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试读

get_product_contenthtml

一章  干祖望:无药胜中医,一静一动让健康与长寿形影相随 

 

干祖望,1912年出生于上海市金山区,4岁入私塾,17岁学医,21岁挂牌行医。现为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江苏省中医院主任医师,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他“师法于西,西为中用”,成立了全国家中医耳鼻咽喉科,并撰就了全国部《中医耳鼻咽喉科学》,被称为“国宝”和“江苏名医人”。主要著作有《童心.龟欲.蚁食.猴行—百岁儒医干祖望的养生精华》、《孙思邈评传》、《干祖望中医外科》等。2014年6月被授予“国医大师”荣誉称号。

 

童心、蚁食、鬼欲、猴行——八字养生保人百泰年安 

【国医手记】

“上班上至90岁,寿年100岁。”现在已成事实,能有如此高寿,就在于有八字决的养生妙法:童心、蚂食、龟欲、猴行。

——干祖望  摘自《扬子晚报》

【国医释读】

清朝著名文人李渔在他的《闲情偶寄·词曲·音律》中说:“犹病不服药之得中医也。”其意思等同于谚语“不药胜中医”。也就是说,生了病不要盲目求医,暂时不治很可能等于找到了一个及格的医师了。这个观点,干老先生在临床上行医75年的过程中,颇有感触。他发现,有些疾病在发轫之初,证候显示未明显,面貌暴露未全面时,无法提示什么给医生来供他辩证识病。而且还有些疾病,也能依靠本身的正气来抵抗和消灭。所以,干老先生并不提倡人们动辄就找医生。

人的健康,不一定要依赖医生,其实靠自己一样可以。干老先生在90岁时还可以爬楼梯上班,100岁时思维依然敏捷,如今寿年102岁,仍能看书、读报。这样的健康长寿,就是得益于“不药胜中医”的观念和践行50多年的“八字养生”:童心、蚂食、龟欲、猴行。

“童心”即赤子之心。干老先生认为,人无论年龄大小,保持一颗纯洁无邪的童心,可以让心田宽敞,远离烦恼。心如孩子般善良,没有损人、欺人的私心杂念,自己也会在生活中得到更多的温暖,心态也能获得平和。正如《内经》所说:“恬淡虚无,真气从之。”拥有童心,恬淡虚无,少为七情所伤,身体自然也就有了抵御疾病的能力。

“蚂食”,首先人应像蚂蚁一样吃杂食,《黄帝内经》中说:“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意思是说,五谷杂粮是人赖以生存的根本,但身体健康也不能离开水果、蔬菜和各种肉类等。如果人们过于对饮食苛求或偏重,是不能得到真正健康的。其次,人也应像蚂蚁一样吃得少。清代著名政治家、学者梁章钜在《退庵随笔摄生》中提到:“所食愈少,心愈开,年愈益。所食愈多,心愈塞,年愈损。”纵观现代多发病,如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无不是因为营养过盛伤及脾胃,导致血淤、痰热互结所致。由此可见,大家的饮食应在营养全面的基础上,宜少不宜多。

“龟欲”,在中国龟被视为长寿的象征,更具有“一无奢望”、“与世无争”的习性。在世间,大至狮虎、小至蝼蚁都有角斗,而很少能见到乌龟打架。从寿命上来看,长寿的就是这样不好争斗的龟。在现实中,“不如意事常八九,能得成全无二三”。既然这样,大家不如索性像龟一样“寡欲”,少了欲念,也必会少了那些失落和烦恼,让心舒畅怡然。但“寡欲”并不是提倡人们奉行“苟活”式的养生,而是讲人们在名、利、富、贵上寡欲,凡涉及大是大非,还应挺身而出。

“猴行”,猴子是一种反应灵敏、行动轻快,浑身富有朝气和活力的动物。人们养生的目的不应仅要寿命长,还应让生命如猴子一样充满活力。人们都知道猴子喜动,但仔细一想,那些都不是什么繁重的体力活动。在生活中,干老就提倡人们要多像猴子学习好动,如少坐车子,多行走;少乘电梯,多爬楼;少偷懒,多动脑;少喝汤汁,多咀嚼。大家别小看那些点点滴滴的小运动,一旦养成习惯,到后你才会发现,它带给人们的是用金钱都换不来的身心健康和长寿。

此外,干老在坚持“八字养生”方法的同时还建议大家避免一些健康的大敌,如烟、酒、滥用药等。在《顾松圆医镜》中记载:“烟为辛热之魁,酒为湿热之……极能伤阴,断不可用。”但现代人多认为,吸烟、喝酒是一个人魅力的体现,在干老看来,这是一种得不偿失的错误观念。烟和酒终会伤及五脏和气血,当有了萎黄的面容和一蹶不振的精神状态,任何优雅的抽烟姿势以及豪迈的酒量也不能弥补它所造成的损害。

