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试读

get_product_contenthtml 上 篇探究人性:如何自我认知,自我改变?

    选择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并不是所有的人都会欣赏蒙娜丽莎的微笑,但蒙娜丽莎依旧微笑着。保持自我本色,做真实的自己,不要让复制破坏你的一生。一个人要具备独立的人格,才能得到真正的快乐!面对不幸,切勿自暴自弃,勇敢面对才是正确的选择。
    你不独立行走,没人替你迈步一个人要具备独立的人格,才能得到真正的快乐!德国是世界上注重培养孩子独立人格的国家。在孩子很小的时候,不管家庭条件如何,父母就开始培养他们的独立性,让他们饲养动物,如小狗、小猫等,让孩子在照顾他们的过程中,培养自身的责任感和独立性。孩子们平时的零花钱并不是父母给的,而是帮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获得的劳动报酬。德国人的观念中,人就是个生物,与万物平等。在人类这个范畴,他就是一个人,普通人,将来做什么不是现在就能计划的。
    德国的父母普遍有这样一种平常心:让孩子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人,快乐地过一生,仅此而已。至于孩子长大之后,能够走多远,脚步在孩子的身上,父母无权干涉。德国的父母认为,家庭教育需要一个宽松正确的起跑线,不会在一两岁的时候就为孩子选择好学校、好老师。孩子这个阶段需要的是父母的智性沟通。德国的父母从来不拿孩子与别人比较,只是想完善他的能力,让孩子有快乐的自我的人生,到了上学的年龄,孩子是优等生还是差等生,父母很少过问。德国父母的“冷酷无情”,把孩子逼上自立、自强之路,培养出了他们勇敢坚毅、不屈不挠的人格和品性。在这方面,中国的父母则要差很多。
    当前,心理医生这个职业越来越普遍,作为父母关于孩子咨询心理医生的现象越来越普遍,他们总爱问一些:“我的孩子现在越来越叛逆怎么办?”“孩子越来越不依赖我怎么办?”等问题。而这些问题,是德国父母从来不会问的,他们只会问,“我怎么样才能让孩子获得独立的人格呢?”中国的父母在寻找如何让孩子依赖自己的方法,而德国的父母则寻找如何让孩子不依赖自己的方法,两种教育必然导致两种不同的结果。心理学家梅奥说:“当一个人关注独立人格方面的问题时,就证明他们的独立意识已经走上正轨,这是走向更高舞台的初步表现。”
    罗斯福不仅是个伟大的总统,更是一个伟大的父亲。他一直十分注重培养自己的孩子的独立人格。罗斯福有四个儿子,每一个儿子都出色,这全部依赖于罗斯福的培养。他曾经说过一句话,这句话被很多人引用:在家庭里,我不是总统,只是一个父亲。从孩子十六岁起,他就让孩子们独立生活,反对他们依靠父母过寄生活,让孩子们凭自己的能力自食其力。因此,罗斯福的孩子像其他孩子一样,做兼职挣零花钱。罗斯福的次子富兰克林•罗斯福,在20岁去英国旅行,在英国他看上了一匹好马,花光了自己所有的积蓄购买下来。然而,却没有了回去的路费,打电报向父亲求救。父亲回电说:你和你的马游泳回来吧!富兰克林只好卖掉了马,作为路费回家。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罗斯福的四个儿子都上了前线。罗斯福病故时,由于处于特殊时期,只有小儿子约翰•罗斯福守在跟前,其他的三个儿子都坚守在自己各自的军舰上,用这种特殊的方式为父亲送行。
