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试读

get_product_contenthtml

 ★ 读《哲学家与狗的对话》

 袁晓峰(中国儿童阅读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人民教育出版社语文教材编写者,新浪网亲子阅读专家

 一位哲学家万万没有想到自己竟然与一只会说话的狗不期而遇,这是一只叫里奥的棕色大狗。更离奇的是哲学家与狗之间展开了一场关于“人”的对话。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开始了《哲学家与狗的对话》的阅读。

 这是一个离奇的故事……

 一天早晨,烦躁的哲学家高声喊道:“要是我能理解狗,猫或者大象的语言就好了,那样我就能解释为什么人比动物高级了。”哲学家话音未落,就听到有人敲门,只见一只红棕色的狗站在门口,他说道:“傲慢的先生,只要你热情款待我,我就告诉你为什么动物比人类高级。”故事就这样以有趣的方式将孩子们带入哲学的思辨之中。

 一天又一天,哲学家由不接受这只棕色的狗,到期待它的到来,到每天和它辩论……哲学家很享受这种辩论,因为这只狗激发了哲学家的思维,

因为辩论过程总是很友善,因为他们总是能辩出个所以然来。直到春天来临,哲学家才依依不舍地送别了这只狗,不过,他们相约明年再见。

 这是一个引发思考的故事,孩子们在这个故事里走近哲学,走进思辩,感受到思考的魅力!

 什么是人?只有人会说话?人是群居生活?人是会思考的理性物种……

 真正有意义的学习是“学会求知”“求”的过程就是思考的过程。这个过程不仅能激发孩子们的求知欲,激励孩子成为未知世界的探索者,而且,孩子们会因为自己一步步思考,自己一步步去接近真理而更喜欢思考。经由自己思考而获得的真理,才会在他们成长的路上茁壮起来,根深叶茂。当哲学家江郎才尽,作品毫无进展时,他求助于这只狗。面对知识渊博的哲学家,这只狗大胆发言,以至于哲学家相求:“我不得不承认,我总是想到你提出的那些相反意见,它们似乎对我有些用处,求求你了,继续我们的讨论吧。”

 随着对话的慢慢展开,狗向我们证明:哲学就是对生活的思考,哲学并不是只有专家或者成人才能触及的话题。是的,孩子是喜欢问问题的,孩子是喜欢哲学的思考的,孩子是极富想象和洞察力的哲学大师!和孩子一起去对话那些问题吧,和孩子一起去探究人生,探究世界,探寻真理吧。

 不要执着于对问题的标准答案,而是要引领孩子去找寻答案。真正的哲学问题都没有终极答案,更没有标准答案。对哲学问题的思考和探讨,是给予人境界的提升、格局的扩展,给予人自由的头脑和智慧的生活态度。

 这是一个教人幸福的故事……

 一直工作或者始终处于'闲散'的状态都不是真正的生活。但是,当工作成为人们一种“悠闲”的方式时,人们就会感觉幸福。所以从事适合的工作,按照自己的节奏去完成它,这样的话,人就会获得满足感,并且能够提高能力。

 “让风牵引你的步子,往这走走,再朝那走走。我保证你会重新闻到路边鲜花的芬芳,重新看到森林里各种各样的动物。现在,静静听听你的脚步踩在地面上的声音……”

 这是不是告诉我们,要尊重孩子成长的节奏,要遵循孩子发展的自然规律,要帮助孩子去成长为好的自己,去从事适合的工作,以适合自己的方式生活!家长常常说,你看人家的孩子都怎么怎么样了,你还没怎么样。我们千万不要拿别人的孩子来跟自己的孩子比,每个孩子的成长是不一样的,他能做好的自己就是幸福的。

 “悠闲”不同于“闲散”。当你“闲散”时,你什么事也不干,相反当你处于“悠闲”的状态时,你可以在相对自由的时间里从事自己喜欢的事情,既不受拘束也不被强迫。

 优秀的哲学童书,总是能真正用哲学的方式来启迪哲学的思考。希望我们能够在悠闲的状态下读这本优秀的书。

 ★ 生活在“美”的世界

 王蕾(儿童阅读教育专家,儿童文学作家,中国儿童文学教育研究中心秘书长)

 什么是“美”?这个问题,也许秀的哲学博士都无法回答——当然,我猜生物学博士也不行。在“美”面前,似乎我们所有的理性都不太管用了。

 但不可否认,“美”真实存在着。我们虽然无法界定它,却能真实感受到它。当我们提到“美”时,实际上就是在说我们的某种体验:愉悦、激动、充实、向往,甚至感动。所以说绝大部分人同意说“美”很重要,也正是因为我们明白这些情感体验对于我们自身来说是多么重要。是否能获得这些情感体验,以及在何种情况下能够获得这些情感体验,这都直接关系到我们的思考能力、判断能力、分析能力以及性格。而也正因为如此,向孩子传达“美”的认识,已经越来越成为被大家所认可的一项对孩子教育的重要内容。

 那么,如果无法向教给孩子其他知识那样用“1 1=2”的方式告诉孩子什么是美,而美又是如此重要,那么,当我们面对孩子提出“什么是美?”的问题时,我们又该怎么办呢?答案也许不止一个。比如,很多写给孩子们的与“美”相关的书籍都选择了用“介绍”的方式,通过向孩子们列举一个又一个“美”的事物来告诉孩子们有哪些东西是“美”的。这种方式比较简单纯粹,可以让孩子们从感性认知的层面上对“美”产生兴趣和一个基本的认知。但是,如果我们想要加深孩子们对“美”的认知程度,告诉孩子们一些有关“美”的道理,就会发现可供我们选择的途径其实很少。从这个角度上来说,《生活能缺少美吗》确实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方法:比起纯粹的介绍,它更有哲学性,也更深刻。它像侦探调查一样,找到了与“案件”相关的各个方面,并从每个方面都努力再现“案件”的某个片段。这就像尝试着用一个个拼板去完成一件复杂的拼图——也许拼到后,这幅拼图依旧不完整,但是起码孩子们可以通过拼图的过程了解拼图的乐趣,想像完整的拼图该是什么样子,并在合上书本后愿意自己继续寻找其他碎片来完成自己的这幅拼图。

 书中用了这么几块拼板:1、我们能缺少美吗?2、美有很多种——甚至你认为是丑的东西,也是别人眼中的“美”。3、“美”是一种很难解释的东西,但是它可以被创造出来。4、生活中处处有美。5、努力寻找美是很重要,而且很愉快的事情。

 我认为,作为一本讲给孩子的哲学书,这几乎已经是我们可以做到的简单,却全面的方式了。它适合给已经对“世界上有很多美好的事物”有一定感性认识,需要进一步建立完整美学观的孩子阅读。通过这个简单清晰的整理,孩子们对“美”会有一个更深的认识,他们会了解“美”是多么重要、多么丰富、多么宝贵。这不仅仅可以帮助孩子们学会正确对待“美”,更可以通过“美”的丰富性让孩子们明白:这个世界是如此的丰富多彩,你不喜欢的东西,也许对于别人来说就是美。我觉得,这种包容而辩证的思考方式,是本书给孩子们的另一种重要的财富——从这个角度上来说,我们绝大多数成年人也应该好好读读这本书,和孩子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