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试读

get_product_contenthtml 鲁菜九转大肠

给菜肴美食定个名字,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如果在这些名字里面加进数字,更是蕴含着丰富的内涵,也是中国人给名菜名食定名的惯用手法。如一品锅、三鲜面、套四宝、八宝豆腐、九转大肠等等。
单表九转大肠这个“九”字,就很有寓意。在中国文化中,“九”既是实数,也是虚数。实数是指大于八小于十的数,即实实在在的数,“九”就是九。虚数表示多数,乃至十、百、千、万也称为“九”。如“九牛一毛” “九九归一” “三弯九转” “九霄云外” “九重天”等。“九”还是王公贵族常用的数字,皇宫的器物多冠“九”字,如九龙杯、九龙碗、九桃壶、九龙椅、九龙扇等。甚至在皇帝的行宫大门上用于装饰的九路钉,纵横各九,计九九八十一颗饰钉。因“九”与“久”谐音,字义吉祥,平民百姓亦以“九”为吉利数。
九转大肠是鲁菜红烧菜类中的传统名菜之一。鲁菜即山东菜,在中国各大菜系中,无论是“四大菜系说”还是“八大菜系说”,鲁菜均排列在首位。早在春秋战国时期,鲁地就以治馔闻名,历经汉唐成为北方菜主角,宋代汴梁所称“北食”,即指的主要是鲁菜。明清两代已自成菜系,影响至今,自齐鲁到京畿,自关内到关外,涉足北方大部分地区。其特点是选料严谨,刀工精细,工于火候,善于制汤,调味得当,菜品造型大气敦厚,具有鲜嫩香脆的风格。
九转大肠是在清光绪初年首创的。那时济南城内有个九华林酒楼,楼主姓杜,人称杜老板。他雇佣了一批名厨高手,极善餐饮经营,尤其对猪下水(脏器部分)的烹制方法颇有研究,制作了一系列别具风味的筵席猪下水菜肴,其中以红烧大肠为典范。他们把猪大肠治净以后,采用肠套肠的方法,将整肠一层层套起来,加香料煮至硬朗,取出切断,加入多种调料红烧,名为“红烧大肠”。后来在制作方法上加以改进,即先焯、后煮、再炸、又烧,出勺入锅反复多次,直到烧焖至熟,使红烧大肠色泽红润,五味俱全,肥而不腻,适合大众的口味,赢得了各方面食客的赞赏。
有一次,杜老板请客,应邀赴宴的都是一些地方绅士。众人吃了红烧大肠以后,无不交口称赞,有的说香,有的说甜,有的说辣,有的说咸,有的说酸……议论纷纷。有个秀才为显示自己的才华,迎合主人喜“九”的癖好,另取烹调大肠厨艺复杂精细之意,当即更名为“九转大肠”。他解释说:“‘九’是个吉祥数字,上至皇亲国戚,下至黎民百姓都喜欢‘九’;再说道家炼丹,有名为‘九转金丹’,可使人起死回生,今日这道菜,佳肴美味,如服‘九转金丹’,以此为名,岂不妙哉!”众人听后,无不为之叫绝。自此,九华林酒楼的招牌菜便以九转大肠而盛誉鹊起,并且流传到山东各地。



