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试读

get_product_contenthtml

·这本书是写给谁看的

 

本书的目标读者是逻辑论证领域的新手,特别是那些——借用帕斯卡的话来说——靠图像能将事物理解得好的人。我选择了十九个日常论证中常见的错误,并用一些生动、好记的插图来表现它们,辅以丰富的例证。我希望读者能从中学到一些常见的逻辑漏洞,并在实践中识别、避免它们。

 

·前言

有关逻辑和逻辑谬误的著作广泛而详尽。其中一些旨在帮助读者利用工具和范例来养成良好的论证能力,从而在公共与私人空间进行更有建设性的讨论。但阅读反例同样是一种有效的学习经验。史蒂芬· 金在《写作这回事》中说:“通过阅读坏文章,人们能清楚地学会写作的避忌。”他形容,阅读某本特别糟糕的小说无异于经历了“一场文学上的天花预防接种”。有人曾引述数学家乔治· 波利亚在一场数学教学演讲中的话:除了正确理解,人们还必须知道如何错误理解。而本书论述的重点便是:那些不讲道理的人在论证中都犯了哪些错误。

本书的新颖之处还在于,它采用了生动的插图来描绘论证中的一些常见错误,这些错误时常为害我们当今的讨论。这些插图中的一部分受到了奥威尔《动物农场》之类的寓言故事以及刘易斯· 卡罗尔的小说、诗歌等幽默荒诞作品的启发。但与这些作品不同,本书并没有情节将各幅插图连在一起;它们各是独立的场景,的联系是风格和主题,以提供更好的适用性和重复使用性。每项谬误都只有一页解释,我希望这会使它们更容易被记住和领会。

多年以前,我花过一些时间用一阶逻辑编写软件说明书。这是种迷人的表达方式,它没有采用通常的记号—语言,而是采用了数理符号。在可能含糊之处它表述得很精确,在原先敷衍之处它表述得很严密。

同一时期,我研读了好几本有关命题逻辑的书,其中之一是罗伯特· 古拉的《逻辑谬误手册》。这本书让我想起了十年前我曾草草记在笔记本上的一系列有关论证的准则,包括“不要对事物下概括性断言”之类的条目。现在看来,这不过是显而易见的道理,但对当年还是学生的我来说,却是一项激动人心的领悟。

我很快就了解到,将一个人的论证能力规范化大有益处,思想和表达会更清晰,人也变得更客观、更自信。此外,分析他人论证的能力也十分重要,可以衡量何时应从很可能陷入徒劳的讨论中退出。

那些影响我们生活和所处社会的问题和事件,诸如公民权利和总统大选,经常引发关于政策和信仰的争论。观察这方面的论述,能感觉到其中相当一部分都缺乏良好的逻辑。

当然,逻辑并非辩论中使用的工具,认识其他工具也很有用:首先恐怕是修辞学,接下来是“举证责任”之类的概念和奥卡姆剃刀原理(当试图解释一种现象时,不应引入必要之外的假设,这也被称作“简约原则”)。感兴趣的读者可以参考有关这些主题的广泛文献。

后,逻辑准则既非自然界的法则,也不构成所有的人类推理。正如马文·明斯基 所指出的:一般的常识性推理或类推法都很难用逻辑术语来解释。他补充道:“逻辑无法解释我们如何思考,正如语法无法解释我们如何说话。”逻辑论证不会产生新的真理,但它能让人们评估现有的思想链是否一致、是否相关。正是这个原因使它成为一个分析、交流理念与观点的有效工具。

 

诉诸结果

诉诸结果,即依据某观点若成立(或不成立)所产生的结果好坏,来判断一个观点是否正确。但一个命题导致不利的后果,并不意味着该命题是假的。同样,只因为一个命题会带来好的结果,并不能突然让它变成真的。正如历史学教授、作家大卫· 哈克特· 费希尔所说:“与效果相关的品质不能转移给产生效果的原因。”

若观点带来好的结果,则论证者会诉诸听者的希望,而该希望有可能只是痴心妄想。相反,若观点带来坏的后果,则论证者会利用听者的恐惧。例如,借用陀思妥耶夫斯基书中的话:“上帝若不存在,人们便能为所欲为。” 撇开有关客观道德的讨论,即使一个纯物质的世界的确会带来显而易见的可怕后果,这也不能用来说明上帝的存在。

但我们应该记住,只有当这种论证方式被用来衡量命题的真假时,它才是错误的。若用于处理决策或政策,则并非如此。例如,由于担心对选民生活产生不利影响,政治家可能会反对加税,而这是合乎逻辑的。本书将提到论证中的多种“无关转移”(Red Herring),本项谬误便是其中之一,因为它巧妙地使论证偏离了初的命题—这一次,是偏离到“命题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