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试读

get_product_contenthtml  

谁能与“未来”共事

胶囊旅馆蔚为流行,小K在其中一家任职。某天下班后小K脸仍然臭臭的,大伙问他怎么回事,他叹了一口气说:“工作真辛苦,今天进来一位85 岁的老先生,我把他服务得非常妥当,老先生一高兴,马上决定再留宿一星期。殊不知,下班前的业务检讨会上,总监居然对我留宿这位老先生有些意见,并且当场批评了我。我忍不下这口气,甘冒被辞退的风险跟上司理论了一番,上司给我的理由是,留宿年纪这么大的旅客对于旅馆来说有风险,万一年长者身体不适,旅馆要承担非常大的责任。没有一个旅馆乐意承担这种风险。”小K对于上司的顾虑,忍不住大声说:“不论是否生了孩子,或生了几个孩

子,老人‘晚年独居’是一股不可挡的趋势,难道你们不知道吗?还是你们拒绝面对这个事实?” 生了一晚上闷气的小K隔天就提出辞呈,理由是和公司“理念不合”!

“新世代”的工作习性

一份针对亚洲约25岁年轻职场人工作习性的调查发现,有不少在面试时表现不错的年轻人,实际工作一段时间之后都纷纷出现以下几个问题:

1. 做错事有诸多借口

2. 工作问题懒得说

3. 对上司指示回复慢

4. 每日行踪不交代清楚

5. 以理所当然的态度对抗上司

6. 过度察言观色与人互动不自然

7. 独来独往

8. 太率性懒得在人前掩饰缺点

9. 爱耍帅喜欢秀几口外语

10. 对公司内部的进修不积极

请问各位,以上这几项属于工作能力范畴吗?老一辈的人可能认为这根本算不上工作能力方面的问题,顶多是工作态度,而且是人人必须具备的基本态度。有些研究“世代交替”议题的专家很苛刻地认为:“态度”对于年轻人来说已经属于一种“能力”,而且是奢求的能力。某位资深者说他如果想慢慢做某个项目,那么他就会要求自己把时程提前,如此一来即使慢慢做,也不会影响团队工作的进度。但这位资深者感叹说,像他一样具备这种观念的人是越来越少了。他公司里近招进来的新人中,有些人的工作风格就是慢慢做,对同事或上司的回复也慢,总是延误总体进度。

一家企业主管说他在近一场征才面试上遇到一位面试者,一进来就先变魔术,对所问的问题居然反问主考官说:“那么你说呢?”“我看的×× 书,你们看过吗?”这位主管说他当下非常错愕,但还是耐住性子告诉这位年轻人:“你说的这几本书我恰巧都没看过,你是否认为我没资格面试你?”还有位经理说,他们公司里来了位年轻人,年轻人老是强调自己是有正义感的人,很重视程序沟通,因此经常挑战公司里的规定。

与年轻人共事的法宝

如果问:“你对新世代的年轻人有什么看法?”不少大公司的主管会异口同声地说:“有想法,但太多心存侥幸。”相反,我非常认同某位网络老板的话,他说:“现在的年轻人不需要的就是说教。他们不仅聪明而且多元发展,拥有很多资深者所没有的优势和想象力,公司和资深者不要一再说教,而是应该鼓励和引导他们。”

先前提到的那家胶囊旅馆的老板,在经过那位离职员工的强势反应之后,改变了原本的规定,通告员工们今后一概欢迎年长者留宿,但一定要求年长者留下紧急联络人的电话信息,以备不时之需。平心而论,那位离职员工影响了公司政策,但也影响了公司气氛,他是非常典型的“ 懒得说”型。遇到这类型的年轻人就要特别留意他的理念,和他沟通。

还有一项针对“时下年轻人对于上司的看法”的调查发现,年轻人重视的一点是“上司会不会带人”。那么在年轻人心中,上司该有什么带人的法宝呢?

调查发现年轻人喜欢的是:

1. 上司赏罚分明也就是废话少说直接发奖金或扣薪水假期

2. 上司有责任安排一个友善的工作环境公司里如果有一两位员工的存在给大家造成困扰上司应该当机立断请他走人否则年轻员工会立刻质疑其领导力

3. 除了梦想之外就是真相

资深者总喜欢以经验来告诉晚辈如何做,但现在的年轻人很有自己的想法,所谓“人之患,在好为人师”。

在此提醒担任主管者,若想在职场出人头地,得下对功夫,千万别以为往上做关系即可,更要重视往下拉关系。未来谁能和年轻人共事,能进行良好的沟通,谁就掌握了未来职场的升迁法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