供奶的“钢丝猴母亲”(由钢丝搭构成的母猴模型),小猴子更愿意和不提供奶的“棉质母亲”(包裹着棉质布料的母猴模型)呆在一起。它们愿意花更多的时间围绕在“棉质母亲”身边玩,坐在它身上,只有在吃饭的时候才回到“钢丝猴母亲”的身边。而且,鲍尔比对孤儿院和收容所里儿童的观察发现,与母亲(或者其他主要抚养者)的分离所造成的依恋关系的破坏会对孩子的成长和发展造成非常严重的影响。
  这些研究结果使鲍尔比彻底抛弃了趋力附属理论,开始建立新的依恋理论以阐述依恋形成的原因、存在的意义等问题。他借鉴了动物学、生物进化学、心理学、认知科学等各个领域的理论和研究成果,形成了自己的依恋理论。他提出,依恋是生物进化的产物,是一种先天的内在动机,具有进化学的优势。动物也能够建立依恋,著名动物学家劳伦兹对灰雁的研究证明了这一点。他观察发现,失去了母亲的灰雁会不停地寻找母亲。它们会焦虑地呼唤母亲,飞行几个小时甚至几天去寻找母亲。有时候它们飞得太远,连回家的路都不认识了。而且,事实上,与没有建立良好依恋的动物相比,与抚养者建立了良好依恋关系的小动物存活率更高,而且更能够生存到成年期。
  鲍尔比用依恋行为系统这个概念来阐述儿童的依恋表现。依恋行为系统包含了一系列行为,包括爬、紧抓不放、哭泣、喊等。我们并不能只通过一个行为的强弱来判断依恋情结的强烈与否。比如,孩子不哭并不能说明他不依恋母亲,而可能是因为孩子觉得很安全;反之,孩子哭得厉害也并不意味着他过于依恋母亲,因为在孩子知觉到潜在的危险时,这是非常正常的行为。因此,鲍尔比采用了“依恋行为系统”这个概念,而并不讨论单一的行为。因为依恋行为本身并没有意义,其背后的原因或者目的才是意义所在。把这些行为放在一个系统框架内,对于探索这些行为组织的方式,以及它与其他行为系统之间的关系更为有效。
  依恋行为系统并不是单一的存在,它与其他的行为系统(包括探索系统、恐惧系统、社会交往系统、抚养系统等,但是考虑到篇幅,这里只介绍和前两个行为系统之间的关系)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了解这些联系,有利于进一步认识依恋行为系统的功能和存在的意义。
  依恋行为系统并非一直处于强烈激活的状态,也就是说,孩子不可能每时每刻都关注着母亲的动向,并希望母亲一直呆在自己身边。事实上,依恋行为系统的激活和其他行为系统的运作存在着关联。当婴儿的恐惧系统激活时,也就是婴儿对周围的环境存在恐惧时(如陌生人的接近、巨大的声响等),依恋系统就会被激活,这时婴儿会极力寻求母亲的安慰和保护。相反,当婴儿觉得很安全时,依恋系统的激活程度就会比较低。依恋系统和另一个行为系统——探索行为系统之间的关系正好相反。当婴儿对环境的兴趣比较大,探索系统比较活跃时,婴儿的依恋系统的激活程度就会比较低。这时候他能够主动离开母亲去探索环境。然而,一旦婴儿在探索环境的过程中遇到危险时,或者离开母亲太远而产生不安时,他的依恋系统又会被激活。他会放弃先前感兴趣的东西,转而寻找母亲的保护。因此,当母亲希望孩子能够多去探索环境,多与人交往时,所应该做的不是孤立孩子(让孩子独立进行这些活动)、威胁孩子(你不去妈妈就不理你了),甚至恐吓孩子,而应陪伴着孩子,消除他的后顾之忧,给他足够的安全感去探索未知的环境。他们初也许会害怕迟疑,但是随着母亲的支持和互动的深入,他们慢慢会被活动所吸引。
  很多家长也许担心纵容孩子的依恋会造成孩子过多地依赖自己,然而事实并非如此。满足孩子的依恋需求可以给孩子足够的安全感,让他有勇气去探索新环境、战胜恐惧;相反,忽视孩子的依恋需求会把孩子置于对危险的恐惧之中,他们也许能够克服这种恐惧,然而由于缺乏合适的引导,他们采用的方式很可能是扭曲的。

