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试读

get_product_contenthtml   真题分科详解:
  考点4:刑法的基本原则
  1.原铁道部部长刘某因受贿罪,滥用职权被追究刑事责任,有人认为,在对刘某量刑时,“应考虑他对的国家铁路建设的贡献”,这种说法违背了我国刑法中的( B )。(2015-专-1)
  A.罪刑法定原则 B.刑法适用平等原则 C.罪责刑相适应原则 D.主客观相统一原则
  【答案】B
  【解析】刑法适用平等原则要求任何人在刑法面前一律平等,不因身份、地位、民族及曾经的贡献而又差别。铁道部长刘志军虽然为社会作出了贡献,但当其实施犯罪后,与其他罪犯没有任何区别,理应受到同样对待。故本题答案为C。
  2.下列选项中,体现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的是哪项( )。(2014-专-1)
  A.刑法关于空间效力范围的规定
  B.刑法关于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的规定
  C.刑法关于享有外交特权的外国人刑事责任的规定
  D.刑法关于放火罪与失火罪构成要件及法定刑的不同规定
  【答案】D
  【解析】此题考查对刑法基本原则的理解,所谓罪责刑相适应原则,是指“刑罚的轻重,应当与犯罪分子所犯罪行和承当的刑事责任相适应”。即刑罚的轻重不仅与客观的犯罪行为及其危害结果相适应,也必须同犯罪人主观恶性的深浅,再犯可能性的大小相适应。D选项中“刑法关于放火罪与失火罪构成要件及法定刑的不同规定”体现了刑法中对过失犯的处罚明显宽大于故意犯的原则,能够体现罪责刑相适应的原则。
  3.下列选项中,符合罪刑法定原则的有( )。(2007-专-21)
  A.犯罪与刑罚必须由立法明确规定
  B.禁止重法效力溯及既往
  C.禁止采用习惯法
  D. 禁止对犯罪人判处不定期刑
  【答案】ABCD
  【解析】罪刑法定的派生原则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法律主义。这是指只有立法机关制定的法律才有权规定犯罪和刑罚,行政机关制定的法规无权规定犯罪和刑罚,也即罪刑法定的“法”不包括行政法规。第二,禁止习惯法。虽然习惯法符合民主主义,但违反了预测可能性原理。第三,禁止事后法,也即禁止溯及既往,因为违反了预测可能性原理。但是不禁止有利于被告人的溯及既往。第四,禁止类推解释,因为既违反了民主主义,又违反了预测可能性原理。但是不禁止有利于被告人的类推解释。相似性的是类推解释,一致的是扩张解释。老百姓只要觉得两个词之间一致就可以如:淫秽物品与毛片就是一个含义。词与词之间不具有交叉包容关系而进行解释的属于类推,而有交叉包容关系的属于扩张解释。如果允许相似行为之间进行解释,那么人们之间的很多行为都是具有相似性的,如谈恋爱与强制猥亵相似,夫妻之间的打闹有伤害的相似性。因此,不能允许类推解释,否则刑法就没有任何作用了。第五,禁止不定刑及不定期刑,因为违反了预测可能性原理。不定刑,譬如只规定“犯……罪,判处刑罚”。不定期刑,譬如只规定“犯……罪,判处有期徒刑”。没有犯罪就没有刑罚,反过来,没有法定的明确的刑罚就没有犯罪。第六,禁止处罚不当罚的行为。这是刑法谦抑性、补充性的要求。第七,禁止不均衡、残虐的刑罚。这表明广义的罪刑法定原则可以包含罪刑均衡原则。第八,明确性原则。这要求罪刑规范具有明确性。注意一,简单罪状不违反明确性原则。简单罪状,是指仅写出罪名,没有具体描述犯罪特征。例如,232条只规定“故意杀人的”。注意二,明确性原则要求,虽然无法完全消除规范性构成要件要素,但应尽量减少使用。规范性构成要件要素,是指需要法官通过价值判断才能确定的要素,例如“淫秽物品”、“猥亵”等。故答案为ABCD。
  4.下列做法中不违背罪刑法定原则要求的是( )。(2006-专-2)
  A.重法效力溯及既往B.法律规定不确定的刑罚
  C.适用行为后的轻法D.适用类推解释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罪刑法定原则的适用。《刑法》第3条规定了罪刑法定原则:“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定罪处刑;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不得定罪处刑。”目前,世界各国刑法奉行的大多均为相对罪刑法定原则,而非罪刑法定原则。相对罪刑法定原则的派生原则包括:排斥习惯法、排斥不定期刑、禁止有罪类推、禁止重法溯及既往。相对罪刑法定原则的基本要求是:(一)罪刑法定化,即犯罪和刑罚必须由法律事先加以明文规定,不允许法官的擅断;(二)罪刑实定化,即对构成犯罪的行为和犯罪的具体法律后果,刑法应作出实体性的规定;(三)罪刑明确化,即刑法的条文必须文字表达确切、意思清楚,不得含糊其辞、模棱两可。本题中,选项ABD都不符合罪刑法定原则的要求,只有选项C“适用行为后的轻法”即轻法的溯及既往,为相对罪刑法定原则所允许,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