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试读

get_product_contenthtml

诗家夫子王昌龄

说起盛唐时期的边塞诗,我们脑海里马上会浮现出高适、岑参的名字。这两个人物在当时确实是写边塞诗的高手,后来的文学史家还干脆把盛唐边塞诗派称为“ 高岑诗派”。但是我们不能只知高、岑二人,不知其他,因为在边塞诗歌创作中还有一位“ 大佬” 级人物,也是唐代诗人中一颗璀璨的明星,他就是王昌龄。

王昌龄在当时是属于学习好的“ 学生”,因为他不仅考上了开元十五年(727)进士科,而且还考上了开元二十二年(734)的博学宏词科,相当于“ 双学位”。要知道进士科并不好考,考中博学宏词科的更是凤毛麟角。王昌龄的诗歌在当时*数得着,要不也不会被圈内称为“ 诗家夫子王江宁”。辛文房在《唐才子传》中说“ 昌龄工诗,缜密而思清” ①,凭这句话就能想象王昌龄的诗歌成就了。唐朝有个殷璠,编了一本《河岳英灵集》,王昌龄的诗他选了16 首,数量上排位,这也说明了王昌龄的诗歌成就。与高适和岑参擅长古体诗不一样,王昌龄主要擅长绝句,所以他又被称为“ 七绝圣手”。

既然是“ 七绝圣手”,咱们就来看一首他的七言绝句吧。《出塞二首》(其一)被人誉为“ 唐人七言绝句的压卷之作”,也就是七言绝句中好的作品。这首诗大家都很熟悉: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②

这是一首超越时代的控诉战争、呼唤和平的具有人文关怀的诗歌。句话从修辞方法上叫互文见义,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关山,不仅勾画出一幅边关冷月的景象,而且告诉人们战争一直都没有消停过。明月高挂夜空,在见证着人类历史上的战争灾难,不禁让人想到那首民谣:“ 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几家夫妇同罗帐,几家飘零在外头……”人民流离失所,这便是战乱带给人们的灾难。

为了不使“ 几家飘零在外头” 的悲剧重演,当时那些“ 可爱的人”一批批一代代毅然走向了战场,用他们的生命在为家人争取着和平。他们虽然战斗在那“ 遥望玉门关” 的孤城,忍受着“ 大漠风尘” 的域外荒寒,经受着“ 黄沙百战穿金甲” 的艰难困苦,但依旧发出“ 不破楼兰终不还”[《从军行七首》(其四)] ③的豪言壮语。在那个冷兵器时代,战士走向战场也就等于走向了死地,就像高适在《燕歌行》中说的那样,“ 战士军前半死生”④。像古乐府诗中所说的“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⑤的幸运者是极少的,所以王翰在《凉州词二首》(其一)中才说“ 古来征战几人回” ⑥,王昌龄所发出的“ 万里长征人未还” 的慨叹也就是这个意思。

在抗敌御侮任用将领方面,这位“ 七绝圣手” 王昌龄有话要说,他觉得所用边将不得其人,所以才会出现外敌入侵的现象,也就是说本来该很牛的大将结果是“ 菜鸟”。假如让当年的“ 飞将军” 李广来镇守边关,可以肯定的是敌人连侵犯的想法都不敢有。为什么这么说呢?李广是汉代的大将,威震匈奴,简直是匈奴的克星。阴山就在今天内蒙古的中部,汉朝时的匈奴要想侵犯中原必须越过这座阴山。如果李广将军在,敌人连阴山都不敢越过,那就意味着不敢有侵犯的想法,没有战争了。不仅王昌龄这么说,高适也是这么认为的,他在《燕歌行》结尾中说:“ 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清人沈德潜在《说诗晬语》中说:“‘ 秦时明月’ 一章,前人推奖之而未言其妙。盖言师劳力竭,而功不成,

由将非其人之故。得飞将军备边,边烽自熄,即高常侍《燕歌行》归重‘ 至今人说李将军’ 也。” ⑦但是,从王昌龄“ 但使” 这个词语所表现出来的语气上我们能够感受出来,这只能是一种浪漫的假想。既然李广不再,也就意味着“ 万里长征人未还” 的人间悲剧还要继续上演。所以我说这首诗是小文体表现的大问题,超越了一时一事一地的局限,具有跨时代的人文关怀,表现出了历代人们对和平共同的心声。

“ 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从军行七首》(其一)] ⑧,既然有战争,就会有走向战场的战士,也必然会因此出现独守空闺的思妇。王昌龄在女性心理表达方面也是一把好手,人们把这种诗歌叫作“ 代言体”。比如他写的一组《长信秋词》,就非常细腻地刻画了被皇帝疏远的班婕妤内心的苦闷,而且怨而不怒,分寸拿捏得很好。在这类诗中,那首《闺怨》写得让人感慨万千:

闺中少妇不曾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⑨

这里的女主人公开始心里挺没数的,一点也不知道发愁,在春光大好的日子,她浓妆艳抹登上高楼。她要干吗呢?欣赏外面的大好春色。和《诗经》里那位“ 自伯之东,首如飞蓬。岂无膏沐?谁适为容” 的女子比比,这里的“ 女一号” 确实有些不着调。女为悦己者容,欣赏她的人不在眼前,还把自己打扮得跟那花大姐似的,真是够自恋的。不过,纠结马上来了。当她看到外面花红柳绿,游人往来如织的时候,特别是看到那些在夫君的陪伴下出来游春的女子时,她感到了孤独寂寞,于是才有了“ 悔教夫婿觅封侯” 的反思和感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