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试读

get_product_contenthtml 章 人力资源规划
节 企业组织结构的设计与变革
一、组织结构设计的内涵
(1)组织结构是组织内部分工协作的基本形式或框架。
(2)组织结构设计(Organization Design)是指以企业组织结构为核心的组织系统的整体设计工作。
(3)组织结构设计是企业总体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企业管理的基本前提。
二、组织理论与组织设计理论的对比分析
(1)组织理论又被称作广义的组织理论或大组织理论,包括组织运行的全部问题,如组织运行的环境、目标、结构、技术、规模、权力、沟通等。
(2)组织设计理论又被称为狭义的组织理论或小组织理论,主要研究企业组织结构的设计,而把环境、战略、技术、规模、人员等问题作为组织结构设计中的影响因素来研究。
(3)二者在外延上是不等的,从逻辑上说,组织理论应该包括组织设计理论。
三、组织理论的发展
组织理论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古典组织理论、近代组织理论和现代组织理论三个阶段。古典组织理论主要以韦伯(Max Weber)、法约尔(Henri Favol)等人的行政组织理论为依据的,强调组织的刚性结构;近代组织理论则是以行为科学为理论依据,甚至作为行为科学的一部分而存在,着重强调人的因素,从组织行为的角度来研究组织结构;现代组织理论则是从行为科学中分离出来,以权变管理理论为依据。
四、组织设计理论的分类
组织设计理论分为静态的组织设计理论和动态的组织设计理论。静态的组织设计理论主要研究组织的体制(权、责结构)、机构(部门划分的形式和结构)和规章(管理行为规范);动态的组织设计理论除包括静态研究的内容外,还加进了人的因素、组织结构设计、组织在运行过程中的各种问题,如协调、信息控制、绩效管理、激励制度、人员配备及培训等。
五、组织设计的基本原则
(1)任务与目标原则;(2)专业分工和协作的原则;(3)有效管理幅度原则;(4)集权与分权相结合的原则;(5)稳定性与适应性相结合的原则。
六、新型组织结构模式
(1)超事业部制。又称执行部制,它首先按产品、地区和顾客等标志将企业划分为若干相对独立的经营单位,分别组成事业部,然后将提供产品(服务)的种类相近、地理位置相对集中,或顾客对象相同的事业部组合在一起形成超事业部,即在公司总经理与各个事业部之间增加一级管理机构。
(2)矩阵制组织结构。亦称规划—目标结构、非长期固定性或项目性组织结构。矩阵制组织形式是在直线职能制垂直形态组织系统的基础上,再增加一种横向的管理系统。这是一种横、纵两套系统交叉形成的复合结构组织。纵向是职能系统,横向是为完成某项专门任务而组成的项目系统。
(3)多维立体组织。又称多维组织、立体组织、多维立体矩阵制等,它是矩阵组织的进一步发展,它把矩阵组织结构形式与事业部制组织结构形式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种全新的管理组织结构模式。
(4)模拟分权组织。又称模拟分权制或模拟分散管理组织,是指根据生产经营活动连续性很强的大型联合企业内部各组成部分的生产技术特点及其对管理的不同要求,人为地把企业分成许多“组织单位”,并把它们看成是相对独立的生产经营部门,赋予它们尽可能大的生产经营自主权,让它们拥有自己的职能机构,使每一单位负有“模拟性”的盈亏责任,实现“模拟”的独立经营、独立核算,以调动其生产经营积极性和主动性,达到改善整个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目的的组织结构。
(5)流程型组织结构。是以系统、整合理论为指导,按照业务流程为主、职能服务为辅的原则进行设计的一种组织结构模式。
(6)网络型组织。亦称虚拟组织,它是以信息、通信技术为基础,依靠高度发达的网络,将供应、生产、销售企业和客户,乃至竞争对手等独立的企业或个体连接而成的经济联合体。
七、企业组织结构设计的内容
(1)企业组织结构的设计包括组织环境分析、组织发展目标的确立、企业流程设计、组织职能设计、组织部门设计和工作岗位设计等多项内容。
(2)从企业组织结构存在的具体形态来看,组织结构的设计又包括决策层、管理层、执行层和操作层四个层级的组织设计。
(3)从企业组织的内部互联关系来看,组织结构的设计又包括各类管理和业务(生产)部门的横向结构设计和纵向结构的设计。
八、管理层次与管理幅度的定义
(1)管理层次。是指职权层级的数目,即一个组织内部,从管理者到底层职工的职级、管理权力的层级。企业管理层次的多少,表示企业组织结构的纵向复杂的程度。
(2)管理幅度。又称管理跨度,是指主管人员有效地监督、管理其直接下属的人数。管理幅度的大小,意味着上级领导直接控制和协调的业务活动量的多少。
九、管理层次与管理幅度的关系
(1)管理层次与管理幅度成反比,在组织规模给定的情况下,管理幅度增大,管理层次就减少;管理幅度减少,则管理层次增多。
(2)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之间存在相互制约的关系,因为管理层次的多少取决于主管人员有效管理直接下属的人数,所以在这一对矛盾变量中,管理幅度起主导作用。
(3)从上下级关系对管理幅度的影响程度进行深入研究得出,管理幅度以算术级数增加时,主管和下属间可能存在的相互交往的人际关系数,将以几何级数增加。计算上
下级之间关系数的公式如下:
N = n[2n?1 + (n ?1)]公式中, N 为人员之间的关系数; n 为管理幅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