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试读

get_product_contenthtml

    我拖着两个大皮箱从南京坐了三天火车来到山东,投奔开绸缎庄的老乡。

  这一年,我叫沈仲龙,是个账房先生,时年十七岁。

  下了火车,老张已经提前在站台等我,我在人群中一眼就看到了那顶深灰色的瓜皮小帽,还有他那副账房先生独有的圆框眼镜。我正想着他能否认出我的时候,就看他一溜小跑来到我身边,边寒暄边接过我手里的大箱子。

  “沈先生,旅途劳顿、旅途劳顿,这一路是否顺利?”他被两个箱子坠得直不起身,边小跑着边回头笑着问我。

  “顺利、顺利,就是美军炸坏了铁路边的工厂,火车耽搁了不少时间。”说罢,我伸手上去抢过他手里的一个箱子,“老张,箱子太重,我自己拿。”



  “您瞧您这话儿说的,您是客人,是我们少奶奶的同学,哪能让您干这种粗活儿!哟!沈先生这箱子好生一股暗香啊!是随身带了什么香料吧?”他一把又夺回去,呵呵笑着冲站台街口的马车跑去。

  “哪里哪里,随身带的香囊。”我拗不过他,跟在他身后,看着行色匆匆的人群,不禁加快了脚步。

  “沈先生,要委屈您了,家里这几年不像从前,这战乱弄得民不聊生,档口的生意越来越不好。这是我们少奶奶自个儿出行的时候用的马车,只能用这个来接您了!”老张边说边掀开马车的帘子。

  马车虽旧,内饰倒也精致,暗荷色的衬布上面绣着几只鸬鹚,座位上面垫了“瑞锦祥”绸缎庄的布匹。

  “哪里话,我这是落魄来逃难的,少奶奶能收留我,我就已经很感激了!”我双手连忙摆着,说罢一手抓住轿篷,身子一弓,坐了进去。

  老张呵呵笑着放下布帘,轻轻跃上马车。“沈先生,您坐好喽,我们这就上路了。驾!”说话儿间的工夫,老张马鞭一挥,我感觉马车一边颠着一边跑起来。

  我掀开窗帘,环顾着这个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城市,却没有看到任何熟悉的画面。

  在路上跑了约莫半个多时辰,马车停在了“瑞锦祥”的门口,我一眼看到了守在门口的秋槿。

  她见我从马车上下来,开心地跑过来。

  “仲龙,这么多年了,你还是跟个玉面书生一样啊!哈哈!”秋槿开心地笑着,跟当年上学那会儿一样。

  我双手握在一起,给她作了一个揖。“秋少奶奶,小沈这厢有礼了!”说罢,我身子没动,抬起眼睛瞅着她。

  “你这小子,还和以前一样没个样儿。快快快,快进屋!老张,你把行李给沈先生送去客房,然后叫英子和她爸爸赶紧回来!就说沈先生到了!”她招呼着老张,然后把我让进了屋里。

  进了门堂,我环顾这座大宅子,进门的牌坊是用青石板没有间隙地堆砌成的,绕过牌坊就是中庭的天井,院中放置着一口金铜大缸,门廊环顾四周,暗褐色的红漆大柱显得格外气派。

  “少奶奶,你这日子过得太滋润了吧!”我扭头一脸错愕地看着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