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试读

get_product_contenthtml ★为什么说舌诊料病如神
明代有个太医院的院长叫薛立斋,他在北京的时候发现有位大夫看病如神,效果比别人都好,就很惊讶,遂问大夫说:“你有什么本事看病这么准?”大夫不告诉他为什么。薛立斋就观察,发现这大夫看病的时候都会看病人的舌头,薛立斋就觉得奇怪了,这个方法以前没有见过啊——因为以前中医只是号脉,他又问大夫从哪儿学的这个功夫,但那人始终不说。
后来薛立斋到了南京太医院。一天在书库翻书,找到一本旧书——《敖氏伤寒金镜录》。他翻开一看,这本书里边有很多关于望舌头的内容,立刻就明白了,原来那位大夫看的是这本书。薛立斋的境界比较高,他没有把这本书藏起来,而是把书给翻印出版了,而且也是按照原书的颜色,怕颜色失真,还在图边标上文字说明,从此以后,舌诊才大行其道。
舌诊出现以后,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舌诊。这个时候,恰恰又赶上了温病学说正在萌芽。那么,这温病学说又是怎么回事儿呢?
原来,从金元以后到了明代,温病学说开始萌芽了。初温病思想的出现,是与瘟疫相关的,因为明代社会比较动荡,人民很贫穷,瘟疫不断,一旦瘟疫流行的时候,成千上万的百姓患病,瘟疫大规模蔓延。此时,按以前治疗伤寒病的散寒方法治行不通,医生发现患者多呈现热症,而过去的中医对此经验不足,此时急需新的理论的出现,于是,人们开始关心瘟疫的问题。
《敖氏伤寒金镜录》这本书正是把舌诊跟热症联系起来了。因为人体越热,舌象(包括舌苔和舌质)的变化越明显。
当时有位叫吴又可的医生写了一本书叫《温疫论》,当时人们还用温热的“温”,而不是病字旁的“瘟”。吴又可论述了瘟疫的来龙去脉,他认为,这些瘟疫热邪居多,需要鉴别,就把舌诊和瘟疫联系了起来。
研究瘟疫的医家怎么来标示热呢?之前人们认为所有的外邪外感病都是受寒导致的,而吴又可说不一定都是受寒导致,还有因为受热邪而患病的。那么怎么能证明病人是受热邪了呢?吴又可发现,舌诊是有力的证据,因为,人受热邪,舌象变化明显,舌苔会变黄、舌质会变红,而诊脉却未必有那么清楚。
就这样,明代后期到清代的时候,从瘟病里边又分出一个学术分支,叫温病。医生们发现,并非所有的情况都是瘟疫,热邪也会引起普通的外感,于是起名叫温病。结果温病学派发展越来越大,后来甚至把瘟疫的诊治内容收到了自己的体系中。这就形成了我们现在说的伤寒、温病两大学派。
然后,人们又慢慢发现:通过舌诊诊断,能把内伤病也看得很清楚,于是舌诊与内伤疾病也建立起了联系。这样一路发展到清代的时候,舌诊就基本成型了。
到清代晚期的时候,舌诊基本完成了学说的建立,体系非常完整。
到现代,人们运用更加丰富多样的科技手段来分析舌诊,分析它为什么会准确反映人体的变化。比如说,舌苔是什么构成的,舌苔里边到底有什么,等等。经过分析,人们发现舌苔里有各种各样的东西,有丝状乳头(编者注:数量多、体积小,遍布于舌背,外观白色丝绒状,具有一般感觉功能),还有食物残渣、各种微生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