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试读

get_product_contenthtml

  超越造作

 

    创作唯有自己才能制作的东西(节选)

 

  ……

  井藤(昌志)上高中时就邂逅了椭圆木盒。少年时的他喜欢垂钓,爱读的户外杂志上有介绍椭圆木盒的文章,介绍在日本正式推广夏克家具的藤门弘。不过,那时他只是模糊地想“还有这样的东西啊”。

  高中毕业,他离开了家乡岐阜县,到富山的大学学习人类学。大学毕业后没有回老家,在东京的公司就职。过着上班族的日子,他头脑中逐渐萌生出一个疑问:“我一生都会这样在东京工作下去吗?”

  那时,他遇见了唐津的陶艺家中里隆的作品。井藤以前就对家具、生活用具和西装之类的事物感兴趣,他看过许多器物,被中里制作的大气、自由豁达的器物所深深吸引。然后,他想:“我也要像他那样,创作能表现出作者品格的器物。”

  是选陶艺还是木工,他有些迟疑,终还是决定去离老家不太远的高山市,在那里的木工职业训练学校上课。从学校毕业后,在木工匠人永田康夫门下学徒三年,2003 年在岐阜县独立。据说从那时候起,他就自然而然地转向夏克风格的家具了。

  在学徒时期,井藤再一次邂逅了夏克风格的家具,因为师傅与之前关于椭圆木盒的文章里写到的藤门弘也私交甚深。“我再一次觉得椭圆木盒真美,就去找书来看,自己开始调查制作方法。后来做亚麻品牌的朋友想让我给他做个原创针线盒。我就做了个椭圆木盒,朋友很吃惊,结果就一下子传开了。”

  2009 年,他为了寻找湿度低、适合制造木盒的地区,移居到了松本。老药店的西式风格建筑也是他移居的决定性要素,他重新装修了店面,一楼是销售椭圆木盒和西装的“the BOX SHOP”和咖啡& 艺术馆“LABORATORIO”。妻子万纪子也是不可或缺的存在,她说,既然开了店,“就要服务于客人”。家里烹饪出好吃的菜品,就加在咖啡馆的菜单上,自家试用之后觉得好的东西才销售给客人。店内传递出这样一种气息:两人十分热爱生活。

  井藤回首,自己爱生活,或许是因为孩童时期曾读过《大草原上的小房子》和《汤姆·索亚历险记》。“将应季的收获做成菜肴等场景构成了生活的一个画面。从那种生活中发现喜悦,幼小的心灵会觉得很充实吧。”

  在长大成人之前,井藤从没想过自己竟会把手工活当作营生。更是半点也没想到做的是上高中时看到的椭圆木盒。然而兜兜转转,曾感兴趣的东西却与如今的生活联系到了一起。

  “在无法重来的人生里,有缘邂逅的东西总是与某些别的东西相联系。也许这就是幸福的活法。”

  “我想在自己生命的延长线上去创造。”井藤多次说出这句话。“至今为止,我遇到了许多器物和许多人,那些令我怦然心动的经历,会在作品上反映出来。我觉得,这不就是自然的方式吗?”

……

 

 

买下器物 

就是买下一段生活(节选)

 

  众所周知,岩井窑山本教行的器物很能衬托菜品。

  他制作的器物,尺寸形状各异,釉色和纹样色彩斑斓,技法独特。就算只远远观望,心都会悦动,实际去使用则更能感受到其魅力。称手的尺寸、自然容纳菜肴的器形、颜色和图案的搭配,无论装盛日餐还是西餐都十分适合。盛好菜品时才次发现,这容器,懂得如何让菜肴更加诱人。这与山本将他自己称为“实感主义者”有很深的联系。

  “制作自己想用的器物,然后实际去使用,若不反复去这样做,就无法做出好的器物。别人的东西,如果不多去使用,就不会知道它真正的好处。”

  就算眼看不出哪里好,先放在手边,这期间的某个时刻,你会突然看到那件器物的本质。所以感兴趣的东西,要尽可能买回来使用。把价格昂贵的李朝白瓷壶用来养花,民艺巨匠滨田庄司的容器也不惜于在平常餐桌上使用。“这些都是为了让人使用而诞生的器物,所以全都要拿来使用。放入东西,才能感觉到容器本身的力量。”

  岩井窑的窑厂内有一座资料馆,山本就是在这座馆中展示至今为止收集的器物。那座叫作参考馆的建筑里,不仅有陶瓷器,还摆放着绘画和织染,漆器与木工艺品,金属工艺品,筐篓等古今东西各种各样的手工艺品。此外,跟窑厂并设一处的咖啡馆和餐厅里也到处摆放着山本的藏品,搭建出了如同外国绘本里描绘的异世界般的空间。看到、使用、品味如此庞大数量的收集品,将其精华在自己的作品中升华。正因为如此,山本的作品才如此多彩。

  “并不是单纯因为喜欢而收藏。使用什么样的东西,从它上面就能够吸收到什么。这样慢慢在自己体内积淀下来的东西,会化作作品的器形,显现出来。”

  终极的创造,山本说,是“自己的作品和生活用具合为一体,整个生活创作出一个故事”。岩井窑,正是作为可以切身感受到一个故事的场所,存在于此处。

  在生活中,从一把椅子、一把勺子开始,选择让自己舒服的器物。这种生活的累积,会让作品诞生出难以名状的情绪。

……

  有一件器物能显示出山本的创作姿态,那就是儿童饭碗。他接到订单,把孩子的姓名也一并烧制在碗上,就成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饭碗。那碗中融入了山本的思想,他希望孩子从小就学会与器物相处的方法。

  “就算是两岁的孩子,也要让他在使用时注意不要损坏陶瓷碗。下手没轻重的话碗就会破损,这个意识既已在头脑中形成,就要用身体去记忆,养成轻拿轻放的习惯。器物有种感染人的力量。可当今时代,人们只追求方便和安全性,剥夺了孩子从物品中学习的机会。‘会破损’这点原本就是物品的要素。”

  与“会破损”的东西相同,山本认为,重的东西也很必要。“并不是什么东西都越轻越好。器物,要具有与其相称的重量。”实际拿到手里,用自己的手去感觉,选择重量合适的饭碗,这就是用切身感受去选择。

  山本说:“发现东西,就是发现自己。”民艺巨匠之一,陶艺家河井宽次郎留下一句话:“买回东西。买回自己。”山本认为正如其所言。

  “若单纯认为买了个东西,也许会觉得很贵。但买回器物,就是买回了自己的一段生活。举个例子,比如有个很喜欢的咖啡杯,你花大价钱买了回来。在繁忙的日子里,用这个咖啡杯喝咖啡的时刻,恐怕对你来说,会成为任何东西都无法替代的时光。”

  要不时直起腰,去寻找什么能让自己满足。“这样去寻找自己的话,就会发现如何才能舒适、直率地生活。”山本微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