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试读

get_product_contenthtml

琵琶行

白居易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①。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②。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③。

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④。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⑤。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意。

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⑥。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⑦。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⑧。

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⑨。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⑩。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

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

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部。

曲罢常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

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

钿头银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

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

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

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

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

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

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

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

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

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

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

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哳难为听。

今夜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暂明。

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

感我此言良久立,却坐促弦弦转急。

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

座中泣下谁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疑义相与析

① 浔阳江:即长江流经浔阳境内的一段。瑟瑟:秋风吹动草木的声音。②管弦:管乐器和弦乐器,此代指音乐。③欲语迟:想要回答又有些迟疑。④回灯:重新张灯。重:再。⑤转轴拔弦:弹奏前拧动丝弦,调音的准备动作。⑥拢、捻、抹、挑:都是弹奏琵琶的指法。霓裳:即《霓裳羽衣曲》。六幺:大曲名,又叫《绿腰》、《录要》,是当时流行的曲调。⑦大弦:指粗的弦。小弦:指细的弦。嘈嘈:形容沉重舒长之音。切切:形容细促轻微之音。⑧间关:鸟鸣声。滑:形容乐声婉转流畅。冰下难:用泉水在冰下流动阻塞难通来形容乐声的冷涩低沉。⑨迸:溅射。铁骑:带甲的骑兵。⑩曲终:乐曲结束。拨:奏弹弦乐时所用的工具。当心画:用拨子在琵琶的中部划过四弦,是一曲结束时经常用到的手法。如裂帛:指声响结束时强烈清脆。敛容:严肃矜持而有礼貌的态度。虾蟆陵:在长安城东南曲江附近,是歌女聚居的地方。教坊:唐代官办管领音乐杂技、教练歌舞的机关。服:佩服。秋娘:当时长安城中一位名妓,也是唐时歌舞伎常用的名字。五陵年少:富贵人家的子弟。钿头银篦:镶嵌着花钿的发篦。击节:打拍子。 这两句都是写生活的奢华。颜色故:容貌衰老。浮梁:古县名,唐时属饶州,在今江西省景德镇市,当时是个茶叶贸易中心。阑干:形容泪流纵横的样子。重:重新,重又之意。唧唧:叹息声。呕哑嘲哳:形容乐声嘈杂难听。翻作:按照曲调填写歌词。却坐:退回原处,重新坐下。江州司马:从九品,这是白居易当时的职位,指诗人自己。青衫:唐朝文官品级(八品、九品)的服色。

煮酒论诗词

行,古乐府诗的一种,与“歌”体相近,故常称歌行体。此诗题又作《琵琶引》。《琵琶行》是白居易元和十一年(816)于江州贬所的作品。和《长恨歌》主要取材历史不同,《琵琶行》取材于现实,通过自身的所见所闻,描写了萍水相逢的琵琶女的沦落伤感,并由此联想到自己被贬的命运,同病相怜,发出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深沉感慨。

《琵琶行》全诗可以分为四个部分,诗人着力塑造了琵琶女的形象。从开头到“犹抱琵琶半遮面”为部分,写琵琶女的出场。前六句点明了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将周遭萧瑟落寞的环境点染出来,给人以空旷、寂寥、失意的感受。同时也为琵琶女的出场和弹奏做了铺垫。接下来是琵琶女的正式出场,通过“犹抱琵琶半遮面”这一情态传达了她的天涯漂泊之痛。从“转轴拨弦三两声”到“唯见江心秋月白”为第二部分,主要写琵琶女的高超技艺,并通过描写琵琶女弹奏的乐曲来揭示她的内心思想情感。其中对琵琶演奏一段的描写精彩之至,诗人成功运用了大量的比喻来表现乐曲旋律的逐层递进,从急骤到轻细,从流利到冷涩,再突然高昂,后戛然而止,描写了人物感情变化的过程,令人荡气回肠,留下回味的广阔空间。从“沉吟放拨插弦中”到“梦啼妆泪红阑干”为第三部分,是琵琶女一吐为快、自述身世。将往昔盛年韶华、锦绣生活的追忆与今朝孤独冷落做对比,表现了身世沦落之悲。由此引发了下面诗人的知音之感。从“我闻琵琶已叹息”到后为第四部分,写诗人感慨自身遭际,惺惺相惜,“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借琵琶女抒发了自己在政治上受到打击、被贬斥的抑郁悲愤之情。

白居易关心下层百姓生活,诗人在这首诗中通过对琵琶女形象的塑造,深刻地反映了封建社会中被侮辱被损害的乐伎、艺人的悲惨命运,表现了对不幸者的同情,同时也抒发了自己宦海失意的感慨。在艺术上,这首诗歌平仄协调,音节顿挫,间用对偶、顶真修辞格,并运用了通感等手法,将视觉上的体验融入听觉上的审美感受,使语言优美生动、具有音乐感,增强了作品的感染力,引起读者的共鸣,取得了卓越的艺术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