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试读

get_product_contenthtml

手工纸制作技艺作为中国古代重大发明——造纸术的当代遗存,是一项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从文房用品的角度看,手工纸迄今依旧是中国书画用纸的主体,在机制纸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仍然不可替代。

手工纸制作技艺的传承地遍及中国一半以上的省份,仅已被列入中国前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的15 项手工纸制作和纸笺制作技艺就涉及北京、云南、贵州、四川、陕西、西藏、新疆、安徽、浙江、福建、江西、上海等10 余个省市。为完成此书,我们从2005 年开始,先后对安徽泾县宣纸制作技艺、潜山桑皮纸制作技艺、巢湖掇英轩纸笺制作技艺,四川夹江竹纸制作技艺、德格印经院藏纸制作技艺,浙江富阳竹纸制作技艺、瑞安竹纸制作技艺、龙游皮纸制作技艺,陕西长安楮皮纸制作技艺,山西定襄麻纸制作技艺,山东曲阜桑皮纸制作技艺,云南丽江等地的东巴纸制作技艺、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傣族皮纸制作技艺,贵州贞丰皮纸制作技艺,新疆桑皮纸制作技艺,江西铅山连四纸制作技艺等进行了田野调查。

上述项目涉及麻纸、宣纸(用青檀皮和稻草)、楮皮纸、桑皮纸、三桠皮纸、藏纸(用瑞香狼毒的根茎)、东巴纸(用荛花根茎)、竹纸,几乎涵盖所有原料类型的手工纸;涉及抄纸、浇纸等不同的成纸方法,各地抄造同一种纸又有不同风格的成套工艺。此外,对纸笺的制作工艺也有比较全面的描述。


有的读者可能会注意到,《中国传统工艺全集》中已经有了《造纸与印刷》卷,其中造纸卷部分也是以传统造纸技艺为主要研究对象。但是,比较一下就不难发现两者间根本之不同。首先,此书是造纸卷完成之后的后续研究成果,无论是在实地调查的深度和广度上,还是在历史文献的挖掘方面,都较造纸卷有质的提升;其次,造纸卷是在技术史研究背景下完成的,而此书则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背景下完成的,前者只注重工艺流程,后者不仅详细记录工艺流程和产品,还关注与这些技艺相关的要素,诸如传承地、传承人及传承方式、传承主体的生存状态等。作为一种记录性的保护方式,调查报告中还特别注意记录各地不同的技艺风格和工艺流程中一些重要的操作细节。同时,为了避免重复,造纸卷中许多原创性的工作在此书中都没有引述。

对一项技艺的记录离不开图片,所以图文并茂是本书的一大特点,这也许正符合我们所处的“读图时代”的要求。有些片段,如宣纸抄纸工艺,我们采用了连续拍摄的方式,定格每一个“拐点”,尽可能避免信息衰减,便于读者理解。

除了大量的田野调查,本书的另一块重要内容是手工纸技艺的历史发展。这部分内容包括大量过去未曾注意到的古文献资料,同时对用纸等纸文化信息有较多的反映,体现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背景下开展此项研究的特点。

本书是在中国科学院“985 创新经费”资助下完成的,其中的部分研究工作也得到安徽省社科规划项目“传统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合理利用模式研究”(AHSK09–10D104)的资助。中科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华觉明先生给予了很多指导和帮助。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的其他同志,包括前任所长廖育群先生、李小娟老师、赵翰生先生都提供过指导或帮助。在调研过程中除了得到报告中所提及的所有传承人的帮助外,还得到过许多地方领导和研究者的无私帮助。如四川省文化局社文处夹江县文管所周华杰所长不仅陪同调研,还提供了大量的图片;著名的藏族企业家登巴大吉先生则为笔者赴德格县提供了便利。还有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赵中悦主任和孙文生副主任、山西忻州市文化局周淑秀副局长、山西定襄县文化局张尚瑶局长、陕西西安市长安区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局的领导、浙江富阳市文化局庄孝泉局长、浙江衢州文化局的陈玉英处长、安徽省文化厅非物质文化遗产处张媛媛处长和左金刚先生等都为我们提供过许多便利。研究者中,中科院研究生院的方晓阳教授提供了铅山竹纸制作技艺的资料,中国科技大学汤书昆教授研究团队中的陈彪博士提供了云南、贵州部分的资料,新疆医科大学的冯蕾博士提供了新疆桑皮纸的资料,泾县宣纸厂的黄飞松先生提供了大量的宣纸制作等方面的资料。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富阳市企业家李少军先生长期研究富阳竹纸,不仅让我们分享其研究成果,还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的图片资料。这里谨向他们表示崇高的敬意!

笔者在本研究前半段是安徽医科大学人文社科学院的教授,2008 年受组织委派到黄山学院工作,在安徽省教育厅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学院成立了安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本书也是研究中心的一项成果,在写作过程中得到校领导和团队其他成员的大力支持,本书的前言和目录的英文翻译就是在外国语学院洪常春副教授的帮助下完成的,在此也一并表示感谢!

我们在长达七年多的时间里尽可能多地收集当代手工纸制作技艺方面的资料,本书只是这个宝库中的一部分,技艺仍在演变,研究仍在继续,如果有机会再版此书,一定会增添更多新的内容。

樊嘉禄

壬辰春于知止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