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试读

get_product_contenthtml

书香门第

 

 

石家花园坐落在山西省阳泉市郊区义井镇的小河村,依山傍水,环境清幽,风景秀丽,是石家祖先于清雍正年间修筑而成的。石家在彼时的年代可算是声名显赫的大户人家,其花园规模宏大,占地逾1万平方米,园中有窑洞65眼,起脊房112间,由21个大大小小的院落组成一个大院,院中建一别致精巧的小花园,树木成荫,花草集锦,石家花园遂以此闻名。

石家花园历经数代,风雨更迭,到石铭这一辈依旧是显户望族,书香门第。

石评梅便是在石家花园出生的,1902年的一天,小小的她带着幸福的啼哭声欣然来到这个世界。此时的石铭已经46岁了,年过不惑的他虽然已经和前妻育有一子,但幼女的到来还是给了他有生以来莫大的感动和欣慰。

石评梅的父亲石铭,字鼎丞,清末举人,为儒学教官;其母亦出生于书香门第,为官宦之后,是石评梅父亲的续弦夫人。

石评梅的父母都十分疼爱这个娇俏玲珑的孩子,尤其是她的父亲,因为中年喜得千金,对石评梅更是爱如珍宝,视若掌上明珠,故而为其取乳名为心珠,学名汝璧。

后来,因爱慕梅花之俏丽坚贞,她遂自取名为石评梅,其后便以此名而为人所闻。

石评梅的父亲虽然是清末举人,也曾为没落的清政府效力过,但是他思想开明,目光长远,富有革新精神,因而石评梅在他的教育下能够自由成长而无所束缚。

在那样一个新旧交替的时代,封建思想仍然占据着道德的制高点,相较大多数女子而言,石评梅因为有一个知书达理而又善于变通的父亲而格外幸福。

父亲石铭不仅不受重男轻女封建思想的影响,反而因为石评梅是个女儿家而分外喜爱她,自她出生后,他大半的业余时间几乎都花在与她相伴的娱乐中。

那个时候,绝大多数的女孩子从小还是会被要求裹小脚,然而幸运的石评梅却无须忍受这非人的痛苦,父亲不赞同,母亲也舍不得。

石评梅满周岁的时候,父亲石铭决定给她举办一个“抓周礼”。

“抓周礼”就是将笔、墨、纸、砚、算盘、钱币和书籍等物摆放在小孩面前,任其随意抓取一件,以验其贪廉智愚。在父亲特意为她举办的“抓周礼”上,石评梅竟然出乎意料地抓起一本书册来,这让石铭有些意外和高兴。

在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年代,石铭不仅没有囿于常规陋习,反而希望女儿能够饱读诗书,从而有自己的见解,有自己的思考。

等到石评梅稍大一点,父亲石铭就开始教她读书写字,她高兴,他也欢喜。

《三字经》、《百家姓》和《千家诗》都是石评梅自小就熟悉的古文经典,在父亲的教育疏导下,她不仅能学而不倦,更能够对这些文字反复记忆,熟读成诵。

这些对同龄的孩子来说显得有些枯燥冗长的传统文学,于石评梅而言,却显得神秘有趣,让她满怀好奇。

也许是遗传了父亲的文学禀赋,也许是天赋使然,石评梅在文字的悟性上,总是叫人不得不叹服。

在并不太平的年岁里,石评梅跟随父亲潜读诗文,深埋书卷,淡淡的时光轮廓里,慈父在侧,幼女在旁,天伦之乐也莫过于此了。

古文经典,诗书精华,父亲不急不缓地教授给她,她也欣然希然地接受着,将之视为童年长久的乐趣。此时天真无邪的石评梅并不知道,这日复一日的文学积淀,在她日后的生命里会滋养出怎样光彩夺目的一个自己。

石铭也并不知道,他只是怀着一个慈父殷切的向往,希望女儿懂得更多,过得更好。

石评梅很喜欢书,她与书的渊源早在她还是个不知事的婴孩时就开始了。

据石评梅的长辈们说,她刚生下来的时候,日夜哭闹不止,连母亲的奶也不肯吃,请来的医生看过后也束手无策。有些迷信的邻里乡亲听说后,都传言石家这个女婴生下来就啼哭不止是个不祥之兆,况且她的八字太硬,于家庭亲故都不吉利,应该将她溺死方可保太平。石铭夫妇好不容易盼来一个女儿,疼她还来不及,哪里下得了这份狠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