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试读

get_product_contenthtml

1章 走上社会是为了迎接失败 

 

1.      你不过是站在了又一条起跑线上

 

首先抛砖引玉一下。对于刚进社会不久的你,就从那些乍一想觉得理所当然,实际容易忽视的方面谈起。

遇上史无前例的经济不景气,你也顺利找到了工作,是不是有一种肩膀上的重担一下子卸下的轻松感?试着回想一下收到offer的那一刻吧。每每想起那些漫长又煎熬的求职面试经历,都有一种“总算到达终点”的尘埃落定感。

这样想你就错了。求职成功并不代表到达了终点。而是意味着你终于来到了起点。参加工作,确实是你学生时代的目标。但从踏入社会的那天起,你就站在了一条全新的起跑线上。那么,起跑线上的选手应该做些什么呢?没错,必须开始前进。什么时候才是终点?就是你迎来退休的那一天。

 

◎  1个事实,2种理解

 

以前曾听过这么一个说法。

“眼前有个盛了半杯水的杯子。你心里会想‘只剩下半杯水’,还是‘还有半杯水’呢?以此可以看出一个人的人生态度。”

你明白这是什么道理吗?因为根据对事物的不同理解会采取不同行动,结果也将截然不同。

杯子里确实有半杯水,这是无可争辩的事实。但是,对这样一个事实可以有两种理解。心里希望把杯子里的水装满,但是如果光想着“只剩下半杯水”而放弃,让水白白蒸发掉或者干脆把水洒了,终也会一无所有。相反,如果抱着“还有半杯水”的积极想法,耐心等待着,总有一天能把水杯盛满。

我们来把这个道理放到就业上:以为找到工作就完事了,一下子松懈下来,那么过不了多久就会落后于人,会被那些把找到工作作为新起点而激励自己的同辈,甚至后辈超越过去的。

就这样被他们打败你也无所谓吗?只能眼巴巴地羡慕他们飞黄腾达,自己的工作也没了奔头,这样真的好吗?请好好考虑一下。你从严酷的求职战争中幸存,漂亮地拿到了 offer,想要稍微松口气的心情我非常理解。但是,安心舒适的日子只可以到今天为止。在你拿到这本书之后,请立刻转换心态。

是的,“立刻”!然后请郑重告诉自己“我现在站到了起跑线上”。

 

◎  一点点小差距会带来大大的不同

 

你知道“蝴蝶效应”这个词吗?这是一个比喻,指的是一只飞舞在北京天空中的蝴蝶,偶尔扇动几下翅膀就可以在纽约引起一场风暴。

你是不是觉得这是胡说八道?其实我也觉得。传闻说这个理论已经在“混沌力学”的一个分支学说中得到了证明。

这么一来,可以说工作也是一样。转变思想,考虑清楚“现在站到了起跑线上”这个事实,就像蝴蝶扇动翅膀一样是个微小的变化。但这一小小的变化,将在 5 年、10年后变成巨大的财产回馈于你。

 

 

2.      你现在是公司的“负债”

 

你现在年纪轻轻,便将本书拿在手里,试图寻找改进工作的启示,一定是个优秀而有想法的人。你虽然顺利完成了进大学和入职这两件人生大事,但进入社会后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了。

在入职仪式上还做着美梦,但不到半年就屡屡碰壁,想着“不应该是这样的呀”,甚至完全失去了信心。不仅仅是你,很多人都是如此。新员工做工作完全不行是很正常的。所以,现在没有必要为此感到沮丧。

此刻的你对公司来说,只是单纯的负债而已。

你可能不会想到,员工的招聘成本其实是非常高的。就连我们武藏野这样典型的中小型企业,在招聘方面的支出也远远超过了1000万日元。制作各种公司资料,召开公司说明会,在招聘网站上打广告等费用,加上相关人员工资,轻轻松松就超过了这个数。

即便如此,每年真正聘用的应届生也不过十几人。平均招聘一个人的费用大约是100万日元。我们公司的主力业务DUSKIN代理是典型的薄利多销类型,因此这样的支出相当“肉痛”。

 

◎  你离为公司带来利润还差几年

 

招聘虽然完成了,但接下来还是辛苦活。

不仅招聘的成本尚未收回,还要花很多时间去培训。培训期间也要支付薪水。这对于公司来说也是不能忽视的一项支出。

尽管如此,你离做出配得上薪水的工作,还有很长的距离。这也是一般而论,而应届生从入职到能让公司回收各种招聘的成本,给公司真正创造利润,快也需要3年时间。

你现在能理解“你是公司的负债”这句话的意思了吗?公司是先行投资才将你招聘进来的。

话虽如此,你也无须感到沉重。公司就算付出了许多费用,真正需要的还是你这个人。所以,不尽快成长为能够独当一面的员工可是不行的哟。

 

◎  “靠记忆力决胜负”只是学生时代的游戏

 

你在学生时代掌握了考试和社团活动的要领,混得如鱼得水,想当然觉得“工作也一定能顺利吧”,认为工作以后也会延续学生时代的“盛况”。

确实,在学生时期有着拼命学习和热心参与社团活动经验的人,也相应地比较容易取得成绩。但是我要说,不能就这样翘尾巴。你能够在学业和课余活动上取得成果,是从小开始学习和玩乐积累的结果。所以在升学过程中也能一路活用。成为社会人士以后,就丝毫不能抱有这样的状态可以一直持续的想法了。