    人,作为一个独立的生命个体,需要明白“人为什么而活着?”“人生的价值是什么?”这非常重要!这个问题是支撑着人们寻求高尚生活的动机。人的存在不仅仅是生命的存在,更是一种精神的存在,一种独立精神的存在。然而,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许多不具备独立人格的人,这些人无法拥有真正的自我,他们的精神为别人的精神所奴役,甚至比古代的奴隶还要悲惨。奴隶仅仅是身体被奴役,而这种人则是思维被奴役,不具备独立的思维,只能被动地接受别人的价值观念。更为可悲的是,尽管生活在奴役之中,思维却浑然不知,甚至深深地依恋着,并因被奴役而快活。
    经常能够听到有些人(多为女性),因为感情问题而自杀,这就是独立人格缺乏的表现。我有一个朋友,失恋之后痛不欲生,选择了自杀。大好的青年,就这样离去了,白发人送黑发人,真是可怜可恨。有句话说,这种失恋后选择轻生的人,是人格的缺陷所导致。他们并非沉迷于失恋,而是沉迷于人格的缺陷中。就好比两个抱团行走的人,一旦一个人摔倒了,另外一个也会跟着摔倒,因为他缺少独立的人格。缺乏独立人格的人,所谓的失恋,根本就是青黄不接。如果前脚被一个人给踹了,后脚却被一个更优秀的人接手了,那她根本没有时间去顾及失恋。
    一个人,作为独立的生命个体,首先应该具有完全独立的精神层面,思维上独立,行为上独立,同时具备选择独立生活方式的权利。然而,由于人的社会性质——人属于群居动物。自从人来到这个世界上,便无时无刻不受到来自各方面的有形和无形的束缚,这些束缚来自于成长环境、社会文化、家庭生活、社会准则等。要具备独立人格,就需要人无时无刻不和这些无法避免的束缚展开斗争,并且在不断地斗争中完善自我,追求独立的精神价值。人的整个生活的过程就是寻找自己独立生活方式的过程。
    伟大的戏剧家、文学家莎士比亚在成长过程中,经常受到来自家庭和社会无形的影响,这成为影响他独立人格的重要因素。但在不断地成长中,吸收到的经验和知识成为他创作的源泉,让他在不断地创作过程中,完善自己、完善作品。莎翁在成长的过程中,为了具备独立人格精神,没有刻意去遵守社会为他制定的一系列行为准则,选择以自由意志来指导自己的思想和作品,没有按照社会、他人所期待的模式去生活。莎翁给我们提供了好的准备,不要按照社会、他人所期待的模式去生活,而是建立在自由意志的思想指导下,走属于自己的道路。
    一个人只有具有独立人格,才能具备自己的思想体系,才能在思想体系的指导下,重审一切道德价值标准。具备独立思考能力是具备独立人格的先决条件,思维是人生存的条件,没有思想就不可以作为人,思维随人的生命存在而存在,无论人处于何种状态之下,哪怕是在深沉的睡眠中,大脑思维都在不停地运动着。生活中,感性的思维能让人摆脱尘世的苦难和无奈,理智的思维能让人摆脱一切的世俗偏见,洞察到事物本来的面目。理性和感性的思维,让人摆脱僵化的条条框框,从而让人摆脱精神上的奴役,而达到独立自主的精神境界,也只有达到独立的精神境界,才能完善独立的人格。
    拿放大镜看别人之前,先看看本身要实现有效沟通,在批评对方之前,让别人改掉身上的错误,首先要指出自己的缺点。美国纽约电视台曾播放过这样一段让人啼笑皆非的视频:视频中,一个军官模样的人,在举行阅兵仪式,军官一脸威严,眼睛就犹如是鹰眼一般的锐利,在扫视着队列。在检阅的过程中,突然间,他好像发现了什么,就直直地走到一个士兵面前,将士兵上下打量了一番,然后严厉地命令说:“把口袋上的扣子扣好。”这士兵非常慌张,结结巴巴地问:“是现在吗,长官?”军官说:“是的,马上!”这个士兵小心翼翼地伸出手,把上校衬衫口袋的扣子给扣上了。这个时候,镜头停在了长官的衬衫的口袋上,原来他身上的制服也出现了同样的问题。让人啼笑不已。
