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试读

get_product_contenthtml

a可道b,非常c道;名d可名e,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f。故常无,欲g以观其妙h;常有,欲以观其徼i。此两者j同出k而异名l,同谓之玄m。玄之又玄,众妙之门n

 

【注释】

a道:连同第三个“道”,都是名词,既指宇宙万物的本原,也指万物的变化规律。

b道:说得出,可以说一说。

c常:恒定不变的,亦即常见的、常说的。只有恒定不变,才能常见,常见才能常说。后一个“常”,与此同义。

d名:连同第三个及后面的“名”,都是名词,名称的意思。

e名:命名、描述的意思。

f母:根本。

g欲:将、来。

h妙:奥妙、微妙。

i徼(jiào):边界,引申为极限。

j此两者:指“妙”和“徼”。

k出:属于。

l名:这个“名”的意思是说法。

m玄:原指深黑色,因其看不透,用来形容“道”的深邃。

n众妙之门:各种玄妙及变化规律的总源头。

 

【译文】

“道”是可以说一说的,它不是恒定不变的道;万事万物都有自己的名称,人可以给它们命名,但却不会是它们恒定不变的名称。无,被称作是天地万物的初始;有,被称作是孕育万物的本源。所以,我们可以常常不去想万物的初始,而能接近空无奥妙的“道”;常常因思索事物的本源,而看到它们的终极。空无和终极,这两者都是“道”的属性,都在说“道”的深邃。深邃再深邃,这就是万物的奥妙所在。

【阐释】

本章,老子开门见山给出了“道”的含义和性质。全文八十一章,读懂章是基础。

“道”不是单一的存在,它既是一种状态,又是一种力量。当“道”是一种状态时,此状态的特点就是“无名”。“名”的解释通常是“名称”,而“名称”的本质是事物可以被形容、被描述的特点。无名就是事物不可描述、不可形容的原始状态;有名就是事物可以被描述、可以被形容的状态。万事万物自然要有一个“名”,不然怎么有我们现在认识到的世界。但是,人对事物的描述和形容——包括命名在内——具有偶然性,没有反应“名”的本质。人类见到一棵树的时候,只是见到一个物体,是人给它起了“树”这个名字。在起名之时,人也可以用“鱼”“人”“斧子”“鲜血”这样的名词来称呼它,称它是一棵“树”,只是偶然。所以,对“名可名,非常名”的理解应是:万事万物可以被描述、被形容,但人们在形容、描述它们时,并没有抓住它们可被描述、可被形容的本质。

“道”是“无名”,“无名”的特点是空无,也就是文中所说的“妙”。但必须强调的是,空无不是虚无。虚无是经不起推敲的,到后证明压根就没有,虚无的东西对一个人来说没有任何实际意义。而空无则不然,就好像天空,它虽然什么也没有,但人不可或缺,你越想穷尽它,越发现它遥不可及。“道”和天空一样,神秘又常见,遥远又近在咫尺。“道”是“无名”,更准确地说,“道”是“无”。

理解了“道”的特点是无,也就理解了什么是“道”,并能够按照“道”的方法体悟“道”了。尽管老子认为“道”不可说,但因为要写《道德经》,便只能勉强说说。怎么说呢?那就是“道可道,非常道”。看似没说,其实说透了。

“道”既是“无”,“道”也是“变”。而变化是永恒的,所以“道”也是永恒不变的。“道”就是这样一个自相矛盾的概念。因此才说“道可道,非常道”。学术界认为,老子在《道德经》章就展示了他朴素的辩证法思想,其辩证处正在于此。不仅仅是“道”,万事万物都是如此,互相对立的两方统一存在于一个事物中,自相矛盾。而正是自相矛盾,事物才会变化,才会无中生有。

 

 

第二章 美之为美

天下皆知美a之为美,斯bc已;皆知善d之为善,斯不善已。故e有无相生f,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g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h处无为i之事,行不言j之教;万物作k焉而不辞l,生而不有,为而不恃m,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n

 

【注释】

a美:美好的事物。

b斯:这。

c恶:恶劣,不好。

d善:正确。王弼注:“善不善犹是非也。”

e故:因此。

f这一排比句中的生、成、较、倾、和、随,表示一对相反的概念,是比较的结果。

g根据汉代郑玄对《礼记·乐记》的注解,一个单一的声音叫作声,多个声音合奏出来叫作音。比如,敲一下钟发出的是声,有节奏地敲多下钟发出的就是音。

h圣人:既是平常所说的德行操守可为天下楷模的人,也可指已经明白“道”的真谛并依“道”行事的人。得道就可以成为天下楷模。

i无为:不干涉、不妄为,顺其自然。

j不言:不发号施令。

k作:产生、兴起。

l辞:命令。

m恃:强加、自恃。

n去:失去。

 

