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试读

get_product_contenthtml

单元 谢谢你也谢谢我

    同学们,感谢你此时翻开这本书,感谢你此时愿意静下心来阅读这个单元的文字,感谢你将与文字一起开启一段不一样的阅读之旅。

    你即将阅读到的是充满温度的文字,相信热爱阅读的你一定能触摸到文字承载的真挚的情感,感受到字里行间流淌的感恩的味道,听到文字背后作者的心声……

    你即将阅读到的是充满智慧的文字,相信热爱阅读的你一定能发现不一样的处世态度,探寻不一样的观察视角,形成不同以往的思考方式……

    同学们,再次感谢你此时翻开这本书,感谢你即将与文字同行,在阅读的旅途中,走向更好的自己。

 

专题二 用感恩的心拥抱清风明月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这是郑板桥的《竹石》诗。一棵青松,一直激励着人们渡过一个又一个难关。其实这青松如自然万物一样,你见与不见,它就在那里无声无息。然而,在机缘巧合之下,我们可能会因它们受到某种启迪而心境豁然开朗。

    接下来的每一篇文章都是可以让你的心变得更加细腻的文字,有感人至深的故事,有赏心悦目的美景,也有来自大自然的启示。阅读这些美文,我们会认识自然的深刻,更加懂得感激她,珍惜她,爱护她;品味这些美文,你的心将更细腻,你的世界将更温暖。

 

活动设计

  父母的爱像一杯茶,不浓烈却回味悠长,需要我们细细品味。在本次活动中,我们要去感受父母的爱,理解父母的爱,感恩父母的爱,让我们在活动的过程中,细细品味、感恩那份就在身边、我们却常常视而不见的爱吧!

1. 您的爱

(1)进行“感恩问卷调查”, 调查父母对自己的知晓程度,并进行数据统计。

(2)搜集自己成长过程中的照片,向父母了解自己的成长故事,记录下来,并制作成PPT作品,与同伴交流。

(3)搜集描写父爱、母爱的散文或诗歌。

2. 我知道您的辛苦

(1)账单(将自己的生活费、零花钱等支出加起来,算出家长给自己的钱)。

(2)每天做一件家务事,如:打扫卫生、洗碗、洗衣物、整理房间、为父母做饭等,随时记录自己做家务的心情感受。

(3)抓拍父母生活照,记录下父母在家里工作、做家务的瞬间。

(4)和父母唠唠家常,尝试与他们沟通,了解他们的心情、压力等情况。

(5)写生活实践日记,把自己做的事情和做事时的所思、所想记录下来。

3. 我知道我应感激——感恩主题交流会

(1)讲述一件父母关爱你的事(学生们通过翻看旧照片,听父母、长辈讲述自己成长的经历,回忆自己生病时,遇到疼痛、烦恼时,父母是如何照顾、开导、鼓励自己的,了解父母在自己成长过程中对自己的无私付出) 。

(2)在小组内展示、解说自己抓拍的家庭生活照影集。

(3)组织一次诗文朗诵会,并进行评比。

(4)书写我心(任选一题)。

    我们在父母的关爱和辛勤付出中一天天长大,让我们将自己捕捉到的父母精彩瞬间用饱含深情的语言生动地描述出来,并将自己写下的内容与父母分享。

    场景一

    提示:回忆生活中的平常小事,写写自己与父母之间特别感动的场景,也可以给父母写封信,用文字表达你心中的感激。

    场景二

    提示:坐在父母身边,陪他们坐一坐,聊聊天,说说心里话,那是多么幸福的场面!请把这一情景用你的笔描绘出来

 

(三)英雄

    1973年,刚刚大病一场的,已经整整八十岁了。这年夏天,他还劳费情思地做了一件词墨韵事。他让身边的工作人员把自己一生的全部诗词作品,重新抄写了一遍。抄完后,他一一核对,对其中的一些词句做些修改。然后,让工作人员又抄写一遍,抄清后,又再次核对。

以老病之躯,如此这般,反复多次,究竟是为了什么呢?