武藏野的二把手是矢岛茂人。他从早稻田大学毕业后,就回到了老家信州,进了父母创办的当地的旅游休闲酒店开始工作。虽说已经是副经理,但由于种种机缘,后来进了我们公司。

说起来,在那个时期的“后进生团体”武藏野中,矢岛是个出类拔萃的精英。即便如此,他也足足花了1年以上的时间才把工作牢牢掌握。而且当时我们公司还

没有开展经营支持的业务,在做的仅仅是清洁用品交易这样单纯的商业模式。

所谓工作就是如此。一眼看上去觉得很简单,内里却有着复杂而精细的结构,在客户、供应商之间存在着微妙的势力均衡。

你要成为独当一面的社会人士,不外乎要领会这里面的种种,采取妥当的行动。而要达到这个目的,需要的只有一样:经验。

学生时代的考试竞争,靠的是记忆力。而社会人士只凭记忆力是无法获胜的。这个世界依靠的是活用经验。

请务必将这一点铭记于心。

 

3.      你应该轻率而为

 

关于“经验”,请再思考一下。

以我长达40年的职业生涯来看,你现在的经验值相当于零。当然,接下来不慢慢积累经验是不行的。但就我看来,越是优秀的人(比如手拿本书的你),越是不善于积累经验,这种情况非常普遍。

越是优秀的人,反而越是会在采取行动前考虑这样那样的东西,比如“这回不要出错”“怎样才能做好呢”。所以怎么也不肯出手,迈不开腿。当然,更谈不上积累什么经验了。

 

◎  没有经验所以犯错再正常不过

 

不想犯错,想顺利完成工作是作为人的正常心理,我不会责备你这个想法本身。但是请不要误会。我重申,你作为社会人的经验,目前依旧是零。

凡是没有经验的人,做事往往不会成功。不管你思考得多深入,进行多精密的模拟练习,初次尝试的事物百分之九十九都会以失败告终(就算成功了也不过是运气,并不是实力)。所以说好尽快开始行动,早早积累经验。

“好好想清楚了再行动”。从小开始,我们都多少听过这样的劝诫。一般来说的确如此。但在职场新人、初级员工的词典里却是无用之言。我经常这样教导我们公司的应届生员工:“先做再想。”说通俗点就是“有空在那里扭扭捏捏想歪理,还不如赶紧干活”。

我们公司应届生员工的水平也就一般(不是谦虚也不是其他什么),不知不觉我就变成了这种语气。首先要行动起来,这个原则对你也适用。

刚进社会不久,你应该轻率而为。

 

◎  学到的东西要即刻实行

 

我之所以如此重视经验的积累,是因为学到的东西如果不亲身体验是不会真正掌握的。中学时我们学过因式分解和联立方程式吧,但那时候也没有能立刻拿来解决实际的应用问题。练习过几个基础题以后,抓住了一定的感觉,才总算可以挑战一些困难的题目。

在公司也是一样的道理。我想你现在肯定也在通过讲座授课或OJT(On…the…Job…Training,在职训练)学习很多东西。寒暄的方法、递名片的方式、打电话的礼仪、关于自己公司的商品和服务内容等。

学了这些知识以后一定要即刻实行。递名片的话,就试着真的递给客户。商品知识的话,就试着介绍给客户听听。这样一来经验值才会上升。

 

4.      你的失败只不过是小小的“误差”

 

读到这里,你或许会有这样的想法:“虽说要轻率而为、先行动后思考,但真的犯错了怎么办?犯错的话会给周围的人添麻烦,上司对我的评价也会降低,职场环境会变差。这样可怎么办呢?”

你会这么想,是因为你的头脑还受到学生思维的牵绊。

不对,其实这也有无可厚非的成分。学校是一个不达到分数线就不能入学、不达到及格线又不能升学或是毕业的地方。也就是说你之前生活在一个不允许失败的世界里。

 

◎  不管失败几次都没关系

 

但是请放心,公司和学校是不一样的。重点是,只要终能给公司创造利润,只要不是重蹈覆辙,那么不管犯几次错都没关系。在这里,有的是给予失败者复活的机会。这,就是公司。

进一步说,学校的考场通常不允许带词典或者参考书,但在公司却是“开卷考”。不但可以向优秀的前辈请教答案,甚至可以“作弊”——参考成功案例。

直白点说,单打独斗解决问题取得较低分数的人,和通过作弊取得较高分数的人相比,反而是后者得到的评价会比较高。所谓公司就是这样的地方。所以请不要顾虑太多,行动起来,然后积极地犯错吧。

 

◎  犯错多是行动力的证明

 

我都这样说了你还是觉得不安心?啊,对了,你是在担心“之后”的事情吧。

但是,这就多虑了哦。你本来就是个半拉子般的存在,委托给你的事情、相应的责任,一般也不会那么重大。所以就算犯错,对公司的影响也是可以忽略不计的。你再怎么犯错,放在整个部门、整个公司来看,也不过是可容忍范围内的误差而已。

有时候犯了错,会受到上司批评。这种批评,对你这样一个从优秀生一路走来的人来说,也许是种屈辱。

但请不要往心里去。上司批评的,基本上是你犯了错这个“事实”本身,而不是在批评你的人格或者否认你的天资。当然,社会上也有不少感情用事破口大骂的上司,批评方式非常拙劣,这个时候你就要成熟一点。

基本上你的上司,都比你想象的要忙。新人搞砸事情对他们来说是每年的固定节目,早已经见怪不怪。初级员工犯错,也是他们走过的路,对你犯的错不会感到惊讶。所以我可以断言,只要是在正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