川菜宫保鸡丁



川菜是中国四大菜系(鲁菜、川菜、粤菜、苏菜)之一,以取材广泛,菜式多样,调味多变,口味醇浓清香并重为主要特色。其基本味型有麻、辣、咸、甜、酸、苦、香7种,由此又可调配为麻辣、酸辣、糊辣、鱼香、酱香、咸鲜、咸甜、姜汁、茄汁、糖醋、香糟、豆瓣、怪味等二十多种复合味型,在中国烹饪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现遍及全国各地食肆的宫保鸡丁,即发端于四川,菜品味美可口,实惠节俭,易学易做。
宫保鸡丁之“宫保”指的是清代的丁宝祯,此人因“戍边御敌”有功,被朝封为“太子少保”,故人称“丁宫保”或简称“宫保”。对于丁宝祯其人,《中国历代名人辞典》介绍其为:“清朝大臣。字稚璜,贵州平远人,咸丰进士。初在籍镇压汉族和苗族人民起义。1866年任山东巡抚,镇压宋景诗、捻军起义。曾认真治理黄河水患。1875年筹办渤海海防、创设山东机器制造局,积极参与洋务运动。次年,调任四川总督,建四川机器局,修都江堰,整顿吏治。1885年英国占领缅甸,侵犯西藏时,他筹划西南防务,不久病死。”对于这样一位在历史上既有功又有过的人,人们很少去评论他,但他创制的鸡丁菜肴却流传了下来,并且得到了不断的适应性改进。
丁宝祯在四川任职期间,对川菜很感兴趣,平时没事儿,就到厨房里观察家厨做菜。时间久了,也就琢磨出了一些做菜的道道来,有时还协助厨师做一两个新品菜吃。
一日宴客,丁宝祯亲自下厨,将鸡脯丁用鸡蛋清和湿淀粉上浆,油锅烧热放入花椒、辣椒爆香,随后下鸡丁炒至嫩熟,加入葱、姜、蒜、料酒等炒一下,再倒入事先配制好的调味汁炒匀,后倒入熟制的花生米合炒即成。端上桌来,菜品色泽红亮,鸡丁麻辣适口,花生香酥脆爽,但没有菜名。客人一尝,没有不称赞的。那惯于溜须的忙说:“此乃宫保官人亲手所烹,就叫宫保鸡丁何如?”客人们道一声“好”,就此传扬开去。
后来这个菜的做法传到了许多地方,人们在继承、发扬传统菜肴的基础上,有保留“宫保”味型,以其他食材之“丁”代替“鸡丁”的,如宫保肉丁、宫保兔丁、宫保鸭丁、宫保土豆丁等;有保留“宫保”味型,改变鸡肉造型的,如宫保鸡块、宫保鸡片、宫保鸡丝、宫保鸡段等;有同名异烹的宫保鸡丁,除川菜宫保鸡丁外,又有鲁菜宫保鸡丁、湘菜宫保鸡丁、鄂菜宫保鸡丁等,其调味及配料各有不同。这大概叫作名人效应,灵活多变,适口者珍吧!


粤菜龙虎斗



粤菜即广东菜,包括广州菜、潮汕菜和东江菜三大流派。其用料相当广泛,除了本地物产外,还应用从世界各地运来的食材,善于吸取全国各菜系及西菜的精华,以味为先,清淡为尚,注重时令,自成一家。菜品可说得上花样缤纷,土里长的、地上爬的、天上飞的、水里游的,几乎都能做菜,而且一经厨师之手,顿时变得异品奇珍,有滋有味。所以外地人常讥笑广东人,除地上有脚的板凳,天上会飞的飞机外,无所不吃,蛇虫鼠蚁尤为喜好。龙虎斗即是其代表菜之一。
龙虎斗是粤菜名菜,始创于清朝同治年间。据传,广东韶关有个叫江孔殷的人,曾在京都做太史,平时对饮食颇有研究;晚年告老还乡,更潜心研究烹饪。一次与家人下乡游玩,中途在佃户家休息,无意中看到佃户烹调的蛇馔香味诱人,命其拿来略加品尝,顿觉鲜美可口,于是便向佃户学得烹制方法。回府后,江孔殷亲自动手试做,不断地加以改进,使之美上加美,鲜中加鲜。官场中凡在江府席上吃过蛇馔的人,无不交口称赞,相互传颂。
江孔殷70岁那年,准备在生日这天设寿宴招待至爱亲朋。请帖发出,亲友们要求他做一道从未吃过的大菜让大家尝新。眼看生日快到了,他连续想了几天,也没有想出个一鸣惊人的好菜来。一天,他正躺在太师椅上闭目养神,忽听家中的老猫叫声不断。他睁眼一看,老猫对着蛇笼张牙舞爪;笼中的蛇也正昂首吐舌,欲扑老猫。只因一笼相隔,猫、蛇难以一搏。江孔殷顿时心头一亮:“这龙(蛇)虎(猫)相斗,不是一道绝妙的美肴吗?!”于是,他在做生日那天,用蛇肉、猫肉精心烹制出了一道命为“龙虎斗”的名奇、形美、味鲜的大菜。宾客吃后人人赞不绝口。
席间,一位朋友指着龙虎斗,笑着对江孔殷说:“江兄,恕我直言,这龙虎相斗,龙胜于虎,如能请凤相助,岂不是更有风味?”
这位朋友的弦外之音,使江孔殷顿开茅塞。他想,猫肉虽好,但不及蛇肉味鲜,若能加上鸡肉相配,岂不是锦上添花?江孔殷按照朋友的建议,以鸡作凤,又精心烹制出了美味可口的叫“龙虎凤大烩”的龙虎斗。这是一款用三蛇(三种有毒蛇)配上老猫、母鸡肉烹制而成的滋补名菜。但见此菜龙腾、虎跃、凤舞,再加上一些颜色各异的佐料点缀其间,恰似一件活生生的艺术欣赏品,令人口福、眼福大开,惊叹不已。



