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试读

get_product_contenthtml

第二节 从“衣冠大像”到“美术摄影”
―照相馆审美的滥觞与流变

摄影作为一种视觉艺术形式,发源于西方,带着深深的西方文化的烙印。当这种艺术形式传入中国后,与中国人积淀了几千年的视觉经验开始碰撞、互动、融合,一种中国特质的摄影审美开始滥觞与流变。这在中国早期照相馆的摄影实践中表现为明显,正因为不同学养的照相师和形形色色的顾客群共同参与协作,谱写了一曲独有的照相馆时代的摄影变奏曲,从而对中国传统视觉经验格局,乃至近代视觉文化的发生与发展产生了根本性的影响。

摄影术发明之际,其发源地欧洲正在工业化的社会已经为接纳摄影做好了充分准备。从文艺复兴开始,更逼真描绘现实世界的绘画作品开始为世俗化的社会所接受,15 世纪画家还发明了光学仪器─“镜箱”,以更精确地呈现物体和人物的外貌及空间关系,16 世纪出现的科学研究之风进一步激发并推动了视觉艺术领域的写实手法,到19 世纪初期,欧洲绘画的表现方式趋于自然主义转变,艺术与科学的结合越来越紧密,能够准确表现自然的摄影术的出 现可以说是水到渠成。

反观摄影术传入之前的中国,人们积累了几千年的视觉经验,总体上都是农业文明的产物。“重文轻物、重精神理性而轻物质感性乃是其主流审美倾向,这主要是以社会上流群体士大夫文人的人生理想和思维表意方式为基础而建立起来的。”1 其趣味的核心着重于精神意念性的达意抒情,而非物质感官性的视觉享受。摄影术传入之前,先行一步进入的西方写实油画,开始带给中国人不一样的视觉体验,但这个体验仅仅局限在教民、皇室和贵族,广州、香港等专业从事外销油画生产的画工群体中。广大民众的二维视觉经验依然停留在“笔墨之妙”造就的传统中国绘画中。当摄影术伴随着西方列强的枪炮来到东方的时候,没有相伴的摄影图册,更没有摄影美学的教科书,舰船上装载的就是照相的器械和药料。批中国人学会摄影术,并在本土开办照相馆后,留给他们的是一个未知的审美探索空间。
初的照相馆开设,大部分是画铺的画师转行之作。此时,中国传统人物画的创作正处于历史的低潮时期,而民间画师们所从事的肖像绘画,随着城市中手工业和国内、国际商业贸易开始发达,新的市民阶层诞生,却有蓬勃发展之势。摄影术的强势传入,以及更快、更廉、更肖的“写真”人像的特性,凭空遏制了画像业的发展势头,甚至画铺开始出现生存危机。因此,先一批创办照相馆的,是一批不得不面对现实而安身立命的画师们,中国摄影审美的滥觞毫无疑问地从画师对摄影术的理解中迈开了蹒跚的步。
“自从照相术输入中国以来,个时代是神像。”2这批“神像”,其实就是今天所说的“祖宗像”的代称,很多是老年人到照相馆拍摄的,期望百年之后,作为祖宗画的替代品被子孙纪念,或者给未来画师作画像之蓝本。3如欧美摄影室开办者初从古典写实绘画中汲取营养一样,移植传统的肖像画范式自然是中国照相馆师傅和顾客们不二的选择。4
中国的肖像画,历史早可以上溯到商、周时期,经过六朝开启配景肖像、隋唐五代确立基本法则、宋代开始作为独立画科出现、元代写就部完整肖像画专著、明代探索写意性与写实性结合等几个关键的发展时期,到晚清摄影术传入时,其功能正从原来庙堂的“成教化、助人伦”,向平民家堂的纪念性转变。大量祖宗和先贤画像悬挂在私宅中,甚至开始出现仅供欣赏、娱乐的生者写实风格肖像。肖像画的对象也从原来的王公贵族、达官贵人、高僧大德、名儒雅士向正在兴起的市民阶层蔓延。在这样的背景下,转行的画师们正式开始了照相馆的商业运营,从而开启了一个与肖像画一脉相承的中国照相馆肖像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