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试读

get_product_contenthtml

Part1新生儿期打好基础

      宝宝呱呱坠地,年轻的父母既兴奋又不安,面对这么娇嫩无比的小生命真有些不知所措。那么,你们有没有仔细想过,应该为新生儿做些什么呢?对于新生儿的知识你们又了解多少呢?本章正是考虑到新手父母的这些疑问和困惑,结合多年来的临床经验,详细解答出生头一个月的宝宝有什么生理特点、如何进行家庭护理、怎么应对突发疾病以及如何教育新生儿等问题,帮助你们可爱的宝宝度过“特殊期”,顺利进入“满月”。

 

新生儿的养护准备

      面对即将出生的宝宝,每一位父母既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又要做好细致的物质准备。

      宝宝居住的房间

阳光充足

      好选择朝南的卧室,充足的阳光会给母子带来诸多好处。阳光可以照亮每一个角落,使宝宝视觉能力加强。日光中的紫外线可以杀灭细菌、净化空气。适量的日光照射可以使宝宝感到温暖舒适,同时还可以增强宝宝的机体免疫力,预防佝偻病的发生等。

通风良好

      宝宝的房间要通风良好,这样可以减少室内有害微生物的生长,减少室内的空气污染。居室内保持清洁卫生,以湿式清扫为宜,避免灰尘飞扬。屋内也不要放置过多杂物。

色彩温馨

      房间的墙壁可以粉刷成浅黄色、粉色等色调,或张贴浅颜色带有卡通图案的壁纸,宝宝床头可悬挂以红颜色为主的玩具。

温度适中

      宝宝居室的温度应随季节的不同变化而调节,有条件的家庭在冬季应使室内温度保持在20~22℃,洗澡时可提高到26~28℃。

      保持室内的温度恒定至关重要,室内温度的波动对宝宝体温影响较大。室温过高,宝宝的体温可能就会随之升高,出现发热等症状。室温降低,宝宝的体温也会下降。室温太低,且持续时间较长,会使宝宝体温不升,严重时甚至还可能发生新生儿硬肿症并发肺出血而危及生命。

湿度适宜

      宝宝居室合适的湿度为50%~60%。湿度过高,会使宝宝产生不适感,造成呼吸不畅,影响食欲;湿度过低,室内空气干燥,会使宝宝皮肤、黏膜干燥,影响呼吸的顺畅。

      湿度过高,可采用开窗通风的方法降低湿度;湿度过低,可用加湿器加湿或者勤用湿布拖地板,也可在暖气片上搭一些湿毛巾等来增加湿度。

      芝宝贝护理秘笈:不宜选择在道路旁边的房屋。因为环境中的噪声会影响宝宝的睡眠,影响宝宝体重的正常增长。汽车排放的尾气也会加重室内的空气污染。好也不要选择刚刚装修过的房间。

 

调乳用品和消毒用品

      虽然母乳喂养一直为人们所提倡,但是有时新妈妈会因为疾病或其他原因不能亲自授乳,这时就要为宝宝准备调乳用品和消毒用品了。

奶瓶

      奶瓶有耐热玻璃奶瓶和塑胶奶瓶两种,一般在家中多使用玻璃奶瓶,清洁方便、安全无毒、耐热性强。塑胶奶瓶轻便、不易损坏,因此外出携带比较方便。

奶嘴

      奶嘴通常都是由塑胶材料制成的,刚开始用时比较硬,宝宝吸吮起来比较费力,煮沸几次之后就会变软。

      单孔型的奶嘴孔有大(L)、中(M)、小(S)3 种型号,0 ~ 3 个月宝宝用小型孔(S),3 ~ 6个月宝宝用中型孔(M),6 ~ 9 个月宝宝用大型孔(L)。

      多孔型奶嘴有1 孔、2 孔、3 孔、4 孔等,根据年龄和需要的不同来选择孔数。

      “十”字孔型奶嘴也很方便,它可以根据宝宝吸吮的强度自动调节吸奶量。若宝宝吸吮力量过大,容易出现呛咳,因此使用时要注意。

奶瓶刷

      清洁奶瓶用,应选择易清洗,且刷毛软硬适中的。

保温桶

      使乳品保持合适的温度。

水壶

      盛放冲调奶粉的热水。

奶锅和消毒锅

      调制乳品和给奶具消毒用。

瓶夹子

      夹奶瓶和奶嘴用。

消毒小毛巾和湿纸巾

      擦拭皮肤用。

吸奶器

      挤奶时使用。应选择具有适当的吸力、使用时乳头没有疼痛感、可调整压力的吸奶器。

 

