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试读

get_product_contenthtml

片段1:

 

我次听说“演讲”这个词,是在小学二年级。

 

在我读小学那会儿,每周一,全校师生都要聚集在操场上开早会,这个早会有一个很好听的名字,叫“国旗下的讲话”。这个活动一般是副校长主持,他老人家先讲几句,然后由当周值周的老师上来讲几句,后再由一个高年级的同学上去做一个“国旗下的讲话”。有一次,副校长把“国旗下的讲话”说成了“国旗下的演讲”。当时我捕捉到了这个小细节,回家之后我就问我爸:“什么叫演讲?”

 

我爸当时是怎么回答的,我已经记不起来了,但因为有那次经历,我次听说了“演讲”这个词,也正因为那次经历,让我对演讲形成了一种模模糊糊的理解——演讲,就是一个人对着很多人说话。

 

我从小就不是那种有资格“一个人对着很多人说话”的人,但看到别人在那里讲,我有时就会羡慕,甚至还会想:如果我也能像他们一样就好了。或许我对演讲一事保有的原始冲动,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滋长的。

 

片段2:

 

大学期间是按我个人的喜好听了多讲座和课程的时期。一方面我接触到了很多的现场讲座。比如新东方的一些老师就经常会来我们学校做讲座,这帮人个个能说会道,我在当时特别佩服他们。另一方面,大学期间因为空余时间较多,我还通过网络看了大量的讲座和课程视频,主讲都是那些口才一流的人,比如李敖,余世维,曾仕强,傅佩荣,袁腾飞等等。当然还有一个重量级人物就是罗永浩,先是听他的“老罗语录”音频,后开始关注他的各大公开演讲。老罗是位“现象级”的演讲高手,出于对他的演讲能力的喜爱和敬佩,我在读研期间还写过一本全面解析老罗演讲的书。

 

片段3:

 

刚刚我们讲了“看图设封”,知道了如何根据不同的图片来设计不同的封面。不过我不知道你想没想过这样一个问题:如果你的运气特别背,或者你的演讲主题足够冷门,后导致你实在找不出什么像样的图片。这个时候该怎么办?

 

对于这个问题呢,我就这么跟你讲好了:如果有的时候你实在是找不到合适的封面图片,那没事,我们的封面干脆就不要用图片。我们不用图片也照样可以做出不错的PPT封面。

 

片段4:

 

除了术语之外,还有一个很打击听众听课信心的要素就是书面语。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样一种感觉,就是写在书上的话(书面语)跟我们平时跟人讲话的时候的那种话(口语),其实是有很大不同的。书面语,是用来给人看的;而口语,主要就是用来给人听的。在这个事情上你记住一个规律:

 

口语如果写成文字给人读,这个是没什么事的,读者看得懂,有时还会看得很带劲;但是反之,如果我们把一个本来属于书面语的东西给读出来,那就会让人觉得怪怪的。也不是说会让人听不懂,只是会让人感觉语言不鲜活,有点硬邦邦。所以我们在平时讲话的时候,其实也比较忌讳直接用这种书面语去跟人沟通,但我看现在有的人在讲课的时候直接就读他那个PPT,或者有的家伙在讲课的时候干脆就打开一个WORD文档在那里读,这些行为都是极其要命的!别说很多地方听不懂,听众一看你做出这种行为,有时连听都不愿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