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试读

get_product_contenthtml

传奇宰相寇准 

      寇准在历史上是一位传奇人物,他为人刚正不阿,在评书《杨家将》中,说书人将他描绘成一个护佑贤良、为官清正之人。事实上,寇准在他40年的为官生涯中,也是因为其为国为民、襟怀坦荡的性格,屡次得罪权贵,经历了数起数落的折腾。公元961年,寇准出生在隼州下邽(今陕西华县),他从小就机灵聪明,表现出与众不同的才华。19岁即被录取为进士,在大名府成安县当官,开始步入仕途。 

 

  由于寇准政绩卓著,很快脱颖而出,跃升为京官。他决心在其位谋其职,多为百姓做好事。

 

  淳化二年(公元991)春,大宋朝境内发生前所未有的旱灾。一时饿殍遍地,百姓生活无以为计。政府虽也进行了放粮赈济,但于事无甚大补。太宗赵光义把朝中大臣找来了解情况,商讨解决办法。大臣们汇报了情况,但一时均想不出好的解决办法,便纷纷议论说,这是老天的安排,没有办法。太宗见人群中的寇准一言不发,似在思考什么重大的问题,便探身问道:寇爱卿,你在想什么?可有减缓灾情的办法吗?寇准见皇上问自己,出班站立奏道:皇上,臣以为,天灾并非是老天安排,而是受人祸影响。如今天气大旱,是朝廷执法不公所致。太宗赵光义正连日为各地灾情困扰得焦头烂额,如今又遭寇准这当头棒喝,指责朝中执法不公,一时心浮气躁,看了看寇准,鼻孔里冷哼一声,竟然转身,拂袖而去。

 

  朝中大臣面面相觑,心中均埋怨寇准多事,惹怒了皇上。大家正不知如何是好之时,太宗又忽然转身返回,对寇准道:寇爱卿,朕思量,你所说或许有些道理。现在,你且说说朝中有哪些事执法不公?

 

  寇准一见太宗回来,心中有了底,忙跪地叩头道:皇上,臣所言之事是实,但光凭我空口白牙,恐难服众人。恳请皇上把管刑法的大臣叫来,与臣当堂对质,皇上自然明白是谁执法不公。

 

  太宗赵光义依言而行,命人将中书、枢密两府的大臣找到身边。寇准这才说道:不知皇上是否记得,前些天朝中处死了一个人,叫王祖吉,他的罪名是贪污受贿。可是,与他一同下狱的王淮却只打了几下仍照常为官。臣私下已查明:实际上,大窝赃犯为王淮,王祖吉贪污数目比他少得多。但是只因王淮为当朝参知政事王沔的弟弟,因而受到从轻发落,那王祖吉却成了替罪羊。臣不知此事是否公平?太宗闻听,竟有此事,不由得龙颜大怒,转向王沔,阴沉着脸道:王爱卿,可有此事?王沔心知寇准既揭发此事,一定掌握了大量证据,抵赖也没有好处,只得叩头认罪。太宗狠狠苛责了他,并且贬职一级。同时,任寇准为右谏议大夫、枢密副使,以后改任枢密院事。但是,自古道仕途险恶,尤其像寇准这样一心为国的好官,定然会遭到奸佞小人的嫉恨。寇准为此蒙受过许多不白之冤,几遭贬谪。

 

  有一天,寇准和朝臣温仲舒并骑在街上,突然斜刺里冲出来一个疯子,跪地叩头,冲着二人的马头高呼万岁。二人也未在意,绕道而行,那疯子兀自在那里叩头叫喊万岁。这本是街头不经之谈,而这一情景恰被枢密院事张逊看见。他素来与寇准不和,怀恨在心。见此情景,便心怀鬼胎,借题发挥。向太宗皇帝告御状,说寇准想当皇上。寇准不做亏心事,不怕半夜鬼叫门,与其针锋相对,不仅揭穿了他的险恶用心,同时在皇上面前历数他的过失罪责。可是凡做皇帝的人,都怕别人有谋篡自己皇位之心,因此在这个问题上极度敏感。虽然太宗明知寇准没有篡位之心,也不愿听到此类事情发生。一气之下,将二人都进行了处罚。把张逊降了职,把寇准贬到了青州(今山东益都)当知州。这也是寇准步入仕途后次遭贬。寇准为人风趣幽默,而且指摘时弊,句句切中要害。他这一走,太宗皇帝又着实有些想念他。但金口玉言,不是说变就变的,只好不时向身边臣子暗示,要他们保举寇准回到京城。但朝中大臣几乎个个被寇准得罪过,他们怕寇准回来又要碍他们的事,让他们贪污腐化的生活曝光出来,于是,却假装不懂皇上之意。太宗又不好明说,只好暂且忍耐思念寇准之情。一年之后,他终于寻了个理由,将寇准又调回自己身边,任参知政事。寇准并未因曾受到贬谪而心灰意冷,而是一如既往地为国为民着想。他从青州回来的件事,就是上书太宗皇帝,要求皇上立次子元侃(即赵恒)为太子。这并非寇准故意滋事,扰乱朝廷,而是因为太宗长子患着疾病,如若即位,必为大宋之祸。太宗赵光义明白寇准一片心意,当即采纳了他的建议,立次子元侃为太子。一天,太子在街上行走,百姓们夹道欢呼少年天子,以表拥戴之情。消息传到太宗耳中,他有些不悦,问寇准说:百姓之心皆朝向太子,把朕置于何地?寇准笑道:皇上,这正是您的造化啊!百姓拥护太子,说明太子有才有德,颇具治国安邦之能,这才能使我大宋江山千秋万代永存下去啊!太宗一听,寇准所言有理,这才转怒为喜。当即在宫中设宴,与寇准对饮相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