合适的衣服

      宝宝的衣服选料应以纯棉质类布料为宜,质地柔软、颜色浅的更好。不同季节出生的宝宝准备的衣服是不一样的。以无领斜襟衣为,好没有塑料或者金属扣子,可用布带系在腋下部。

春季

      昼夜温差比较大,白天穿上贴身内衣,套上棉毛宝宝服一件,外出时准备一件薄棉斗篷。

夏季

      天气炎热,应多准备一些薄棉布类衣服,勤洗勤换,外出时应给宝宝戴上帽子。

秋季

      天气凉爽,但风沙常较大,应尽量避免外出,在室内穿衣与春季相似。

冬季

      因多在室内,要准备贴身棉布衣裤、质地柔软的厚棉质衣裤。在寒冷的地方,还应该准备棉衣或棉被心。棉衣要用新棉花,且不宜过厚。

芝宝贝护理秘笈:一些新妈妈及其家人为了表达对宝宝的一片爱心,费尽心思用毛线编织或钩出小衣服,样式虽然很好看,但由于这类毛线均为羊毛或化纤制品,宝宝穿上容易磨损皮肤,同时还容易引起皮肤过敏,因此好不要贴身穿用。

      平时在家,宝宝没有必要穿袜子,出门或者到医院做健康检查时可以穿上小袜子,以防止受凉。

 

新生儿的分类

新生儿是指出生至28 天以内的宝宝。根据怀孕时间和出生体重,通常将新生儿分为以下几种:

足月儿:孕周在37 ~ 42 周,体重在2500 克以上的宝宝。

早产儿:孕周不足37 周就出生的宝宝。

低出生体重儿:出生体重小于2500 克的宝宝,大多为早产儿。

极低出生体重儿:出生体重小于1500 克的宝宝,体重过低可导致智力低下、脑瘫和癫痫等神经系统后遗症。

巨大儿:出生体重达4000 克以上的宝宝,体重过大有引发难产的危险。

 

新生儿的模样

刚出生的宝宝模样不是很俊俏,皮肤呈青紫色,浑身沾满了乳白色的胎脂,呼吸不均匀,但1~2 天之后皮肤转变为粉红色。

头部特征:宝宝的头比较大,头长约为身长的1/4,头发细丝样分条清楚。

眼部特征:眼球很少转动,呈定视状,眉毛较稀疏。

胸、腹部特征:胸廓比较窄小。不论是男宝宝还是女宝宝,两侧乳腺肿胀,用手能摸到硬结;腹部看起来比较膨隆;脐带已经用绳结扎完毕,并用消毒纱布覆盖。

肢体特征:刚出生的小宝宝只会仰卧,双手紧握成拳头状,很难掰开,四肢喜欢屈曲着,尤其下肢通常是伸不直的。

男宝宝的生殖器:阴囊大小不等,表面有皱褶,阴囊内可摸到硬块时表明睾丸已降至阴囊。有些男宝宝的阴囊中摸不到硬块,可能是睾丸未降,一经发现,应立即到医院检查,以免贻误治疗时机。

女宝宝的生殖器:女宝宝大阴唇发育良好,能覆盖小阴唇及阴蒂,可有少许白色分泌物流出。

乳腺:有些新生儿的乳腺处会流出少许白色乳汁样液体,不必处理,一般会在几日后自行消失。

胎记:很多小宝宝的背部下方或臀部可以见到青蓝色的色素斑,人们习惯称之为“胎痣”,这种色素斑一般会随年龄增长而逐渐消退,极少一部分会遗留终身。

 

体重和身高

一般认为出生体重为2500~4000克是正常的,体重过低或者过高都是异常的表现。身高平均为50 厘米,受遗传因素影响比较明显。

宝宝的体重和身高是有一定比例的,比例一致,表明体格发育匀称;比例不一致,表明可能是营养不均衡造成了偏瘦或肥胖。

 

皮肤特点

新生儿皮肤娇嫩,而且非常薄,皮下血管丰富,一旦护理不当,皮肤易发生感染,严重者甚至引发败血症。

胎脂:出生后1 ~ 2 天的小宝宝全身表面有一层厚厚的胎脂,呈乳白色,这些都是羊水中的脂肪沉积在宝宝的皮肤表面形成的,对宝宝的皮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汗腺:新生儿皮肤汗腺不发达,如果室温过高或者给宝宝盖得太厚,会使宝宝的汗液通过皮下渗透到皮肤表面,形成“汗疱疹”。