苏菜松鼠鳜鱼



在知识文化界,不知道“荆轲刺秦王”的人恐怕不多,不知道“专诸刺王僚”的人恐怕比比皆是。这也难怪,因为前者的史料详尽,后者的史料较零散而主要来自于野史和民间传说。说起“专诸刺王僚”的故事,倒是与苏菜松鼠鳜鱼有关。
苏菜是江苏菜的总称,由扬州、淮安、苏州、南京、无锡、镇江等几个地方菜构成,并以淮扬菜为主体。总的特征是,用料广泛,刀工精湛,因材施艺,四季有别,擅长炖焖煨焐烧之法,注重吊汤,保持原汁,色调淡雅,造型美观,酥烂脱骨而不失其形,滑嫩爽脆而不失其味。口味甜咸适中,咸鲜之中微甜,印证了“南淡北咸,东甜西辣”的古训。苏菜早在二三千年前就以烹制江河湖海水鲜见长。一千多年前,金陵庖厨以制作鸭馔闻名。唐宋时,其与浙菜同为“南食”两大台柱,至今影响到长江中下游广大地区。
相传在春秋末年,吴国的国君吴王僚专横跋扈,欺压百姓,举国上下为之痛恨。他的堂弟公子光有意除掉他而苦于势单力薄,无法下手。吴国大夫伍子胥得知后,为公子光出谋划策,并将剑客专诸推荐给他。
太湖地区有位著名的老厨师太和公,是烹调鱼肴的高手。公子光知道吴王僚喜食炙鱼,便派专诸向太和公学烹调炙鱼的方法。三个月后学会归来。在一次特备的宴会上,公子光设计宴请吴王僚,暗中却命专诸将匕首藏于炙鱼腹中献奉,以便伺机刺杀吴王僚。
要在鱼腹中藏匕首,且不能露出破绽,确实有点难度。为此,专诸经过反复试验,做得天衣无缝:他取三四斤重的大鳜鱼一条,将鱼背肉剞出花刀采用油炙,烹制后鱼肉全部蓬松竖起,然后浇上一些配料,既好看又看不出鱼腹内藏着的匕首。
设宴那天,公子光向吴王僚声称新得一庖厨,制作的炙鱼——全鱼炙,色、香、味、形俱佳,系天下美味。吴王僚满心欢喜,欣然接受了宴请。谁也不会料到,当吴王僚酒过三巡,正要举箸吃鱼时,乔装送菜的专诸从鱼腹中取出匕首,将吴王僚刺死。当然,专诸也被吴王僚的侍卫当场杀死了。
公子光大功告成后,遂夺取政权取而代之,厚葬了专诸。在位期间,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国泰民安,成为历史上独霸一方的吴王阖闾。自此,全鱼炙这款菜即随之扬名,成为当时吴国的地方名菜,并逐渐发展成现今苏菜名肴——松鼠鳜鱼。
那么,“全鱼炙”为何易名为“松鼠鳜鱼”呢?这是因为此鱼肴造型独特,成菜色泽金黄,肉翻向上,鱼尾高翘,颇似松鼠;浇上热气腾腾的卤汁时,立刻发出“吱吱”的声响,亦极像松鼠的尖叫声,故由此而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