【健康回音壁】

由于二手烟、汽车尾气、空气污染,让得咽炎的人越来越多。为了预防和治疗咽炎,大家可以在每天早晚刷牙后,用淡盐水漱口。具体方法是,含一口谈盐水,仰起头,使盐水流聚于咽喉部。用肺部的气体自咽喉部冲出,让盐水滚动,发出“咕噜、咕噜”的声音,以此种方式清洗咽部。注意,盐水滚动几次后吐掉,而后再重复进行3~5次。

 

干老的10个妙方让您安享“夕阳红” 

【国医手记】

20年前,我就已归队于花甲之后的老人行列中,因之想自拟一幅布壁之联和自挽联对。受到童年时一幅同韵联的启发,动笔就一幅“老人同韵养生联”:笑叫钓俏掉 充空聋雄通。

——干祖望  摘自《干祖望医话》

【国医释读】

干老解释这副“老人同韵养生联”的含义说:用欢“笑”的高“叫”声来庆祝过去“钓”名沽誉得来的美好“俏”色“俏”容,以老了而丢“掉”,终可无事一身轻。现在则内心“充”实,俗念“空”清,不管你装“聋”作哑也好,仍然驰骋医林(至今未退休)和称“雄”文域,都是同样地互“通”。

如果把这副对联的10个字分开来讲,也是干老总结出来的老人修心养性的10个妙法。

1、“笑”,是干老长寿保健推崇的法宝。陆游在《剑南诗稿》中说:“一笑失百忧”、“一笑解容衰”。《素问·调经论》中说:“喜则气和志达,容卫通利,故气缓矣。”这就是说,心情喜悦,可使人精神焕发,意合气畅,营卫疏调,还具有祛病养生的作用。

2、“叫”,是老年人调畅气机的方法。老年人在面对一些烦恼时,多选择忍气吞声,独自承受“委屈”。中医认为,“悲则气消,忧则气聚,思则气结”。干老认为,老人在郁闷的时候应该大“叫”,这样有利于情绪的宣泄,而且还能调畅气机,避免肝气郁结而导致疾病。

3、“钓”,侠义的钓,就是在水边钓鱼。广义的钓,是一切有益于老人身心的活动。东汉隐士严子陵享有高龄遐寿,这与他在富春江喜欢垂钓有很大的关系。现在的老年人,能够坚持自己喜欢的运动,比如,下棋、绘画、养花,也能够达到愉悦心情,锻炼心智的作用。

4、“俏”,是老来俏。干老提倡老年人衣着应该花俏和高级一些。想那战国时期的邹忌,虽然年老形貌不比当年,但他穿着朝服衣冠照镜子时,他还会问妻子:我和城北徐公哪个美?社会虽然提倡朴素节俭,但事实证明,老年人穿衣花俏一些,不仅可以在外貌上可以反老,精神上更能还童。

5、“掉”,老年人在心态上要勇于给自己掉价。干老认为,俗语说的好“人老珠黄不值钱”,人到了年龄,必须承认自己是已黄之珠,及心平气和地自吾掉价。如果过于留恋曾经的一呼百诺的辉煌生活,端着昔日的架子,一定会给自己徒增很多的烦恼。那还怎么保健养生呢?

6、“充”,充实自己的内心世界。如《孟子·尽心下》所言:“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使世间的好处充满全身便是美,不但充满而且能够光彩夺目的展现给别人,那就超越普通人了。人老心不老,退而不休,老有所为,老人在不断充实自己的过程中,也是在无形之中进行了修身养性。

7、“空”,它与“充”看似截然相反,实则相辅相成。干老希望人们在面对欲望和要求时,抱有佛教的“五蕴皆空”的心态。不在乎,不贪图。心中欲望放空,内心反而很容易充实。这样的修心之举,会让老年人享受一个安逸、平淡的晚年。

8、“聋”,就是闭耳不闻天下事。《慎子·内篇》中说:“不瞽不聋不能公”,意思是,想做一个长寿的阿公,必须装聋作瞎。作为老年人,装聋、装糊涂的智慧,会让自己少生很多的烦恼,同时也有利于健康长寿。

 

9、“雄”,干老认为,养生虽然追求心灵上的“恬淡虚无”,但也并不提倡“萎靡不振”。老年人也好,年轻人也好,还是要雄姿永驻、雄才不减、雄风长存。否则,即使华服在身,没有一股英雄气概,也俏不起来。

10、“通”,就是想得开、想得通的意思。中医讲,“通则不痛,不痛则通。”体内的气血畅通,我们的身体就不会疼。如果心境通畅,面对再难不过的事情,想得通,放得下,我们即可“天堑变通途”,也就能“通衢广陌”了。那么,身心四通八达了,也就不会生病了。