水肿:刚出生几天的宝宝皮肤有一些肿胀,主要是因为皮下水分的堆积造成的。水肿容易发生在手、脚、小腿及眼窝等地方,一般经过数天的吸收会自行消失。

 

体温特点

正常体温

      正常新生儿肛温为36.2~37.8℃,腋温为36~37.5℃,低于或者高于这个温度范围都应该视为异常。用婴儿专用的在脑门上测量的体温计测出的体温和腋温基本一样。

体温上升的原因

      新生儿体温中枢发育不完善,对热的反应能力差,而早产儿汗腺功能更差,几乎不出汗,所以在热环境中很容易出现体温上升的情况。

体温上升的对策

      发现宝宝体温上升时,不推荐使用退烧药。新生儿皮肤散热很快,只要在发热时打开包被晾晾身体,多给宝宝喝水,开窗通风,或者用温毛巾擦一擦宝宝的颈部、腋下、屁股、四肢等部位,体温很快就会降下来。如果宝宝精神状态好,可以给宝宝洗一个温水澡,降温效果也是非常好的。当宝宝体温超过39℃,应尽快到医院就诊。

 

呼吸特点

新生儿呼吸快、声音粗,容易鼻塞,呼吸方式以“腹式呼吸”为主。

由于新生儿呼吸中枢不健全,会出现多种呼吸现象,如呼吸深浅不一致、呼吸频率不均匀,

有时快、有时慢,平均呼吸频率约为40 次/ 分钟。

 

心率特点

      新生儿心率较快,睡眠时平均心率为120 次/分钟,清醒和哭闹时增快,达到140~160 次/分钟。孕周小的早产儿心率会更快,睡眠时可达到130~140次/ 分钟。

 

毛发状况

      新生儿的毛发个体差异很大,有的浓密,有的稀疏,还有的出生后不断掉头发。

      但是不管宝宝出生时头发多么稀疏,1~2岁时会变浓,5~6岁时会变致密。而且,就算新生儿期头发稀疏,到成年后头发并不一定会少;相反,新生儿期头发浓黑、发丝硬,随着年龄增长可能会变得愈来愈少,发丝也逐渐变软。因此,此阶段宝宝的头发状况只是一种暂时的现象,并不决定其长大以后的头发多少。

 

枕秃现象

      未满月的宝宝头部特别爱出汗、发痒,脑袋在枕头上蹭来蹭去感到很舒服,时间长了,后脑勺的头发就蹭没了。这和4 个月以后缺钙导致的“枕秃”是不一样的,只是一种暂时“枕秃”现象就会自然消失,长出新的头发来。

 

“对眼”或“斜视”

      当小宝宝睁开眼睛时,细心的父母都会发现宝宝在注视东西的时候,有时会出现“对眼”或“斜视”,这是宝宝眼球运动不协调和视觉发育不健全的表现。一般要到宝宝6 个月甚至1 岁以后才会逐渐消失。

 

鼻腔特点

鼻腔细窄

      新生儿鼻腔细窄,缺少鼻毛,很容易吸进空气中的有害物质。鼻黏膜血管丰富,若环境温度过高会引起血管扩张,导致鼻腔分泌物过多堵塞鼻道,引起鼻塞。保持室内通风,避免室温过高,可有效减少宝宝鼻塞问题。

鼻腔护理

      如果宝宝有鼻屎,当鼻屎比较稀时,可用吸鼻器(市场有售)吸出来;当鼻屎比较干并粘在鼻腔中时,可在宝宝睡着的时候用小镊子夹出来。每天洗完澡后,还可以用棉签给宝宝轻轻擦一擦鼻孔,清除分泌物。

 

口腔特点

      新生儿口腔黏膜是不能随便擦洗和涂抹的,因为黏膜上皮非常柔嫩,一碰就容易损伤、溃破。喂奶之后给宝宝喂点水,可以起到清洁口腔的作用。很多宝宝口腔内会出现一些黄色和白色的点点或片状,这些都是新生儿口腔黏膜增生的表现,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

 

耳郭特点

      新生儿的耳朵很软,原因是耳郭软骨发育还不完善,且胎龄越小越明显。有一些宝宝出生时耳朵外观有些变形,这是由于在子宫内受挤压所致,一般会随着年龄增长逐渐恢复正常形状。

 

