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试读

get_product_contenthtml

  每到开学的时候,孩子们就会拿到国家*门 统一编纂、统一发放的新课本。我们不禁要问,在传 统中国,孩子们的教科书是什么样子的呢?古代确实 有教科书,只不过当时没有一种政府统一安排的启蒙 教科书。
  早在秦汉时期就有《仓颉篇》《凡将篇》《急就 篇》,它们教孩子们识字,传达一些基本的道理, 但是这些书都没有能够留用到今天。
  宋朝以后,出现了一部《三字经》,来历不明, 连它的作者是谁都不知道。从形式上看,它三个字一 句,朗朗上口,可以吟唱,易于记诵。从内容来看, 它用简单的语句、凝练的方式,把中国漫长的传 统社会所集聚下来的重要的道德、知识,汇聚在里 边。因此,《三字经》一直流传不绝。
  宋朝以后流行的启蒙书,主要是“三百千”,即 《三字经》《百家姓》和《千字文》。传统文化中把 一部书称为“经”,是一种至高无上的地位和荣誉, 为什么只有《三字经》称为“经”呢?古往今来,无 数的中华儿童从《三字经》开始他们的求学生涯。更 多的人也许没有机会接受教育,但是从小听诵《三字 经》,也从中汲取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三字经 》就是这么重要的一部启蒙经典。我们必须用心去阅 读、体会,才能理解《三字经》所要传达的文化信息 ,才能理解《三字经》对于中国人来讲有什么不可替 代的意义。
  《三字经》开始的六个字是‘‘人之初,性本善 ”。它讲的是关于人性本质的哲学问题。人性究竟是 什么样的?究竟是善还是恶?古今中外,所有的传统文 化都绕不开人性论的问题。中国传统文化当中,关于 人性论的讨论丰富多彩。先秦的时候,传统儒家思想 中就有三派说法。
  一派是孔子的说法,他的意见是紧接这六个字的 后六个字qj生相近,习相远”。孔子认为,人的本性 差距并不太大,由于后天的熏染,差别会变得越来越 大。换句话说,孔子并没有告诉我们,人性是善的还 是恶的。
  一派是荀子的说法。苟子的看法是“人之初,性 本恶”。一个小孩子生下来,饿了就要吃奶,会管母 亲很劳累吗?会管母亲有没有乳汁吗?会考虑母亲是不 是在生病吗?不会。从这个角度来看,谈不上是善良 的。
  “人之初,性本善”是“亚圣”孟子一派的思想 。孟子并没有明确地说“人之初,性本善”,他的确 切意见是人性向善。关于人性善恶的分野,中西文化 就在这里踏上了不同的发展轨道。
  西方文化传统当中,认为每个人都是有罪的,也 就是说“人之初,性本恶”,所以谁都不能相信。从 社会管理运作上来讲,不能把所有的权力交给某几个 人,而应把管理、运作的权力分散,相互监督,彼此 独立,创设出严格的制度来限制彼此。而中国传统文 化的主流,就是接着《三字经》开始的六个字走了下 来。我们相信每个人天性是善良的,每个人都有觉悟 ,应该教育他,引导他,培养他,而不是用制度去规 范他。
  即使在儒家学派的内部,对于人性是善是恶的看 法也并不统一,有性善、性恶、有善有恶三种说法, 争论从来没有停止过。孟子以大量的理由来证明他的 “性善论”,其中重要的就是“四心说”。在《孟 子》当中,有一篇叫《公孙丑上》,里边就有这样的 话:“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
  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 之心,即一种同情心;羞恶之心,一种觉得不好意思 ,知道害羞、自省之心;辞让之心,应该知道彼此谦 让,彼此谦退;是非之心,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 。孟子认为人必须有这四种心,没有这四种心那就称 不上人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