    里根上任美国总统之后,应加拿大总理特鲁多的邀请,前往加拿大进行国事访问。在加拿大总理府进行演讲的过程中,里根的讲话不断被反美示威的加拿大群众所打断,看着目前的处境,特鲁多显得很不自在。里根笑着说:这种事情在我们美国时有发生,我想这些人一定是特意从美国来到贵国的。他们想使我有一种宾至如归的感觉。这一席自嘲的话,使特鲁多顿时眉开眼笑了,同时也使里根很顺利地摆脱了尴尬的处境。里根首先指出自己经常处于这种境地中,说明自己也不是无可指责的,然后再让特鲁多接受目前的处境,不要被环境影响情绪,两人之间的交流沟通就会顺畅多了。
    美国心理学家梅奥在自己的著作中,说:批评不仅仅是一种手段,更是一种智慧,没有人愿意听到批评的话,但能够在批评别人之前,我们先批评一下自己,就会完全不同了。梅奥在到一所大学讲课时,有人给他推荐了一位助手斯坦利,梅奥高兴地答应了。斯坦利还只是一个大三的学生,没有任何的经验,对于商业常识和生意上的事一无所知,有一段时间,她经常犯一些错误。看到斯坦利连简单的事情都处理不好,梅奥非常生气,很想批评她几句。但转而一想,她年纪小,阅历浅,不能太苛求,于是改用和颜悦色的口气对她说:“现在你经常做错事,这是很难避免的,我在你这个年纪的时候,也像你一样,经常做错很多事情。但后来我注意学习,犯的错误就越来越少了。因此你也要多学习,我相信将来随着年龄的增长你一定会增长才干的,要注意学习。”从那之后,斯坦利的错误越来越少,每次有错的时候,我都会说:斯坦利,你做错了事情,我在没有用心的时候,也会犯这些错误。因此,你要用心去改掉这些错误。在斯坦利毕业之后,成为我的助手,后来成为的得力干将,直到现在。人际沟通中,如果能够在批评别人之前,先指出自己的错误,再让被批评者听他自己的错误,似乎就不十分困难了。
    人际交往中,我们常常如故事一中的军官一样,在看待别人缺点的时候好像携带了放大镜一样,但对于自己的缺点,却好像是瞎子一样地看不见。批评别人容易,反省自己难。却很少有人能够做到像里根总统一样,先进行自我批评,消除别人的戒备心理。事例一种的长官,如果能够在批评士兵之前,用眼神扫视一下自己的臂章。随即对士兵说:“你认真地检查一下我的着装,有没有问题?”不管士兵如何回答,长官都可以说:“是的。我像你一样,也存在这样的问题,但我希望你可以在以后的时间里,注意服装,让我们一起改掉这个错误。”相信这个效果会更好一些。卡耐基说:人与人间的关系不是批评而是欣赏。欣赏对方的长处,包容对方的短处,宣传别人的好处,担当别人的难处。人性的劣根性,决定自己的眼中容不得半点沙子,尤其是别人的思想或者行为产生的“沙子”,即便这种沙子本质上只是与自己的价值观念、思想相冲突,而不是真正的杂质,却因为人性的排他性导致一并被划入沙子的范畴。当发现沙子时,会以严厉的方式对待,却根本不顾自己是不是成为了别人的沙子。想真正地避免沙子,需要认真地检索,确定这粒沙子是真正的沙子,而不是价值观念、思想相冲突产生的沙子。另外,还需要在帮别人清理沙子的时候,自己身上不要有沙子,否则只会适得其反。
    生活中,当人们做错了事,或者发生了被别人嘲笑的事情,当他自己主动告诉你时,或许会坦白地承认错误。然而,如果是你直接指出他的错误,那么他一定会出于自我保护的目的找出种种理由加以辩解。这是人性的一种本能反应,当受到外物侵袭时,会全力收缩保护。你可以通过实验,无论是小疏忽或大错误,几乎没有人能在别人指出后立刻坦率地、不为自己解释地承认错误。因此,需要批评他人、帮助别人改掉错误时,一定要讲究方法,态度要诚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