睡眠特点

新生儿期睡眠的重要性

      在妈妈子宫内,胎儿大部分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的,出生之后面对外界的各种声音和身体触碰等刺激,新生儿的大脑一时之间是不能全部接受的,因此宝宝需要通过睡眠保持大脑的相对静止状态,以避免外界的过多刺激。新生儿几乎整天都在睡觉,每天睡眠时间达18~22 个小时,仅在喂奶前后的短暂时间内保持清醒状态。

深睡眠

      深睡眠时宝宝非常安静,面部、四肢均呈放松状态,偶尔在外界声音的刺激下有惊跳动作。一些宝宝会出现嘴角的抽动,呼吸非常均匀,偶有鼻鼾声,处在完全休息状态。

浅睡眠

      浅睡眠时宝宝不太安静,眼虽然是闭合的,但可以看到眼球在眼睑下转动,偶尔会睁开眼睛四肢和躯体有一些活动,脸上常显出微笑或皱眉的表情,有时出现吸吮或咀嚼动作,轻微的声响就可让宝宝出现惊跳动作。

深睡眠和浅睡眠交替进行

      深睡眠和浅睡眠组成一个睡眠周期,时间各占一半,一个周期大约持续0.5 ~1个小时。所以,新生儿每天会有18~20个睡眠周期,在这期间大约有9~10个小时处于浅睡眠状态。因此,新生儿期睡眠不踏实属正常现象,到3~4个月以后,脑神经细节功能逐渐完善之后,睡眠自然而然就踏实了。

帮助宝宝睡眠

      日常生活中有很多方法可以帮助宝宝快速睡眠,如用手轻轻拍打宝宝身体、用摇篮摇晃宝宝、给宝宝哼歌等。

      父母不要一见宝宝哭闹就喂奶,或者不断安抚,这样反而会加重宝宝的厌烦情绪,使宝宝的夜哭时间延长;更不要随便抱宝宝到医院,以免增加交叉感染的机会。要找到宝宝哭闹的原因,并寻找适合宝宝的睡眠规律,帮助宝宝更好地入睡。

 

新生儿啼哭的原因

      啼哭对于新生儿来说是直接的需求表达方式,通常宝宝在肚子饿、口渴、困倦、排便、排尿、过热、过冷、突然受到刺激以及患病不舒服的时候,会用啼哭的方式进行表达。

饥饿

      新生儿睡醒时开始哭,大一点的宝宝还把脑袋扭来扭去,张开嘴巴,这时宝宝一定是肚子饿了。有一些宝宝好像老也吃不饱,虽然吃奶时间很长,但喂奶间隔却很短,可能是因为母乳不够吃。有的宝宝每次只吃一点奶就睡着了,怎么逗也不醒,过一会又哭着要吃奶,父母感觉好像老在喂奶,有些受不了。其实有些宝宝就是这样的脾气,只要顺着宝宝,稍微大一点他就能集中注意力吃奶了。

口渴

      有些新生儿吃完奶不久,或给奶只吃一两口,就又大声啼哭起来,要想到这可能是宝宝口渴了。冬天的时候可以给宝宝喂一些温热的白开水,夏天可以喂一些微温的白开水,不要刻意规定量,宝宝想喝多少就喝多少。

困倦

      新生儿脑神经调节功能尚未发育成熟,因此入睡需要一段时间。有时宝宝看起来非常困,可就是睡不着,哼哼唧唧或烦躁不安。老年人说这是“闹觉”,其实这正是宝宝在调整自己,使自己进入到睡眠状态。

排便或排尿

      有些新生儿排便或排尿前往往要啼哭,而且哭得挺厉害,可是排便或排尿之后马上就停止了啼哭。这可能是因排便前肚子不舒服,或是卧位排便和排尿感到费力所致。

      一些新生儿的皮肤敏感,尿布湿了或屁股粘上大便也会哭得很厉害,只要及时更换尿布,他就会停止啼哭。

过热

      新生儿比成年人怕热,而且还爱出汗,若天热或晚间盖得太多就会出很多汗,宝宝会因感到不舒服而出现哭闹不安。新生儿刚睡觉时要稍微少盖一些,待熟睡之后再添加厚一点的被子。

      如果宝宝老是睡得不踏实或哭闹不安,一定要用手摸一摸他的头发或后背,如果有汗,说明宝宝啼哭的原因是热了。可酌情降低室温或少盖一点。

其他

      白天看护人员让宝宝睡得太多,导致晚间不容易入睡;妈妈离开时间过长,导致宝宝惊慌或焦躁不安;以一种姿势躺得时间过长,压迫后背肌肉引起不适。

 

