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试读

get_product_contenthtml

  塞兹摩尔的故事

  阿威(化名)今年27岁,几年前开始,他患上了头疼的毛病,时不时疼一会儿,疼过一阵儿便恢复正常。近来,阿威的病情恶化,头疼病一天发作两次,一次要疼上小半天,奇怪的是,阿威从来不记得自己头疼时做过的事情。

  在听过他头疼发作时所做的事后,阿威不禁吓得一身冷汗。妻子之前对他说过,他发病时追着她和两个女儿满屋子跑,有一次还拿起了菜刀,若不是妻子拼命呼救,女儿的小命恐怕早没了。还有一次,阿威跑到街上和人打架,差点把一个小青年给掐死。阿威每次都不相信妻子的说法,他平日里性情温和,从不与人争吵,怎么可能突然变身暴力狂,还差点杀人呢?直到妻子在家里安装了摄像机,偷偷把他大骂女儿的画面拍下来,阿威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在医院观察期间,医生发现,阿威头疼时完全变了一个人,其言行、举止都发生了变化。除了平日里儒雅、冷静、理智且能有效控制自己情绪的那个阿威,还有一个心狠手辣的暴徒藏在他的身体里,可怜的是,阿威完全不知道这位兄弟的存在,也不知道他“背着”阿威做了那么多伤害别人的事——跑出去与人打架,对孩子大吼大叫,拿着菜刀追着老婆、孩子的都是阿威分裂出来的人格。为了区别阿威的主人格,医生称呼他为小威。

  阿威的主人格是一个外强中干的男人,表面上温和平静,实际上他在忍耐、退让,压抑内心的真实需求。从小到大,阿威一直是校园暴力的受害者,高年级的小混混在放学路上拦着他、打他,抢他的零花钱和文具,威胁他不可以告诉老师、家长,也不可以报警,阿威胆小怕事,果真从来没有向家人提起过。成年后,阿威知礼懂事,发脾气时显得凶悍却不敢较真,遇到严肃问题,他又逃避、退缩,胆小怕事,和老婆吵架后,他都会一个人躲起来偷偷地大哭。

  小威则与阿威的主人格完全不同,应该说,恰恰相反。小威宛如一个有着强悍作风的大块头,擅长打架,还能占到上风。与人一言不合便大打出手,心狠手辣,极具武力和控制力。与人相处时,他的情绪是敌对的、充满怨恨的,好像全世界都与他为敌一般。

  不正常人类研究中心

  上文中,我们比较过分裂型人格障碍和人格分裂之间的关系,简单来说,二者根本是两回事。在大众视野里,人格分裂要比分裂型人格障碍更熟悉,毕竟多重人格在创作故事方面更有噱头,更容易抓人眼球。诸多电影角色的原型是来自现实的,现实生活中的故事甚至比电影还要精彩,比如塞兹摩尔的故事。

  克里斯汀•塞兹摩尔是人格分裂案例中经典的一个。塞兹摩尔的幼年经历非常坎坷,一次恐怖的死亡经历和两次留下致命心灵创伤的意外事件为塞兹摩尔埋下了人格分裂的祸根。塞兹摩尔因为头疼难忍去看医生,结果意外发现了其他人格。

  后来,塞兹摩尔的故事被改编为电影《三面夏娃》,这个故事为演员乔安娜•伍德沃德带来了奥斯卡女主角的桂冠。在《三面夏娃》这部电影之后,塞兹摩尔本人写了两本自传体小说。塞兹摩尔在小说中自称,她的体内至少具有20个不同的人格。此后,人格分裂这一病症逐渐被公众熟悉,好莱坞电影也走出一条以精神疾病为线索的剧情路线。塞兹摩尔的个案和记录资料如今保存在杜克大学的图书馆,成为人格分裂研究史上的宝贵资料。

  20世纪,与塞兹摩尔同样知名的多重人格案例是希贝尔•多赛特,她的故事被写成了畅销书《希贝尔:一个具有16个分裂人格的女人》,一度广为人知。多赛特的早年生活经历可以用“悲惨”来形容,她的母亲患有精神病,父亲却无力保护她,和母亲独处时,多赛特经历了非人的虐待,导致她把人格分裂成了十几个,让分裂出来的人格承受她无法承受的苦难。

