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试读

get_product_contenthtml

爱的教育:何谓尊重与理解
  每个生命的个体都是值得尊重的,只是选择了不同的形式存在!这是瑞典绝大部分人的想法。而支持这一信念得以实行的,则是每个公民背后强有力的福利制度的支撑——也许个别瑞典人为政府何以接受那么多坐吃福利的难民抗议过,却从没有一个人为需要纳税供养一个残障人的一生而有过任何异议。这就是为什么残障人士、老年人为何在不能自理的时候,还活得那么有尊严。
  时间如白驹过隙,不知不觉,小女已经风平浪静地上了三四年幼儿园了。小小宝贝已经从一个一岁半的小可爱长成了一个整天呱啦呱啦嘴不停的“小烦人”,什么事都要问一个“为什么”。
  这一天,小女从幼儿园回来,一进门不呱啦了,小脸凑过来严肃地悄悄告诉我一个秘密:妈妈,今天幼儿园里来了一个奇怪的孩子!
  我笑问:怎么奇怪?
  女儿回答这个奇怪孩子的名字叫斯万,和班里小朋友年龄一样大,都是五岁。但是老师说因为斯万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就生病了,所以现在尽管五岁了,可还是像个两岁宝宝一样不会走路不会说话,不会画画,也不会唱歌。这么一说,我明白了那一定是个智障的孩子。我问她,跟斯万玩了吗?小女回答他一直坐在他的轮椅上,她不知道怎么跟他玩。我说,那你明天去的时候把唐瑞福(我家小女宝贝的毛茸“爱犬”)带上,你和唐瑞福一起和他玩。小女答明天斯万就不在那里了,要等下周今天才来。
  第二天送小女去幼儿园,问起斯万的事,才知道那是幼儿园里搞的爱的教育。原来小女口中的斯万,是一个大的布偶娃娃,足有五岁小孩那么高那么大,每周一次会来和小朋友们共度一天。幼儿园通过这个活动,就是想让每个孩子知道,生命是通过不同的形式表现出来的,每个通过生命缔造的人或动物都是平等的。
  这个“斯万”,是作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孩子,出现在每周三的幼儿园,和大家共度一天。目的就是让小朋友们学会如何和一个有残障的同伴相处。一起吃饭,一起画画,一起做手工,一起去户外活动。斯万要喝水的时候、要去厕所的时候,大家懂得怎样帮他。原来因为斯万的身体状况,幼儿园还为所有小孩子们“紧急”培训了简单的护理常识,比如如何在推行中保持轮椅的平稳,如何搀扶斯万去厕所,以及如何一起和斯万玩耍不伤到他等。
  爱的教育已经持续了半年之久,斯万还是一如既往地来幼儿园做客。伙伴们给他讲故事、唱歌,做游戏——小家伙们已经习惯了这个特殊伙伴的存在。小女也不再用“奇怪”来形容斯万。上次斯万说他想我们。小女启动了小孩子的第三想象空间,想象着不见斯万的时候大家都很想斯万,那么斯万肯定也很想她们。
  且自从跟斯万接触以后,每当我们出去碰见类似斯万的人,小女看他们的眼神都和看别人的眼神一样平平常常、别无二致。甚至有时在露天咖啡馆碰见被护理员推出来散步晒太阳的真实的“斯万”,小女还会跑过去像和其他小朋友玩耍一样,和这个孩子一起玩一会儿。
  有次在站台上等车,过来一辆巴士,到站的时候一侧放气似的塌陷到与地面平行,然后开车门,供乘客上下。“妈妈你看”,小女指着塌陷的一侧,“车子会变矮!老师说等下次斯万来了,我们要一起乘车去奶牛农场看奶牛。每个车都会变矮,所以斯万哪里都可以去。”
  这话倒提醒了我,以前也发现过这样的现象,还以为只是方便婴儿车上下,小女这么一说,倒让我领会了公交系统人性化的设计真谛:公交车是提供给每个人乘坐的,包括那些以轮椅代步的人!惭愧,难道我还自以为是认为残障人士就应该待在家里吗?
  后来仔细观察,发现北欧这些关顾人性的细节确实令人感慨!比如有轨电车本来就低,轮椅上下倒无所谓。可那些“高个子”的巴士,人要抬起一步才能上,此时若轮椅或婴儿车要上下怎么办?那就是小女所说的“车子变矮”——车门靠站台的那一侧装有可使车身倾斜的类似气囊的装置。
  公交车正常行驶的时候,车身平衡,和一般车没什么两样,但是到站停靠的时候,这时类似气囊的装置打开,车身一侧的轮胎就像放了气似的陷下去,与地面保持平行,这样无论是残障人的轮椅还是宝宝的婴儿车或者老年人的助力推车,要上要下都不在话下。这些细节传达了一个信息:不管你身处何等状况,你永远都有出去享受阳光、雨露的机会和权利!
  阳春三月,天慢慢暖和起来。领着小女往回家的路上,心也突然变得分外柔和,一个小孩子斯万,竟教会大人小孩这么多道理!