定时定点哭闹

      有些宝宝会定时定点哭闹,这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有的父母急急忙忙抱宝宝上医院,可宝宝一坐上车就安静了,到医院时已经睡得很香了,叫都叫不醒。

傍晚时分哭闹明显

      宝宝白天睡眠不好,到傍晚时分非常疲乏,要求安静睡眠,而这时往往又是家人下班归来的时候,因而宝宝很厌倦。这样的宝宝往往是傍晚5~7点哭闹一阵。

 

有规律的哭闹

      一些宝宝的哭闹非常有规律,每天在固定的某一时刻连续哭闹不止。啼哭时,宝宝绷直双腿,小胳膊也在奋力挥舞,使出的气力啼哭。这时给奶也不吃,给水也不喝。经过一段时间后哭声逐渐变小,后疲乏地进入睡眠状态。

      这种情况可能是由于腹痛引起的,医学上称之为“肠痉挛”。目前还不确定造成肠痉挛的原因是什么,可能是因为喂奶时吞气过多,造成肠蠕动过快而引起,或便秘所致。这类宝宝往往在不哭的时候表现很好,生长发育正常,3 个月以后哭闹就逐渐减少了。

……

 

 

 

新生儿护理

注意保暖

      新生儿出生后特别需要保暖。除了给新生儿穿适量的衣服外,保持室内的温度稳定也很重要。若房间忽冷忽热,宝宝的体温也会随之不稳定,从而导致疾病的发生。

 

尽早吸吮

      人工奶嘴比较好吸吮,而妈妈的乳头如果凸出得不明显,宝宝吮吸时会感到很费力,所以就不愿意吸吮。因此,好一开始就不要使用人工奶嘴,尽量让宝宝吸吮妈妈的乳头,如果头几天奶少,可以用小勺喂奶,只要多吸吮,母乳很快就会分泌出来的。

 

皮肤护理

      皮肤褶皱多的地方容易受损伤,比如颈部、腋窝、肘内侧弯曲处、大腿内侧、阴囊内侧、肛门周围等处。尤其是在炎热的夏季,宝宝出汗较多,活动时皮肤摩擦,容易造成皮肤损伤,因此应重点清洗这些褶皱处皮肤。为了保持褶皱部位的干燥,可在这些部位擦抹爽身粉,帮助吸收汗液,使皮肤保持干爽。

 

清洁要点

      平时洗浴或穿脱衣服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检查新生儿全身皮肤,特别是背部、臀部、皮肤褶皱部位等,如发现红肿、皮疹、局部发炎等异常,应尽快到医院就诊。

清洁面部

      要用小块的毛巾蘸温水,轻轻擦洗宝宝面部,好不用水直接洗,以免水流入宝宝的眼睛、耳朵和口中,引起结膜炎和外耳道炎,或者使宝宝把污水吞入口腔,引起消化道器官感染。

清洁乳痂

      有的新生儿乳痂比较多,用一般温水很难清洗干净,需要使用专门的婴儿润肤油。用法是:在新生儿洗头前将润肤油涂抹到有乳痂的部位,反复轻轻按摩使乳痂软化,然后再用温水清洗干净就可以了。

便后清洁

      每次宝宝大便之后要用温水帮他清洗臀部,清洗擦干后,夏季用一些爽身粉,冬季则用一些婴儿专用护臀膏涂抹在宝宝臀部,防止其臀部皮肤受到尿液和粪便的刺激。

 

洗澡的方式

      给宝宝全身洗浴好一天一次,不仅可以去除皮肤上的污垢,还可以清除皮肤上的细菌,防止皮肤感染。

洗浴前的准备

将室温调至24 ~ 26℃。

洗浴前应观察新生儿的状态,若有感冒、呕吐、腹泻等症状时,应先测量体温,若腋下温度高于37.5℃,好不要洗澡。

洗浴人员要剪短指甲,洗净双手,戴上清洁的围裙。

准备好大浴盆、洗脸盆、婴儿沐浴露、婴儿浴巾和小毛巾各一条、水温计、婴儿润肤油、脐带处理用具(如酒精、棉棒)等。

调试水温, 浴盆内的热水温度应控制在38 ~ 40℃。

洗浴时间不要过长,以10 分钟以内为宜。

洗浴步骤

      先将宝宝衣服脱掉,用毛巾裹住宝宝。然后用温水蘸湿毛巾擦洗宝宝的面部,仔细擦洗眼、鼻和耳朵,不必使用浴液。再淋湿头发,涂抹洗发液,用手掌轻轻擦洗后,冲洗干净洗发液,用拧干的毛巾将宝宝头发擦干。