  3. 依恋的内部工作模型
  时至今日,鲍尔比的依恋理论依然非常有生命力,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提出了依恋的内部工作模型的概念。所以要论述依恋就必须提到这个概念。内部工作模型的概念不仅在很大程度上解释了为什么早期的母子交往关系会影响孩子以后和其他人的交往关系,而且也为把小时候的依恋推广到成人关系中提供了条件。
  内部工作模型是一种对自己与照料者之间关系的概念。鲍尔比认为,当婴儿具备了言语能力之后,他就开始建立工作模型了。一旦婴儿形成了这种内部工作模型,就能够利用它来预期母亲或者其他人的行为,并且制定相应的策略。举例来说:当母亲总是能够察觉婴儿的需求,并且能够及时满足他的需求时,婴儿形成的内部工作模型就是:母亲是敏感的、能照顾的、可及的,而自己是值得母亲爱的。一旦婴儿形成了这样的工作模型,他会更加倾向于探索环境,而且在遇到危险时就会主动寻求母亲的帮助。相反,如果一个婴儿对母亲的印象是:母亲总是忽略自己的需求,或者不愿意满足自己的需求,那么他就可能产生母亲是不可及的、不敏感的,而自己是不值得母亲爱的这样一种内部工作模型。他平时可能就不会与母亲有过多交流,而且在遇到危险的时候也不会主动寻求母亲的帮助,而是试图自己解决。
  内部工作模型之所以非常重要,是因为它一经形成就可能会持续一生,并将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以及日后与其他人的交往模式。关于这一点,我们在后面的章节中还会进一步展开论述。
  儿童的语言能力、认知能力和社交经验的发展会导致工作模型的变化。鲍尔比特别关注儿童理解能力的发展,即婴儿逐渐能够意识到依恋对象(主要是母亲)有各种不同的目标。这种发展能够让依恋关系发展成“目标互相修正的关系”。这时候,如果母亲在离开孩子之前,向孩子说清楚自己离开的目的(如需要赚钱养家等),表明离开不是因为孩子的原因,并获得孩子的理解,那么孩子也有可能形成积极的工作模型。同样,如果儿童后期的社交经验与之前形成的内部工作模型不一致,那么先前的工作模型就有可能被重组。可是这种可能性较小,原因有二,首先,随着内部工作模型形成和使用时间的延长,它的反应模式会自动化,即人们几乎可以不作任何思考就作出反应,这就意味着改变这种内在模型会消耗巨大的认知资源和心理努力。其次,他人的行为模式往往会朝着个体所预期的方向发展,所以个体很难遇到和内部工作模型不一致的经验。这里强调的是人心的力量,是人的预期的作用。心理学家发现,教师对学生的预期会影响学生的学业成绩。学业成绩相同的两批学生,由两位老师接手,他们的教学能力相当,但有一个差别,那就是对学生所持的信念不同:一位老师被告知他所管理的是全校好的学生,而另一位老师则被告知是全校差的学生。一段时间之后两批学生的学业表现出现明显的差异。这就是所谓的“皮革马利翁效应”。依恋的工作模型难以改变的原因也在于此,当某个人对他人持有的基本信念是消极的,那么对方的行为终往往会印证这个观点。比如,一个认为别人都是无法信赖的,他往往会把别人的任何可疑行为解释为对自己的背叛,当紧急情况发生时,他也会选择单打独斗,而不是互相帮助,因此往往也无法得到他人的信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