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试读

get_product_contenthtml   章与孩子共同成长
  网络时代的孩子掌握着更多获取信息的渠道,这使得父母的权威地位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父母不能再期望以一言九鼎、说一不二的姿态来教育孩子,而应该学会放低姿态,向孩子学习,与孩子一起成长。
  节父母好好学习,孩子天天向上
  向孩子学习,与孩子共同成长是网络时代父母有效教育孩子的关键,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网络时代的今天,父母等长辈的地位及权威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而这种挑战是全球父母所共同面临的问题。
  在哈佛大学法学院副院长、伯克曼互联网和社会中心的约翰?帕尔弗教授所著的《网络原住民》一书中,这样形容在网络时代出生的孩子:他们一出生就面临着一个无所不在的网络世界,对于他们而言,网络就是他们的生活,数字化生存是他们从小就开始的生存方式。这意味着无处不在的网络媒介,使得孩子信息来源渠道的多元化,孩子获取信息越来越便利,而父母言语所传播的信息权威性下降。
  根据《中国青年报》2013年3月8日的报道:欧洲媒体所进行的一项调查表明,从历史知识到做菜食谱,年轻一代更倾向于到互联网上寻找答案,而不是咨询家中的长者。这项研究在对1500名老人进行调查时发现,有96%的人表示,他们年幼时会问自己的祖父母很多的问题,而有近2/3的老人表示,目前自己的地位已经被网络的搜索引擎取代,因为孩子连很简单的问题都没有问过他们,而是去诉诸网络渠道。
  由于孩子有着更多的时间、精力和兴趣来对网络新技术进行了解和掌握,而父母往往忙于工作和生活,在网络新媒介的接触和学习方面很可能会落后于孩子,于是生活中这样的场景会越来越多地出现:当父母刚学会用QQ与孩子聊天时,孩子已经用上了微博,当父母在微博上找到孩子时,孩子又用上了微信……
  1997年,我曾经带一个团到巴黎开会,参加明日青少年与媒介国际论坛。几百个专家形成一个共识:“在计算机时代成年人心怀恐惧疑虑重重,而青少年无所畏惧满怀信心地往前走,信息化的时代动摇了父母和老师的权威地位。”这是一个历史性的颠覆,是一个让人恐慌的颠覆。当一个小小的孩子知道得比你多的时候你不感到恐慌吗?
  2000年,我开通了孙云晓网站(现为腾讯网的孙云晓教育网),每月与网友聊天讨论教育问题。2005年新浪请我开了博客,访问量近1000万人次。2009年底新浪又请我开了微博,如今粉丝超过460万。所以我就有很多网友,一个中学生(男孩子)跟我说,孙老师跟你说实话吧,现在的父母都是菜鸟,菜鸟就是在网络上笨手笨脚好多东西都不懂的人。我就问他那你们是什么鸟啊?他说我们是老鸟,我们对网络很精通所以我们是老鸟。我明白了,今天的时代是菜鸟教育老鸟的时代,就是懂得少的人教育懂得多的人,这肯定是困难重重的。信息多的一方有可能轻视甚至欺骗信息少的一方,反正你不懂啊。
  当然,年轻的父母可能不是菜鸟,祖辈带孩子就碰到难题了。我给大家举个例子,什么叫欺负或者说骗你或者嘲弄你呢。比方说有的爷爷奶奶说孩子,孩子现在学会圆滑和调侃,他不和你硬顶,而是说你对你对,你们大人多对啊,你们大人都是“蛋白质”。好多老人听了这个词听不懂,蛋白质不是好东西吗,我们人人需要蛋白质。但实际上,“蛋白质”是青少年的网上语言,蛋是“笨蛋”的“蛋”,白是“白痴”的“白”,质是“神经质”的“质”,他骂你呢你都听不懂。
  所以你会发现在这样一个时代,你可能连孩子的话都听不懂。
  我在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工作20多年,研究发现,现在70%以上的中小学生认为他们在网络方面比父母懂得多。沉迷网络的青少年更是认为自己在网络上比父母懂得多。所以,现在孩子敢跟你嚷嚷“你懂什么”。这句话很猖狂的,我们小的时候哪敢对父母说这话呢,但事实上现在你确实就是不懂。现在孩子流行一种网络语言叫火星语,我们确实是看不懂听不明白。这样的一个时代必然就增加了教育的难度,没有任何一个时代的父母像今天这样需要学习。
  几年前,我们完成了关于青少年沉迷网络方面的研究,通过这次研究也发现一个问题,即什么样的孩子容易沉迷网络?父母不会上网的,父母反对孩子上网的家庭里,孩子更容易沉迷网络。很奇怪,倒是父母上网很有水平,能支持孩子上网引导孩子上网的,这种家庭里的孩子却不容易沉迷网络,因为他的需求被满足,他可以被引导,因此他不容易沉迷网络。你不让他上他偏偏想上,你不会上网你跟他没法交流,这种孩子容易沉迷网络。
  先抛开孩子这个问题不谈,我们作为一个信息化时代的人,每个人都需要终身学习,而学习如何使用网络工具就很有必要。所以我给大家的建议是我们需要向孩子学习,变菜鸟为老鸟。
  许多父母很难转变自己的角色,总是认为向孩子学习,以孩子为师,自己的威信不是更低了,更难驯服孩子了?实际上,向孩子学习的过程,本身也蕴含着教育孩子的过程,而且孩子感觉到了父母的认可和信任,会更加自信和更有有责任感和自律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