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试读

get_product_contenthtml
成大事业必经三种境界
【原文】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①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回头蓦见,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②此第三境也。此等语皆非大词人不能道。然遽以此意解释诸词,恐为晏、欧诸公所不许也。
【注释】
①“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出自柳永的《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此处,王国维将此词作者误作欧阳修的。
②“众里寻他千百度,回头蓦见,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出自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此处,王国维引文将“蓦然回首”误作“回头蓦见”,将“却在”误作“正在”。

【译文】
自古至今,能够成就大事业、成为大学问家的人,无不要经过三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这是种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这是第二种境界;“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是第三种境界。这些话不是大词人是说不出来的。但从这层意义上去解释诗词,恐怕晏殊、欧阳修(应为柳永)、辛弃疾等人是不会答应的。

【评析】
在这一则,王国维提出了人生成功的“三种境界”,因此只要度过王国维这段品论的人,印象都会非常深刻。
立足成就大事业、大学问的高度来建立“三种境界”说,其实是层次非常明确的。晏殊的“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讲确立高远目标的重要性,因为只有在“高楼”才能“望尽天涯路”;柳永的“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将在追求理想过程中需要一种持之以恒的执着品格;辛弃疾的“众里寻他千百度,回头蓦见,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讲实现目标的终境界。三种境界其实分别说明理想的确立、追求和实现3个阶段。这三个阶段呈递进之势。
当然,王国维明白自己是断章取义,是姑妄言之,所以他说自己的解释未必是引词作者所持的本义。但是,他同时也认为,能够给人以联想和阐释空间的词句不是一般词人所能写出的,唯有“大词人”才能写出在具体意象中涵盖更为广阔内涵的词句。这样看来,王国维是在为自己联想的合理性作说明。

【参阅作品】
凤栖梧
(宋)柳永
伫立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栏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注释】
①凤栖梧:原为唐教坊曲,又名《鹊踏枝》。
②危楼:高楼。
③黯黯:迷蒙不明。
④拟把:打算。疏狂:粗疏狂放,不合时宜。
⑤对酒当歌:典出曹操的《短歌行》。当:此处是对的意思。
⑥强:勉强。强乐:强颜欢笑。
⑦衣带渐宽:指人逐渐消瘦。

【鉴赏提示】

这是一首充满悲情的怀人词。上片写作者登高望远,离愁油然而生,句句充满愁意。下片写主人公为消释离愁,决意痛饮狂歌“拟把疏狂图一醉”,但是强颜为欢,终觉“无味”,从“拟把”到“无味”,笔势开阖动荡,颇具波澜。词眼是后两句,以健笔写柔情,自誓甘愿为思念伊人而日渐消瘦与憔悴,表现了主人公的坚毅性格与执着的态度,词境也因此得以升华。后来,王国维在《人间词语》中谈到“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境界”,被他借用来形容“第二境”的便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也是因此这一点。我们在阅读和学习此词时,不妨在此处深入体味一下。
欧阳修词豪放中有沉著
【原文】
永叔“人间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直须看尽洛城花,始与东风容易别”,①于豪放之中有沉著②之致,所以尤高。
【注释】
①“人间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与“直须看尽洛城花,始与东风容易别”:出自北宋词人欧阳修的《玉楼春尊前拟把归期说》。王国维在引文中将“人生”误作“人间”,将“始共春风”误作“始与东风”。
②沉著:即沉着,指从容不迫,深沉而不轻浮。

【译文】
欧阳修的《玉楼春尊前拟把归期说》中“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直须看尽洛城花,始共春风容易别”等词句,在豪放中有沉着的意趣,所以其意境更加高深。
【评析】

一般说来,豪放的意趣与沉着的情致本来存在着一种现象上的矛盾,是非常难以融合在一起的,但在欧阳修的笔下却十分圆融地共存着。仅凭这一点,欧阳修写词就高人一筹,就能称得上大词人。在《人间词话》中,有不少大词人,王国维是既推崇又毫不客气指出不足的,但欧阳修是个例外——王国维对欧阳修是一味地赞赏,没提欧阳修的任何不足之处。言语之间不难看出,欧阳修的创作艺术对于王国维词学思想的形成应该产生过重要影响。
“人间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写离情与风月的关系,“直须看尽洛城花,始与东风容易别”两句写看花与离春的关系。这些文学意象在古代诗词中极为常见的,很多人写都不可避免地落入俗套之中,但欧阳修却能从中翻出新意。王国维认为,欧阳修将情痴与风月断然判为两种东西,就是对于传统语境和文学意象的一种颠覆——因为诗人、词人素多抱怨风月误人,遂将满怀痴情归诸风月的诱导,而欧阳修认为情痴乃是人生与生俱来,与风月本无关系,这种看法与当时的主流看到大相径庭。
欧阳修将情痴的自然天生不加掩饰地表现出来,具有一种包揽的豪趣,“不关”二字尤见其情。不过,欧阳修的这种分离情痴与风月的关系,其实将情痴的形状表达得更为沉着,尤其是当这种情痴的内涵指向离别时,沉痛之情也就更为深沉而内敛,因为已经没有外在的风月可以分担这一份情感。
“直须看尽洛城花,始与东风容易别”两句写看花的豪情,是从文字表象就可以感受到的。“看尽”“始共”带有前提性的说明,更将豪放之意彰显得淋漓尽致。不过,这种看花的豪情乃是离春、离城、离人的前奏,豪情终究要纳入到离情之中。因此,王国维认为“豪放之中有沉著之致”,确是把握了欧阳修的抒情艺术特点。当然,豪放与沉着兼具并不等于两者平分,重点是落在沉着上的,“豪放”只是“沉着”的外在表象而已。如此一来,这一评论也可回归到王国维“深美闳约”的理论宗旨中去。

【参阅作品】
朝中措
(宋)欧阳修
平山阑槛倚晴空①,山色有无中。手种堂前垂柳,别来②几度春风。文章太守③,挥毫万字④,一饮千钟②。行乐直须⑥年少,尊⑦前看取衰翁⑧。
【注释】
①平山:平山堂,在扬州西北蜀岗上,为欧阳修建,欧阳修曾经在堂前种柳。
②别来:分别以来。欧阳修曾离开扬州8年,此次是重游。
③文章太守:欧阳修当年知扬州府时,以文章名冠天下,故自称“文章太守”。
④挥毫万字:作者当年曾在平山堂挥笔赋 作文多达万字。
⑤钟:钟此处通盅。千钟:饮酒千杯。
⑥直须:应当。
⑦尊:尊通“樽”,酒杯。
⑧衰翁:词人自称。此时,欧阳修已50多岁。

【鉴赏提示】

嘉祐元年(1056年),欧阳修的朋友刘敞出守扬州,欧阳修作此词送给他。欧阳修曾知扬州,此词借酬赠友人之机,追忆自己扬州的生活,塑造了一个风流儒雅、豪放达观的“文章太守”形象。词人回想当年自己在扬州造堂种柳的情况,抒发沉浮宦海、人生易老的感慨。下片写刘敞的豪气,终归到自己。欧阳修词突破了唐朝、五代以来的男欢女爱的传统题材与极力渲染红香翠软的表现方法,为后来苏轼一派豪放词开了先路。欧阳修政治逆境中达观豪迈、笑对人生的风范,与苏东坡非常相似。而这正是其意境深远,深得王国维所喜爱、所好评的重要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