他似乎很想为后人留下一套完整的诗词定稿,又好像是在进行一次艺术上的自我总结。他或许是为自己的心灵世界,留住一片珍贵的情感空间,留住几多动人的历史回声;他或许是在用诗人的目光,审视自己一生的行程,重温那遥远起伏、百折千回的心路。

    世界上什么样的路漫长,是心路;世界上什么样的路短促,是心路;世界上什么样的路险峻,是心路;世界上什么样的路雄壮,依然是心路。数量并不太多的七十来首诗词,正是播撒在坎坷心路上的心灵花朵。诗人,该汇聚多少感情;的诗,该传递多少消息。

    这里有蓬勃的青春意气,有婉丽的爱情悲欢;这里有谁主沉浮的浩歌,有霹雳暴动的风烟;这里有残阳如血的壮烈,有战地黄花的灿烂;这里有临海而迎潮搏浪的激情,有登山而倚天抽剑的呼喊;这里有风流人物的慷慨,有人间正道的沧桑;这里有鲲鹏展翅的恢宏遐思,有乱云飞渡的从容气象;这里有宏图惊世界,更有蜡梅傲雪霜;这里有坐地巡天的浪漫华章,更有闲庭信步的击水新唱。

心路上的风景是这般灿烂。细细检视笔下天地,半个多世纪的人生风色、革命风云,半个多世纪的人生悲欢、历史巨变,在晚年的心底,该唤起怎样的波澜?

作为诗人,是政治家诗人。作为政治家,是诗人政治家。作为诗人,是自信的。

    四十多岁的时候,在陕北峰峦起伏的黄土高原上,他便举起套着灰色棉袄袖子的右手,指着自己对一个来访的美国记者说了这样一句——“谁说我们这里没有创造性的诗人?这里就有。”从那个时候往前大约四十多年,这位创造性的诗人来到世上的声啼哭,和平常的孩子并没有两样。不过,忽然有一天,他的父亲或者母亲抱着他次走出家门口时,越过坪坝下面的一方池塘,他看到的却是一脉诗乐之山——韶山。

    据说,远古时代,勤政爱民的虞舜从北方一路南下巡游,途经现在湖南湘潭和湘乡交界的山峰时,在这里建起了一座行宫。人们在行宫里载歌载舞,还演奏了当时的流行乐曲——韶乐。不久,虞舜南去了,一个美好的名字则留在了这里——韶山、韶峰。

    钟灵毓秀的韶山终究没有留住虞舜的脚步和动人的音乐,郁郁葱葱的韶峰和缭绕的白云,寂寞相伴了无数个春秋。1993年,在诞辰一百周年的时候,绿荫掩映的韶山韶峰半腰长了一片占地二十五亩的诗词碑林。上面用花岗岩精心雕刻着诗人的作品。一条蜿蜒小道伸进这灌木丛生的山坡,正是他小时候经常放牛或玩耍的地方。那时的乡村少年绝不会想到,在传说中曾演奏韶乐的地方,将会长出自己的诗林。不过,十七岁那年,在次走出家乡这一人生转折的重要时刻,不经意间作了一次诗人方式的告别。

    1910年,即将出外求学的,临行前改写了日本一个叫月性的和尚写的言志诗,夹在了父亲每天必看的账簿里—— “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离开韶山冲的,到了长沙,到了北京,到了上海,到了广州,到了武汉,到了瑞金,到了遵义,到了延安。他脚步匆匆,四处寻觅。匆匆地行走,意味着任重道远。肩负使命的人,总不免五味遍尝。一路前行的终于走出一个别样的人

生风色,走出了辽阔的一片天地。他先是一名学生领袖,在湘江的波涛中舒展长臂,拥抱五四大潮,成为湖南革命的播火者。他成为了一个革命家,在大革命的洪流中引导泥腿子们奔向解放的大道,被人们称为“农民运动大王”;他成为了一个政治家、军事家,在令人窒息的白色恐怖中,他站在遥望东方看得见曙光的山头点燃了星星之火;他还成为了一个思想家和理论家,在陕北高原的黄土窑洞里,他开始向更为艰苦的理论进军,使为理想而奋斗的人们接受了一次特殊的精神洗礼。

    就是这样一个人。革命者说他是领袖,敌人说他是“匪首”,同情革命事业的朋友也会开玩笑地称他为揭竿而起的“山大王”,但没有人说他是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