  ……

      简约——心灵宁静的另一种解读
      心灵宁静的方式有很多种,一个人,一杯茶,一本书,是一种宁静。春日的暖阳里汗流浃背打理一下后花园,清除杂草,也是一种悠闲宁静的生活。而对36岁的单身女人玛瑞亚来说,宁静则有另外一种解读。
当每天下午五六点下班后,其他地方霓虹初上,生活交际才开始的时候,而“无趣”的北欧人则早已在赶往回家的路上。与外面的世界比起来,橘黄的灯光下家庭餐桌上与家人孩子们的低笑浅谈,或者心情释放自由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才是北欧人心目中完美生活的诠释和意义所在。
今年36岁的玛瑞亚尚单身,是北欧某家连锁服饰品牌的设计师。玛瑞亚通常在早上10点店铺开门之前提前15分钟到达办公室,调整情绪,换上工作装,喝杯咖啡,然后热情洋溢地迎来一天的工作。中午一个小时的进餐时间,午餐后小睡20分钟。下午7点下班后,前往钟爱的萨萨舞健身俱乐部,跳一个小时的萨萨,一周3次左右。
      作为设计师,为了捕捉灵感经常出差,喜欢时尚生活的玛瑞亚选择在市区租房,这样无论上下班、购物、喝咖啡等,都很方便。房子对于玛瑞亚来说只是暂居之处,她认为真正的家构筑在自己的心田里。无论走到哪里,聆听到自己的心声,就是归家的感觉。这颇有点禅意里心安处是故乡的意象。
      北欧假日多,十天半个月就要来一个国民假。不出差的时候,喜欢骑行的玛瑞亚通常会骑三个小时单车去看望住在另一个周边小城市的父母,或者和骑行俱乐部的朋友们来一次骑行远足。在强大的福利制度下,无需顾及父母的赡养问题,又无孩子抚养,玛瑞亚可谓无事一身轻的黄金单身。除了房租水电等必要的开销,每年攒下来的大笔钱,玛瑞亚都选择环球旅行。几年下来,她除了成为资深“驴友”,拓宽了生活高度深度纵横度,还顺带升级成为公司的图片摄影师。
      有时公司需要的户外景色图,就是来自玛瑞亚的影集。这个36岁的大女孩生活简单明净,像所有崇尚天陛解放的北欧女孩一样,无论走到哪里,都要将生活的舒适与否放在首位。
      反观黄金单身玛瑞亚的生活,你永远看不到她的浪费和奢侈,除了和朋友们偶尔的聚会,通常的衣食起居都极其简单,但又不失优雅。
      都说女人的衣服永远少一件,打开她的衣柜,衣服不多却彰显品位。与其浪费钱买十件撞衫服,不如花同样的钱买一件时尚装,这是玛瑞亚的购物理念。很多女人在买衣服这件事情上“口是心非”,说到做不到,玛瑞亚却是身体力行者。
      作为服装界业内人士,天马行空、别出心裁的设计是一件衣服的灵魂所在,也是她考较一件衣服的标准。有时出去旅行,看到喜欢的东西,即便是一件土布衣服,只要玛瑞亚看上它的设计,也会当珍宝一样带回。设计是无价的!这是常挂在玛瑞亚嘴边的一句话。
      除了玛瑞亚这样的城市女孩,简约又有腔调的生活也是大部分传统北欧人的生活核心理念。效率——保证生活得有品质
      一天到晚无所事事,或者朝九晚五像拧紧的发条成为上下班飞人,这两种生活都是北欧人无法忍受的。夫君在歌剧院工作,工作相当轻松,剩下的时间,足够再打一份工。但“懒惰”的他是绝不会这么做的,剩下的大把时间,他通常像很多人一样,选择在咖啡店喝咖啡或看书消磨掉。
     这里的商店早也要到10时才开门,所有的商店下午6时准时关门,星期天一律不营业。但除了像夫君这样艺术气质浓厚崇尚享受生活的“懒人”,也有像汽车技术研发工程师菲利普那样习惯职场生活的理工科职场人士们。
      因为近年来北欧和中国的汽车合作业务,许多在沃尔沃、吉利等工作的瑞典汽车技术工程师,忽然一夜之间人人和中国同事见面,都能来旬:你好,谢谢,再见!这里面的菲利普更是佼佼者,因为他出差中国的次数多。在他身上,能完美地映射出一个标准北欧职场人的行事作风特点:沉稳,亲和力,敬业。
      朝九晚五的工作对菲利普来说是一种约束,也是一种享受。

 

玛瑞亚:幸福是一种自然状态,当你不再苦苦追问什么是幸福的时候,你就真的幸福了。
菲利普:曾经有人问上帝在哪里?耶稣回答:“上帝在盛开的花里,在孩子的笑脸里,在扶起泥泞中的人的手里。”我想,幸福亦然!幸福在生活的每一个细节里。只要这一天没有感到虚度,我就是幸福的。
熊先生:没有比和家人在一起共度的时光更幸福的事了。幸福是另一种形式的爱,是健康、信任和尊重,是和家人同分一钵星期四的豌豆汤。
小熊仔:家里的小猫和我一起睡,还有吃冰激凌的时候。
雅客:幸福应该是做自己想做的事情,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还有就是比如躺在撒满阳光的床上睡到自然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