  多赛特的主人格麻木迟钝,有被剥夺的感觉,而且不知道其他人格的存在。尽管在母亲那里受到了无数痛苦,她却不肯责怪母亲,认为一切都是自己的错,这也是医生始终无法治愈她的症结所在。后来,医生了解了事情的来龙去脉,让多赛特说出对母亲的真实感受,“我希望她死掉,我要把她杀死”,把对母亲的怨恨表达出来,多赛特的病很快就痊愈了,分裂出来的人格先后消失,只剩下一个完整的人格。

  不同案例出现后,医学家们开始分析人格分裂的原因。开始,有人认为人格分裂的原因是癫痫病,也有人认为由于大脑左右半球的分裂导致了多重意识的产生,不过这些理论都被后人一一推翻。

  关注人类童年期的弗洛伊德则认为人格分裂和童年期创伤有关系。后精神分析时代,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弗洛伊德的正确性。在后续的精神分析治疗中,治疗师都会把多重人格障碍与来访者童年期受虐待的经历联系起来。失忆症图画治疗、记忆碎片融合等治疗方法成为后人理解、治疗人格分裂病人的模板。

  人格分裂者在临床治疗上是一个难题,在司法判决上亦是一个困境。众所周知,一个重度精神病人在失去自知力的情况下犯的罪会被酌情量刑或宣判无罪,曾经人格分裂者在犯罪时也因其处于精神异常的状态被宣判无罪,著名的便是人称“比利”的威廉•密雷根。

  比利因为多起强奸罪被起诉,庭审时,他一脸无知地否认自己做过的事,经过精神科医生和心理学家的会诊,这个证据确凿的案子以嫌疑人无罪释放结案。有了这个先例,就有人钻法律的空子,试图以精神疾病为由逃避法律制裁。美国一位名叫肯尼斯•比安奇的杀人犯就用了这种方法,接受催眠时,他突然蹦出了第二人格,承认自己是残暴的连环杀手,不过他的演技没有骗过精神科专家,比安奇的阴谋被识破了。

  人格分裂只能改变人的心理,不能改变人的客观条件,比如身高、体型、发色、瞳孔颜色等。人格分裂后,一般会有两个人格,比如《搏击俱乐部》中的泰勒和杰克,其实是一体两面,有时会有三个,比如《三面夏娃》中的夏娃,她有三重人格,也有少数人在十几个或几十个人格之间转换身份。

  艺术源于生活,电影永远没有现实生活富有戏剧性,现实生活中,人格分裂者非常善变,甚至比川剧变脸还要离谱。人格与人格之间可能在性别、年龄、性取向、字迹上呈现出差异,比如一下子从左撇子变成了右撇子,甚至主人格使用一种语言,其他人格使用另一种语言。

  尽管精神分析流派对童年经验的过分重视不受研究心理科学的心理学家待见,但是每一位人格分裂者都自陈童年时期有过严重的创伤体验,比如性虐待、身体虐待、暴力伤害、目睹亲人死亡等。儿童在承受无法承受的痛苦、无力和绝望时,无法从外界获得支持,亦无法逃脱,就幻想着自己变成了另一个人,以逃避令人窒息的痛苦记忆。

  如何区分真正的人格分裂和伪装的人格分裂呢?除了精神分析师使用的专业方法,外行人也可以使用一个非常简单的方法:装病的人急于显示自己的症状,而真正的病人并不希望他人过多知晓,试图掩盖自己的症状。

  说句题外话,人格分裂与精神分裂症也有一些共同点,不过它们是完全不同的两种障碍。二者都存在幻听,但是人格分裂者的幻听来源于内部,是一个自己与另一个自己的对话,病人会主动压制这种声音;精神分裂症病人听到的是天外之音,他们认为所听之音是真的,实际上它们并不存在。

  如今,人们对人格分裂的研究已经初具规模,至少在精神诊断标准中,人们可以根据一条一条清晰的条目对人格分裂做出诊断,不过,人们对人格分裂的研究还在继续,真正导致人格分裂悲剧的原因还等待人们揭秘。

  如果你有兴趣了解人格分裂,可以以这类题材的电影作为参考。今天的电影已经把心理学元素用到滥,但不乏经典名作,如《搏击俱乐部》《三面夏娃》《精神病人》《致命ID》等。电视剧的编剧们在没有题材可写时,也喜欢拿心理变态、人格分裂开涮,比如日剧《脑神探》,美剧《别对我说谎》中都有拿人格分裂做噱头来吸引观众的桥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