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试读

get_product_contenthtml 《果壳阅读·大嚼科学:穿越心灵迷宫(心理卷)》:
  “替代”比“阻断”更重要
  1991年,美国哈佛医学院的高盛在《美国精神病学杂志》上发表了一篇关于偷窃癖的理论研究综述。他推测,偷窃癖病人早年受到过伤害(应激性创伤事件),这些伤害可能与偷窃行为有关。他引述以往关于动物和人的研究,通过这些研究发现,当个体暴露于巨大的应激之下时,内源性阿片肽和儿茶酚胺分泌会增多。据此,他推测,偷窃癖病人在偷窃情境、应激唤醒和内源性物质分泌增多之间建立了联系,偷窃变成了一种调节情感状态的方式,用来应对危险、创伤性的情境。这就是说,也许我们需要从情感调节和心理创伤的角度来看待偷窃癖行为。
  实际上,从临床医学上看,无论是物质成瘾还是冲动控制障碍(或者说行为成瘾),都是非常让人头痛的疾病:治愈率低、复发率高。病人似乎离不开他们强迫性重复的冲动行为,即使它是有破坏性的,对自己没好处的。
  另一方面,这些人内心通常有很强的空虚感,他们很容易感到厌烦、无聊、不开心;很多人除了冲动行为外,还有抑郁的共病;很多人人际孤立,没有任何朋友,也缺乏其他有意义的人际关系。他们很难体会到快乐的感觉,活着就像是行尸走肉,内心就像是死气沉沉的荒漠一般。那些铤而走险的冲动行为,如偷窃、赌博等,只能使他们暂时“high”(高兴)一下,以此感到自己还活着!所以,可以想见,给他们吃了药,阻断了其成瘾回路,他们是不再糟践自己了,但这也等同于回到了死气沉沉、行尸走肉般的生存状态。难怪成瘾病人的自行停药率会居高不下,或者根本不去求医寻诊。
  再说前文那个小女孩的案例。那个孩子真的很可怜,她有一个只顾自己的妈妈,根本不理会她的感受,还有一个整天在外拈花惹草的爸爸,也不关心她。小女孩每天孤零零地一个人待着,很抑郁。后来她发现,在她偷了东西之后,她的爸爸妈妈就都开始关注她了——虽然他们是用打骂的方式,但这也总比没人理睬要好。可以想象,如果给她吃了药,偷窃行为可能会减少,但结果就是,她再一次回到了那种被忽视的可怜境地。我们感到,如果不改变她的人际环境的话,她的偷窃行为很可能会复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