      打开包裹在宝宝身上的毛巾,轻轻将宝宝放入水中,注意先放脚;然后按颈部、胸部、腋下、上腹、手等顺序给宝宝涂抹婴儿浴液清洗;继续清洗宝宝的腹部,再洗大腿、小腿,后洗脚;帮宝宝翻过身来洗背部及臀部。

      用洗脸盆将已备好的温水冲洗干净全身。

洗浴后的护理

      用毛巾包裹宝宝,擦干宝宝身上的水分;用爽身粉涂抹宝宝的颈部、腋下、大腿根部等有皱褶的部位(也可不用);给宝宝穿衣,换上尿布。

      如果发现宝宝的耳、鼻部有分泌物时,可用浸上植物油的棉棒轻轻擦洗宝宝的耳、鼻部。

      要注意洗澡后及时用棉签擦干进入宝宝耳朵里的水,否则可能会造成外耳道湿疹。如果已经造成湿疹,在医生指导下抹一点湿疹药膏大部分都会自愈。

      洗浴完毕之后,可让宝宝喝点温开水,补充水分。

 

尿布的选择

棉质尿布

      宝宝使用的尿布好是棉布类制品。棉布柔软、吸水性能好,且不含有害化学成分,对宝宝的皮肤不会造成刺激和损伤。化纤类制品吸水性能差,容易使尿碱附着在表面,从而刺激宝宝的皮肤,使宝宝发生尿布疹。

一次性纸尿裤

      现在市场上有许多新型的一次性纸尿裤。纸尿裤吸水性强,有各种型号和厚度,无须清洗,减轻了许多年轻父母的家务负担。但是长期使用这种纸尿裤,特别是夏季或者室温过高时,过厚的纸尿裤透气性能差,会使宝宝产生不适感。而且,这些纸尿裤价格较贵,一些父母为了节省纸尿裤而减少更换次数,结果造成宝宝发生尿布疹。因此,建议父母平时在家中尽量使用棉布类尿布,纸尿裤仅在携带宝宝出门或旅行时使用即可。

 

尿布的更换

      很多父母认为给宝宝更换尿布是非常简单的事情,其实这里面有很多学问。如果更换手法不科学,会导致宝宝出现尿布疹,带来不必要的烦恼。

更换尿布的方法

      先将宝宝放平,去掉用过的尿布。

      在宝宝的屁股下垫上毛巾,用温水浸过的湿毛巾或湿布由前向后清洗宝宝的生殖器,然后再用干毛巾轻轻擦干净。给女宝宝清洗生殖部位时,切忌由后向前擦洗,这样容易污染尿道口,造成尿路感染。如果宝宝拉了大便,打开后立即将染有粪便的尿布对折,用温水浸过的棉布或卫生纸巾轻轻擦净宝宝臀部,为女宝宝擦拭时一定要注意不要接触到大阴唇内,以免污染尿道和阴道。

      擦拭之后,注意用清水将宝宝的臀部冲洗干净并擦干。

      在臀部涂抹宝宝护臀膏,避免尿布上的尿碱接触到宝宝皮肤。不主张使用爽身粉或滑石粉类,这些粉剂主要是起到吸汗的作用,对防止尿碱的刺激效果并不好。

      后,给宝宝换上干净的尿布。

更换尿布次数

      一般更换尿布只需在每次喂奶之前更换就已经足够。但有一些宝宝皮肤比较敏感,因此需要奶间再更换一次。随着身体的生长发育,宝宝饮奶量和饮水量不断增加,因而尿量和排尿次数也明显增加,有的宝宝平均一小时排一次尿,对于这些宝宝则需要增加更换尿布的次数。

尿布折叠方法

      折叠尿布时,男宝宝和女宝宝的尿布折叠方法是不一样的,男宝宝尿流方向朝上,因此前方

      尿布应对折多一些;女宝宝尿流方向朝下,因此尿布对折应以后方为主。

 

脐带消毒和护理

      小宝宝一经娩出,医护人员会快速结扎脐带。断脐后的脐带残端逐渐干枯变细并变成黑色,一般会在宝宝出生7~10天自行脱落。

脐带的消毒

      结扎脐带后的头几天要密切注意有无渗血现象,如发现在结扎后的脐带周围有一些少量的血样液体和淡黄色分泌物都是正常的,这是由于脐带血管没有完全愈合而排出的液体。

      消毒时,用左手提起结扎脐带的绳子,右手用蘸过75% 酒精的棉签由里向外涂抹,要涂抹到脐带周围完全没有分泌物为止。一些父母不敢触碰脐带,只用棉签在脐带外周涂抹,这样的消毒根本起不到作用,反而会延缓脐带的愈合,甚至会造成脐部感染。