【译文】

天下人都知道美好的事物为什么美好,这就会显露出丑了;都知道正确的事为什么正确,这就会显露出不正确了。因此,有和无相对而生,难和易相辅相成,长和短相互凸现,高和下互为依靠,音和声相互调谐,前和后相互跟随,这都是互相比较的结果,是恒久不变的。所以,圣人对待世事的态度就是顺其自然、不干涉,他们用不言的方式施行教化;对待万物,听任它们自然兴起,而不是设法使它们兴起。任由其发展却不占有;帮助其有为却不自恃有恩;成就其功业却不自恃有功。而正因为不居功,功劳才不会被磨灭。

 

【阐释】

本章,老子正式展现了他的辩证思想,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核心政治理念——“无为”。

辩证思维基本的特点是将对象作为一个整体,从其内在矛盾的运动、变化及各个方面的相互联系中进行考察,以便从本质上系统、完整地认识对象,既对立又统一地看待问题。事物在展现某一方面的特点时,必然包含这一面的对立面。只看到表现出来的一面,看不到暗含的另一面,就不能完整地看清事物的特征。老子的所谓朴素辩证理论,就是任何事物都包含着它的否定。用西方哲学家的话说,那就是“一切肯定即否定”。

接下来,老子又提出了“无为”的方法。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包括现在,很多人把“无为”理解成无所作为,并批评老子消极避世的思想。其实老子的“无为”并不是让大家躺在沙发上什么事也不做,而是强调,人应顺应万物本性而不人为干扰,遵从万物的自然规律而不人为破坏。所以“无为”就是回归自然。回归自然,就要既看到对立的两面,又要不主观肯定或否定其中一面,任其自然发展。

 

 

第三章 圣人之治

不尚贤a,使民不争;不贵b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c可欲d,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e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f无欲,使夫g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注释】

a关于“尚贤”二字,王弼注:“贤,犹能也。尚者,嘉之名也。”可见,王弼把“尚贤”理解为推崇才能。普通理解是:嘉奖有贤能的人。两种理解均可,其结果都是“使民争”。

b贵:使珍贵,使有价值。

c见:看在眼里。

d可欲:可以引起欲望的东西,包括前面的“贤”和“难得之货”。

e虚:使虚空、净化的意思。

f知:智力、智慧。

g夫:虚词,无义。

 

【译文】

不推崇才能,可以使老百姓不争相上进;不看重难得的财物,可以使老百姓不去偷窃;不把足以引起欲望的东西看在眼里,不至于使老百姓心志迷乱。圣人治理百姓,会清空他们的想法,填饱他们的肚子,削弱他们的意志,增强他们的筋骨,经常使老百姓没有智识、没有欲望,使那些有智识的人不敢造次。圣人治民,不强加干涉,所以不会出现管理不了的局面。

 

【阐释】

本章是老子“无为”思想的具体操作层面,主张一不尚贤,二使民无知无欲。

先秦时期,诸子百家并称于世,各家都有自己的人生哲学和政治主张。他们或者纵横捭阖,游说诸侯,或者著书立说,自由阐发自己的观点。可以说,中国文化在这一时期空前繁荣。与此同时,选贤用能是一股强大的时代潮流,各个诸侯国都求贤若渴。春秋战国,就是一个诸侯国任用贤才,富国强兵,而后攻取列国,一统天下的时期。

在这样一种时代洪流下,老子为什么逆势而为,提出“不尚贤,使民无知无欲”的主张呢?在百家争鸣的同时,诸子对社会大变革中产生的种种弊端,特别是苛重的租税和劳役、频繁战事所造成的经济凋敝和艰辛的民生,以及统治者的伪善、贪婪、残暴不仁等,都曾进行反思,并希望从理论上探究原因。基于这样的反思,老子提出他的具体政治主张。首先是“不尚贤”,才能“使民不争”。然后是“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夺利,“使民心不乱”。

但除了以上三个“不”原则外,圣人又是怎样正面治理百姓的呢?那就是“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即填饱肚子、强健筋骨,让百姓少想事,甚至不想事。其理想效果是:民无知无欲,智者不敢为,为无为,则无不治。

如果用一个词来代替老子在政治方面的“无为”主张,或许“以愚治国”是合适的。有的学者认为,当时的“愚”指的是纯朴的状态,而不是今天的愚蠢、愚昧。这就又回到了“道”的本质。“道”即自然。在老子看来,高明的当政者应懂得自然之道,顺应人的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