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试读

get_product_contenthtml

要向富人学习,而不是仇恨他

 

你是怎样看待富人的?

富人的钱都来路不正!

富人赚的都是黑心钱!

应该杀富济贫!

……

如果你认同上面这些想法,那对你走上致富之路是不利的。因为这些想法,会把你心中刚刚燃起的致富之火,轻易地浇灭。

在当代中国,当众表明对富人的好感是一件危险的事情。经济学家茅于轼曾经写过一篇文章叫《替富人说话,为穷人办事》,结果招致网民的一片谩骂,甚至有人写文章诬蔑他身上有汉奸的血统,有一种不把他搞臭誓不罢休的架势。

在中国古代各朝代的末期,民不聊生,官逼民反,造反者往往打出“杀富济贫”的旗号。然而,造反的穷人大多也都是善良的百姓,要让他们把大刀砍向“近日无仇,远日无怨”的富人,也不是一件心安理得的事。若要为杀富济贫的暴力行为找到正义感的支持,就要激发穷人对富人的憎恨,让穷人不要顾及个人恩怨和社会伦理,要从穷富对立的角度无缘无故地恨富人。于是,穷富对立、丑化富人、把富人妖魔化,就是造反者灌输给穷人的意识形态。在历史上,经过如此反复的意识形态强化,仇富心理就成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潜在基因。

杀富济贫是把富人的财富转移到穷人手中,整个社会的财富并没有增长。“杀富”的后果是在肉体上消灭了创造财富的人,在精神上消灭了人们渴望致富的梦想。

一旦通过暴力杀戮完成了改朝换代,杀富济贫的行为就会马上停止,因为恢复生产还需要有人创造财富,还需要重新唤醒底层民众追求幸福、渴望致富的梦想。所以在各朝代的早期,天下初定,轻徭薄赋、鼓励生产、保护私产又重新成为国家治理的意识形态主旋律。

尊重富人、保护私有财产,实质上是尊重人们致富的梦想,保护人们追求幸福的权利。如果经济要增长,社会要发展,就要鼓励勤劳致富,不能仇富。

我们来看一个中国人在网上撰写的亲身经历。

在洛杉矶,一位美国朋友开车带作者去看富人区。到那儿一瞧,千姿百态的房子和庭院,优雅、宁静、舒适,真如人间天堂。作者忽然有个问题:“你们看到富人住这么漂亮的房子里,会不会嫉妒?” 

他的这位美国朋友惊讶地看着他说:“嫉妒他们?为什么?他们能住在这里,说明他遇上了一个好机会。如果将来我也遇到好机会,我会比他们做得还好!” 这便是标准的“老美”式的回答。他们很看重机会。

后来在日本,一位日本朋友说也要陪作者看看不远的一个富人区。日本的富人区小巧、幽静、精致,每座房子都像一个首饰盒,也挺美。他又想到上次问过美国人的那个问题,便问日本朋友:“你们看到富人区住着这么漂亮的房子,会嫉妒吗?” 

这个日本朋友稍稍想了想,摇摇头说:“不会的”,继而他解释道:“如果一个日本人看见别人比自己强,通常会主动接近那个人,和他交朋友,向他学习,把他的长处学到手,再设法超过他。” 

再后来,一位中国南方的朋友来看作者,闲谈中说到他们的城市发展得很快,已经出现外国那种“富人区”了。他饶有兴趣地打听其中的情形,据说有的院子里还有喷泉池、车库,门口有保安。他问道:“有没有人去富人区参观?“ 

“有呀,常有人去看。但不能进去,在门口扒一扒头而已。”这位南方朋友说。 

“心理反应怎么样?会不会嫉妒?” 

“嫉妒?”他眉毛一扬,笑道,“何止嫉妒,恨不得把那小子宰了!” 

……

这位网友写的文章,既反映了中国人当前的仇富心理,也揭示了经济发达国家培育出的对待富人的健康态度。

如果一个社会仇恨富人,结果只能是大家一起变得更穷。而如果一个社会尊重富人,结果却是激发每个人致富的梦想。梦想致富的人多了,社会要想不富裕都难。这些道理,可能正是中国人有待补上的一课。

犹太人的经典《塔木德》里说:“穷也要站在富人堆里”。这句话生动地表达了犹太人对待富人的态度。为什么穷也要站在富人堆里呢?因为和富人在一起,才能有机会借用他们的眼光,探听他们的信息,分享他们的人脉,学习他们的经验。正是因为保持对富人的尊敬,不断学习成功者的方法和经验,犹太人在社会各界人才辈出,被称为世界上会赚钱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