脐带脱落后的处理

      脐带脱落之后,仍要坚持用酒精消毒,每日1~2次,直至脐带周围完全没有分泌物为止。

 

新生儿臀红

      新生儿臀红(即尿布疹)是新生儿常见的皮肤损伤性疾病。一旦宝宝发生臀红,每次大便和小便以后,粪便就会刺激臀红部位的皮肤,宝宝就会烦躁不安和哭闹。

造成新生儿臀红的原因

      造成新生儿臀红的原因有大小便的代谢产物刺激、未及时更换被大小便浸湿的尿布、用碱性洗衣液或肥皂清洗的尿布未漂洗干净,也有可能是使用一些不透气的橡皮布、油布或者塑料布等造成。

      如何预防新生儿臀红尽可能母乳喂养。母乳喂养的宝宝大便中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的比例较高,大便多呈酸性,对宝宝臀部皮肤的刺激小。

      注意尿布的清洗。用肥皂洗过的尿布一定要用清水漂洗干净,每次能用开水烫一下更好,并在阳光下晾晒干燥。另外,要记得给宝宝勤换尿布。宝宝大便后应用温水冲洗臀部,随后再涂抹护臀类药膏。

 

打嗝

      新出生的宝宝大多都会经常打嗝,有的宝宝在妈妈肚子里就会打嗝了。

打嗝的原因

      打嗝是由于胃上方的横膈膜肌肉痉挛,横膈膜连续收缩所致。宝宝吃奶过急、过快、刚吃完奶大声啼哭或吸入过量空气,都会造成胃部膨胀,导致打嗝,而且这种打嗝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才停止。

如何处理打嗝

      看见宝宝打嗝时,可以将宝宝抱起拍一拍,或给宝宝喂一点水,大部分宝宝都可以停止打嗝。当宝宝因饥饿大哭时,一定要抱起宝宝,先拍一拍再喂奶;喂完奶以后要把宝宝竖起来抱着,并轻轻拍打宝宝的背部,连续多拍一会儿,好能打出饱嗝。这种现象一般到4~5个月之后就会减少,不必过于担心。

 

溢奶

      溢奶(也叫漾奶)是新生儿普遍存在的现象。一些宝宝吃完奶,刚把奶嘴拔出,奶就从嘴角流出;当抱起宝宝拍背排气的时候也容易流出奶汁,有一些宝宝打嗝时会吐出许多奶汁。

      宝宝在溢奶的时候,一般没有什么预兆,无恶心症状,流出的奶量也比较少。

溢奶的原因

      由于宝宝的胃底部浅,不能留存多余的液体,故容易出现胃内容物的反流现象。另外,如果在宝宝哭闹时喂奶,宝宝吞气过多,也容易出现溢奶的现象。

如何预防溢奶

      目前多采用拍背法,即等喂完奶之后将宝宝直立抱,拍背至打出嗝为止。

      如果给宝宝喂奶前哭闹明显,可先抱起哄至安静再吃奶。宝宝吃奶较急时,可在哺乳中途歇息数秒再接着喂。

 

吐奶

      宝宝溢奶严重就会引发吐奶,且从鼻腔中喷出,这时应立即让宝宝侧卧,或将宝宝抱起来,擦净呕吐物,观察宝宝表现,如果宝宝吐奶后精神很好,则不必担心。

      宝宝虽经常吐奶,但如果体重增加正常,父母就不必过于担心,这种吐奶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不是疾病。如果宝宝吐奶频繁,且奶酸臭味较重,体重增长缓慢,应迅速到医院就诊。

 

拉肚子

      母乳喂养的宝宝一天可能大便5~6次,大便稀、有泡沫,有时候还伴有一些不消化的颗粒,这些都属于正常现象。千万不要因为宝宝吃母乳拉肚子,就急忙把母乳停掉。因宝宝大多是按需喂养,母乳喂养很难控制奶量,所以一旦宝宝摄入奶量过多,就容易引起腹泻,但由于母乳成分易消化,这种腹泻对宝宝并无大碍。

 

便秘

什么是“便秘”