以上10个妙方,是干老自己长寿的智慧总结。在这里他分享给每一位老年人,希望大家能够用这10个妙方修身养性,安享一个快乐的晚年,享受别样的“夕阳红”。

【健康回音壁】

无论老年人还是年轻人,为了防治气郁,可以每日饮花茶进行调理。具体方法是取玫瑰花6~7朵,白玫瑰一小勺,金莲花3~4朵,放入壶中用热水浸泡。其中玫瑰花具有理气解郁,和血散淤的作用。白玫瑰具有解毒散瘀,美化肌肤的作用。金莲花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三者合用,可以达到疏肝理气、祛火散瘀的作用。

巧用油盐酱醋,厨房瞬间变药房 

【国医手记】

许多学者分析晋·皇甫谧之所以误把伊尹视为汤液之祖者,因为伊尹善制的鸡汤、鱼汤、肉汤误为中药水剂的汤液。但我独独同意这个说法。故1984年我替《现代饮食营养学》提辞为“四壁油盐酱醋,一汤攻补寒温”。的确,厨房即是药房。

——干祖望  摘自《干祖望医话》

【国医释读】

《针灸甲乙经》的序文中称:“伊尹以亚圣之才,擅用神农本草,以为汤液。”很多人觉得这是一个误会。因为伊尹与医学毫无关系,出身低贱,曾当过厨司,擅长烹饪,后来当了商朝初期的宰相。这样的身份,怎么可能是医药的始祖呢?干老认为,不管他鸡汤、鱼汤、肉汤,可以与要烫媲美,作为汤药之祖也未尝不可。

《食性本草》中记载:“古有食医之官,因食养以治百病。”这也就是说,古人早以认同“药食同源”。而厨房中瓶瓶罐罐中的油盐酱醋,不仅给我们的餐桌增添了滋味。如果懂得它们潜在的药性,这间小小的厨房更是会瞬间变成家居中的一个小药房。不信,你看:

 

盐,前面提到过,盐水可以漱口治口腔、咽喉病;用盐水洗眼,还可以明目消炎;用盐水冲洗鼻腔,治疗干酪性鼻炎、臭鼻症也是一个好方子。盐卤滴耳,可以治疗化脓性中耳炎初期,其作用绝不会低于酚甘油。

油,内服橄榄油可以治疗肠套叠。外用普通植物油油可以治疗干燥性鼻炎,甚至萎缩性鼻炎。

酱:其具有消炎止痛作用,凡是水火烫伤,急取酱外涂即可缓解。其次,如果有人服用中药有恶心呕吐的症状,可以在服中药前1~2分钟将酱油滴在舌头上,再服中药,泛恶作呕症状即可大大减轻。

醋,食醋不仅可以软化血管,具有美容的作用外。其还有消毒的作用。方法是将醋放在无盖的容器中,再置放在炉子上烧,其发出的醋味,能够有效的消毒,而且还能预防感冒。

酒,当家里有人出现非开放性跌打损伤时,马上进服白酒佐食螃蟹,其疗效不逊于三七和七厘散。还有常见病,牙痛,尤其是寒性牙痛,含漱白酒,痛可立止。

姜:生姜在中医药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草经解》中记载,其能发表,散寒,止呕,开痰。如家人伤风感冒,可以用姜15克,红糖15克浓煎,热饮,得汗即解。

葱:其是厨房不可或缺的蔬菜和调味品。中医认为,葱可解肌发汗,散风寒,通阳利气,消肿解毒。当小儿腹泻时,可用葱白(轻捣)加白酒炖热。醮手指上或醮在柔软细布上,在病儿的两手合谷穴、两足底的涌泉穴以及腹部轻轻按摩,即可快速见效。

蒜:《本草经集注》中记载,蒜能行滞气,暖脾胃,消症积,杀虫。其可以用于治疗体癣等顽固性久治难愈的皮肤病,方法是用蒜头破去皮,直接涂擦患处。此外,它还可以有效除臭。如脚丫长期渗液不干或奇臭,可以将蒜头切成薄片,夹在脚趾内,一昼夜更换一次,直至不臭和不甚液为止。

味精:有下肢溃疡,久治不愈的患者,可将溃疡面清洁干净,然后取少量味精,薄薄的撒在创面上,再用干纱布覆盖,后用绷布缚紧,要求在不痛不胀范围内越近越好。建议2~3天换一次,如有渗液者,可每天1次。

