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试读

get_product_contenthtml 写作有个不可告人的小秘密。作者们拒不承认,编辑们矢口否认,出版商压下传言。这个秘密的爆炸性太强了,一旦曝光,整个文学界都会给炸垮。至少,文学界是这么相信的。想知道这个秘密是什么吗?图画。人画画的历史已经有32000年。但书写的历史只有5000年。(考虑到种书写语言是图案性质的,就连这个日期也很值得商榷。) 
1. 我们这一代人里成功的作家,JK罗琳(J.K. Rowling),两年前终于承认,她是先把哈利波特的世界画出来才动手写的。
2. JRR托尔金(J.R.R. Tolkien)在描写时中土世界之前先动手画。《指环王》的书里本有意进行说明,但出版商却说,不行。(直到彼得杰克逊的电影大获成功之后,托尔金的绘画书才问世。) 
3. 动手写《在路上》之前,杰克凯鲁亚克(Jack Kerouac)先用图把主要情节用画面形式表现了出来。 
4. 约瑟夫海勒(Joseph Heller)用一份可视化的时间表帮忙跟踪《第二十二条军规》里角色的一举一动。 
5. 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Vladimir Nabokov)为了跟上詹姆斯乔伊斯(James Joyce)在《尤利西斯》里的叙事,无奈画了一张图。 
这份清单可以无穷无尽地列下去。站在文学和想象力的门槛边上,我们这些门外汉知道这些内幕吗? 
我们不知道。很奇怪,不是吗?图画是我们叙事的基础,但似乎没人愿意承认。 
没了视觉思维,我们的语言思维没法运作起来。我们这些成长在西方传统教育下的人觉得这很惊悚。图片是细枝末节,绘画是雕虫小技,涂鸦不登大雅之堂,正经的画作则是用来装饰门脸的。学校这样教育我们。 
在这本奇妙的书里,叶卡捷琳娜沃尔特(Ekaterina Walter)和杰西卡基格里奥(Jessica Gioglio)向我们展示这样的看法错得多离谱。用画面来思考是我们的天性。分享这些画面一直是我们的梦想。随着全球社交网络时代的到来,我们拥有了一整套全新的工具,让梦想成真。 
两位作者,衷心地感谢你们为我们展示了这些工具。很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