      一般说来,宝宝1 天1~2 次大便正常,但有一些宝宝2~3天排1次便,甚至有的宝宝3~4天也不排便,但吃奶正常、气色好,没有无故的烦躁和哭闹,虽然排便次数少,但排便时并不感到很费劲,而且粪质也比较柔软、不成形,这就不是便秘。如果宝3~5天排便一次,而且排便时很用力,或者使劲也排不出大便,粪便干硬呈条索或丸球状,排便时甚至刮破了肛门,有时还伴有腹胀、食欲下降等症状,这时就要考虑可能是便秘。

“攒肚”现象

      一些母乳喂养的宝宝虽然大便次数比较少,甚至3~4天才大便一次,但每次大便不费力,粪便不成形,宝宝也无不适感,这是一种母乳喂养宝宝的“攒肚”现象,通常会在添加辅食后逐渐好转。只要妈妈适当调整饮食结构,多吃蔬菜水果类就可以通过乳汁改变宝宝粪质,增加大便次数。如果宝宝3 天以上不排便,可以用蘸有肥皂水的棉签轻轻刺激肛门,或探进去少许,这样宝宝就会排便了。

如何避免便秘

      牛奶和配方奶粉喂养的宝宝容易便秘。奶制品中有些不容易被消化的蛋白质、脂肪以及钙质,会在肠道中形成凝块及钙沉淀物等,加之水分摄取不足、新生儿肠道蠕动缓慢等因素都可以引起便秘。可以适当增加喂水量,添加一些糖水。另外还可以采用上述肛门刺激方法帮助宝宝排便。

      宝宝出生后总是3~4天或更长时间排便,而且大便很硬,可能与结肠发育异常有关,应尽快到小儿外科诊治。

便秘时如何帮其顺利排便

      当遇到宝宝几天不排便,或者排便很困难时,可采用下列几种方法帮助宝宝排便。

(1)增加喂水量

      牛奶或奶粉喂养的宝宝要增加喂水量。大便明显干燥的宝宝可以添加少许糖水。满月后的宝宝可以喂一些果汁,只是不要太酸,否则会影响宝宝食欲。

(2)增加运动量

      运动量不足也是宝宝便秘的一个重要原因。可以帮助宝宝做运动,比如每天做腹部按摩,以肚脐为中心,按顺时针方向稍稍用力按摩腹部,时间可以安排在宝宝有便意时或每天坚持1~2次。

(3)人工辅助——肛门刺激方法

      用带有甘油的医用棉签,先涂抹宝宝的肛门括约肌表面,再把棉签插进肛门,以刺激肛门括约肌深面。这样反复刺激数次,一般的便秘均可以通便。

      用肛门刺激法时,轻轻触及肛门是没有用的,一定要用手握住棉棒中间的位置,插到肛门内括约肌的深面(深度1~2厘米)。

(4)人工辅助——肛门注入药物

      对于顽固性便秘,或宝宝因便秘表现得很痛苦时,可以辅以药物帮助宝宝排便。目前多采用的是液态甘油(儿童开塞露),一般到医院或药店都可以买到。使用前先要在肛门涂抹一些油,然后将盛有药液的药柄杆慢慢插入肛门,深度以1~2厘米为宜,尽量将药液挤干净。注入药物之后,为防止药液外流,要用干净的纸巾或者纱布按压肛门处数分钟,待宝宝便意感很强时再松开,这时宝宝就可以轻松排便了。

      从肛门给药是不得已才使用的方法,还是要从饮食上进行调整。不过父母不用担心,反复使用肛门给药并不会影响宝宝自主排便的能力。

 

肚子咕噜响、排气多

吃奶急导致

      有些宝宝吃奶比较急,尤其在饥饿大哭后马上喂奶,就会使宝宝肚子里存有很多气体,这些气体流动会刺激胃肠道,引起胃肠道蠕动增强,从而出现上述症状。

奶嘴小导致

      还有一些父母老担心宝宝喝奶会呛着,总是用小号奶孔的奶嘴喂奶,这样不仅使宝宝吸奶费力,而且还容易让宝宝吸入过多气体。宝宝肠道内气体淤胀,也会引起胃肠道的蠕动增强,使宝宝感到不舒服,甚至会出现肠道的绞痛感,这时宝宝就会哭闹不安。

预防方法

      预防的方法与溢奶的预防方法是相同的,主要是尽量让宝宝少吞入气体。

 

打疫苗之后的护理

      宝宝出生后接种卡介苗,上臂会出现一块红疙瘩,这是卡介苗引起的皮肤局部免疫反应。如果流出黄色液体,直接用棉签擦净就可以了,无须任何其他处理。有的宝宝局部皮肤仅有一个很小的硬结,说明宝宝反应不明显,到3 个月后应到医院检查卡介苗接种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