以上,只是厨房的一部分,还有萝卜、青菜、土豆、西红柿等,它们每一样都可以是灵丹良药。它们的治疗和养生作用,还有很多,只待我们去发现和总结。

【健康回音壁】

对于胃、十二指肠溃疡的患者,也可以选用厨房内的生姜缓解治疗。其方法是把鲜生姜60克,洗净切碎,加水300毫升,煎30分钟。每日服用3次,2日服完。在临床观察中发现,使用这种方法的患者,服药后疼痛能够即可减轻或消失,反酸、饥饿感也会有好转。

“淡”字为宗,确保脾胃健康 

【国医手记】

我敢这样地说:“我们要永葆青春,健身养心”的话,唯有一个“淡”字。

——干祖望  摘自《干祖望医话》

【国医释读】

“淡扫明湖开玉镜,丹青画出是青山。”古代诗人描写美景时,总喜欢用一个“淡”字。如刘攽在《雨后池上》中诗曰:“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动词“磨”前加了一个“淡”字,简单的动作就有了一番柔美和优雅气质,诗中所描绘的美景也变得清净脱俗。然而有人也会说浓“字”也可以让诗句变得高雅。如王安石《咏石榴花》就有“浓绿万枝红一定,动人春色不须多。”这个“浓”字就体现出了春天的勃勃生机。但细看之下,他在诗句的后面还是强调了“不须多”。从古人的诗句中,我们也能觉察出,世间万事万物,即使再美也不能过于浓烈,而应以“淡”为宜。

对于保健养生来说,“淡”字依然适用。《素问·生气通天论》记载:“膏梁之变,足生大丁。”在我国中,肥厚食品称之为膏梁,属于“浓”味。中医认为,膏梁为腐肠之药,不宜多食。张锡纯也曾提出“淡味之品,善能养脾阴液。”他认为,清淡饮食是有利于调理脾胃,养阴祛病,延年益寿的。

那么,什么样的食品是淡味之品,而且有利于补脾呢?其实,淡味食品有很多,如能润肺清燥的百合,能清新去火的莲子,能生津益肺的山药。而将这些变成既美味又健康的食品,则不得不提到粥了。《老老恒言》中有道:“每日空腹,食淡粥一瓯,能推陈致新,生津快胃,所益非细。”别看一碗淡粥,其中的功效还真不能轻视呢。

在家里做一款简单易学,健脾和胃功效显著的粥,干老小米粥。小米为五谷之首,营养价值丰富。将其熬粥,可单独熬煮,也可以添加大枣、山药或莲子等一起熬成风味各异的粥食。坚持每日早晚服用有益于健脾和胃、养气补血,还能改善暗黄肤色。李时珍就在《本草纲目》中提到:“粟米煮粥食益丹田,补虚损,开肠胃。”

我们都知道,脾为后天之本,金元时期的中医经典《脾胃论》中记载“脾气一虚,百病丛生。”人们表现出的羸弱病态、面黄肌瘦、手无素鸡之力,其实都是一种脾虚之态。五脏功能中,脾主运化。脾虚则水谷精微无法运化传输到其它脏腑和四肢百骸,人也就会提前和加速衰老。古代医家和养生学家历来主张饮食宜清淡,忌味重肥浓以确保脾胃健康。所以,要想年轻、健康,首先从“淡”味补脾开始。

《内经》记载:“甘入脾”和“淡入胃”,《素问·制法论》中云;“欲令脾实,宜甘宜淡”。依据古人的指导思想,干老在临床用药时也多选用“淡”味,如竹叶、吴茱萸、秋石、干姜、昆布、肉苁蓉等。这些淡味药材,干老说可以减少种种流弊,也就是现代所说的副作用。

综上可知,“淡”字养生早已有之,古今通用。在现代生活中,我们也不难发现,事事都离不开“浓”和“淡”两个字。比如听到山崩地裂的声音、长久看电视,就是“浓”。耳听丝竹悠扬的声音和登高远眺大自然景色,就是“淡”。对于“浓”多好,还是“淡”多好的问题,干老认为,人对“浓”的声音接触多了,会听力下降。对“浓”的画面接触多了,也会影响视力。而经常接触“淡”,不仅可以陶冶情操,还有利于气机平和,养肝明目。

干老用实际行动,践行着“淡”字养生,直到112岁,他还能谈笑风生,念念不忘“一窗自了淡生涯”给他带来的生活启发。他自己得益于一个“淡”字,更希望大家一样能够得益于“淡”字。

【健康回音壁】

 秋季容易出现咽舌燥,干咳少痰。此时,可以每日喝一碗玉竹粥。做法是先取玉竹20克,粳米100克,冰糖少许。然后将玉竹洗净放入砂锅,加清水煎煮1小时后取汁。在玉竹煎煮过程中,将粳米淘洗干净备用,玉竹汁隔纱布淋出后,与粳米一同熬成粥。待粥将熟时,后加入冰糖调匀即可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