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试读

get_product_contenthtml 用历史的镜子比照现在
中国唐代第二代皇帝唐太宗李世民,帮助父亲高祖李渊,把突厥族赶出长城之外,征服南部地方,对唐代的创建起了决定性作用,但他并没有帝王的身份。因为他的哥哥是太子。但他杀了册封为太子的哥哥建成和他的全部同党,发动“玄武门之变”,登上了皇帝宝座。
通过引起事变登上皇帝宝座的人物,缺乏正统性,反而更加努力“治世”。
当时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艺术、军事等各个方面在世界上发达,拥有缜密的组织体系,后世的史学家们把唐太宗的治世(627~649年)称之为“贞观之治”,真正治理好的时代。
治理程度如何,仅从当时唐朝首都长安来看,就与巴格达一同是世界的交易场所而享誉全球。当时长安的监狱空空如也,商人或旅行客即使在穷乡僻壤投宿也不会遇到强盗,牛和马放牧在山里和田野上,外出好几个月也不用锁门。每年都丰收,一斗米只不过三四分钱。男人外出不用携带衣服和食粮,所到之处总能得到款待。
这样的太平盛世,唐太宗和他的大臣们关于政治谈论的重要的言行,在唐太宗死后过了约50年,史官吴兢记录了一本书。这正是中国领导力古典的《贞观政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