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试读

get_product_contenthtml 汤显祖是明代中期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嘉靖二十九年夏历八月十四日(公历1550年9月24日)出生于临川城东文昌桥畔的文昌里。(图01)
临川自东汉和帝永元八年(96)分南城地置临汝县,三国吴孙亮太平二年(257)置临川郡,隋时又改为临川县。自汉代至六朝时,临川都是人杰地灵之地。东晋名士谢灵运被授官为临川内史,这为临川的历史增添了佳话和光彩。唐初王勃的《滕王阁序》中有句“光照临川之笔”,用的就是谢灵运的典故。不料这一名句竟然成为神奇的预言,一千多年后,汤显祖创作出传奇《牡丹亭》,正是精彩的“临川之笔”。后来冯小青读此作品而吟出“挑灯闲看《牡丹亭》”的诗句,正好为“光照临川之笔”作出了完美的注脚。以至于有人把这两句作为谜语看待,以“挑灯闲看《牡丹亭》”为谜面,打王勃《滕王阁序》中的一句,谜底便是“光照临川之笔”。
临川山水壮美,风光秀丽,文化底蕴丰厚。临川之地名人辈出,尤其是在宋代,先后涌现许多著名人物,如王安石、晏殊、晏几道、陆九渊等。汤显祖对于家乡临川有深厚的感情,曾作诗云“远色入江湖,烟波古临川”[ 《二京归觉临川城小》,见《汤显祖诗文集》卷八,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第245页。];又有诗云:“西津西望绿冥蒙,流水花林秋映空。三峰忽自飞灵雨,凌乱金光日气中。”[ 《津西晚望》,见《汤显祖诗文集》卷二十一,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第871页。]诗中描写了本地山川雄壮、烟波浩渺的气象,峰峦叠翠、花木辉映的美景。汤显祖得临川自然山水的哺育,更受临川文化氛围的熏陶,他对于本地前代名人心向往之,并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如南朝的谢灵运就是汤显祖仰慕的古代先贤之一。谢灵运有诗云“铜林映碧涧,石磴泻红泉”[ 谢灵运《入华子冈是麻源第三谷》,见《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册,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178页。],因此,汤显祖在家乡把自己的书斋命名为红泉秘馆,把早年的一本诗集命名为《红泉逸草》,显然是受到谢灵运的影响。
汤显祖出生于书香之家,祖父汤懋昭(字日新,号酉塘)、父亲汤尚贤(字彦父,号承塘)都曾是秀才,可惜未能在科举道路上有更大的建树。于是,在汤显祖出生之后,祖父和父亲就把自己没有实现的科举入仕、建功立业的理想寄托在汤门下一代这个长男身上。汤显祖刚出生时,乡亲称赞说他是“汤氏宁馨儿”[ 邹迪光《临川汤先生传》,见沈际飞辑《玉茗堂选集》卷首,今见《汤显祖诗文集》附录,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第1511页。]。又见他出生时手掌心中有文字显现,就预言说他将来可能会成为文曲星,这样的传说大家也都信以为真。后来汤显祖长在大后自己做诗也道是“初生手有文”[ 《三十七》,见《汤显祖诗文集》卷八,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第227页。]。再后来,钱谦益作《汤遂昌显》说他“生而有文在手”[ 钱谦益《列朝诗集小传·丁集中》。],蒋士铨作《玉茗先生传》说他出生时“有文在手”[ 蒋士铨《红雪楼九种曲·临川梦》附。]。
汤显祖年方数岁,父亲就教他识字读书,家中丰富的藏书为他的读书学习提供了优越的条件。汤显祖自幼心性灵慧,聪明过人,较早地显现出非同寻常的天赋,5岁时就能对对联,人们出上联试他,他都能应声对出下联,使人惊奇,因此被誉为神童。嘉靖三十一年(1552),同乡生员帅机15岁考中举人,一时轰动,而尚在幼年的汤显祖也已显露头角,于是后来临川文士李绂说:“嘉隆之际,吾临川帅惟审(机)先生与汤若士先生齐名,当时为之语曰:帅博汤聪两神童。”[ 李绂《阳秋馆文集》序,见《穆初堂稿》。]
嘉靖四十一年(1562)汤显祖13岁时,父亲带着他拜名士徐良傅为师。徐良傅是东乡县人,嘉靖十七年(1538)进士,曾官知县,后罢官,在临川定居。徐良傅一见汤显祖就对他的聪明好学非常赞赏,欣然接受他为门生。同年秋,抚州督学何镗来临川考试生员,见到汤显祖当面出题让他回答,汤显祖答题时说出“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这样深刻的论断,何镗赞叹说:“文章名世者,必子也。”[ 《负负吟》,见《汤显祖诗文集》卷十六,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第658页。]
何镗的这一句预言,后来得到了应验。汤显祖这位临川少年才子在青年以后果然成为远近闻名的文士,后来又果然成为以文章与著作传世的著名文学家。他在其代表作《牡丹亭》中展示的卓越才华,在他的青少年时代就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