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试读

get_product_contenthtml
毕谷云,原名毕国荣。1930年生,上海人,自幼 跟从京剧名家赵云卿老师练功,后从祁彩芬、林颦卿 、王福卿、小冯子和、新丽琴、何佩华老师学戏。
1949年拜徐碧云为师,1951年又拜荀慧生为师,1961 年拜梅兰芳为师,并向筱翠花、芙蓉草、朱琴心老师 学艺,向方传芸老师学昆曲,曾组毕谷云京剧团在各 地演出。20世纪50年代在北京民生京剧团、红星京剧 团任团长和主演。1958年,北京市剧团支边时,毕先 生到辽宁省阜新、本溪两地建立京剧团,为主演,兼 任团长。现为国家一级演员,辽宁省政协委员、剧协 理事、文联委员,北京梅兰芳艺术研究会理事等。先 后录制了《红娘》《贵妃醉酒》《十三妹》《绿珠坠 楼》等剧目和展现毕谷云舞台艺术的《话说毕谷云》 《壮心不已》等电视片,以及中央电视台《名段欣赏 》等专题片。曾多次参加中央电视台春节戏曲晚会的 录制。毕谷云其人其艺,被写进由北京艺术研究所、 上海艺术研究所共同组织编写的《中国京剧史》一书 及《京剧大辞典》。
上篇 毕谷云是京剧徐派的代表性传人之一,所上演的 经典传统剧目通过唱、念、做、打及跷功、椅子功等 ,展示出徐派京剧艺术独特的魅力及其深厚的艺术功 底和造诣。
20世纪30年代,一个并不平静的年代。上海,一 座并不平静的城市。毕谷云便是出生在这样一个时代 、这样一座城市。不过,在他的童年印象里,并没有 太多关于战争和动荡的记忆,有的是童年生活中经历 的种种美好。
毕谷云12岁随京剧名家赵云卿练功,据毕老讲, 他14岁开始练跷功。旦角的跷功来源于过去妇女缠足 裹小脚的真实生活,就是我们常说的“三寸金莲”。
戏曲舞台不管是男旦还是坤旦演员,跷功是基本功, 尤其是花旦、武旦演员的跷功更要扎实。跷是木制的 ,一般使用枣木或榆木,因为这类木材坚实耐用,不 容易折断劈裂。跷的形状,主体部分是仿照缠足女人 的小脚形状制作的,外面再套上鞋和袜子,大约在3 寸左右,整个跷形似一只长柄的大汤匙。踩跷的演员 全身的重量全靠前脚掌支撑着。踩跷时,要用两条长 达五六尺长的白布带子,把演员两脚牢牢地绑在跷上 。跷分硬软,软者易也,毕先生却完全是硬跷功。毕 谷云幼年练跷,先是绑上跷靠墙站立,忍受着疼痛, 逐渐地练习扶着墙壁行走,再慢慢独自站立、行走, 再跑圆场。为了跑得快、轻、稳、灵活,跑得富于美 感,练功时还要在脚面上绑铁砂袋,而且砂量逐渐增 加,直到每袋重6两,甚至更多一些为止。这样练习 过一段时间后,再把砂袋除去,就会觉得轻松自如、 健步如飞了。在练跷功的同时,还要打靶子、练毯子 功、翻筋斗等等。毕谷云在练跷功上吃苦多,因此 他的基本功相当扎实。18岁他便崭露头角,组织毕谷 云京剧团在各地演出,揭开了他艺术生涯的起始之旅 。
1949年,毕谷云在上海演出花旦戏《得意缘》时 ,正巧京剧徐派创始人徐碧云先生前去看戏。徐先生 很赏识他的表演,就在那年秋天,一个风和日丽的日 子,于上海新新大酒楼举办了隆重的毕谷云拜师会, 上海、北京的名伶纷纷赶来参加。从此,徐碧云有了 第二个人室弟子(个弟子是“四小名旦”之一的 毛世来)。毕谷云从此拜在徐碧云门下,得其真传。
徐碧云先生文武兼备,是可挑大梁的人才,不仅 工青衣、花旦,并兼演武旦戏。1927年,由北京的《 顺天时报》公开选举,徐碧云先生以新编《绿珠坠楼 》一剧夺取桂冠,与梅兰芳、尚小云、程砚秋、苟慧 生共同当选为“五大名伶”。由于时局混乱,徐碧云 先生得罪了军阀,20多岁时便被迫离开了北京的戏曲 舞台,也因此徐派艺术没有像其他四大名旦那样广为 人知,以至于绝迹舞台多年。梅兰芳梅家和徐碧云徐 家有很深的渊源,徐碧云先生的大哥——徐兰沅先生 ,是梅兰芳先生的琴师,也是梅先生的姨父。徐碧云 是梅先生的妹夫。徐派与梅派在艺术上既有相似之处 ,又独具风格。
毕谷云拜徐碧云为师之后,刻苦学戏,继承徐师 表演艺术风格,能戏甚多,20多岁便挑班演出。20世 纪50年代初,毕谷云组建北京民生京剧团,后改为北 京红星京剧团,领衔主演。那时“四大名旦”梅、尚 、程、荀和“四大须生”马、谭、杨、奚所组建的剧 团在京、津、沪等各地演出。而毕谷云则率团以徐派 名剧活跃在舞台上,观众格外喜欢。至今,在本溪市 群众艺术馆和本溪市档案馆里,还保存着毕谷云领衔 主演剧目的大幅宣传海报,足以证明当时毕谷云演出 受欢迎的程度。
徐派名剧《绿珠坠楼》、前后部《玉堂春》、《 活捉王魁》、《大乔小乔》、《虞小翠》等戏,上座 率极高。尤其是《、绿珠坠楼》,场场爆满。这是徐 派的代表剧目,演唱行腔充分体现了徐派特点,刚柔 并蓄,行腔委婉,优美新颖,吐字清晰,听来真有行 云流水、珠落玉盘之感;节奏快慢有致,富于韵味。
从行当上虽以青衣演唱为主,为了表现绿珠遭遇不幸 时复杂的内心感情,徐碧云打破了青衣行当的局限, 巧妙地运用花旦的身段、动作、眼神。在剧中载歌载 舞的场面中,他又以轻盈优美、灵活曼妙、飘然欲仙 的舞翎子、舞水袖来烘托人物的内在情感,颇见深功 ,独具特色。为突出的是后一场戏,绿珠坠楼时 ,舞台上设有3张高桌的楼台布景,绿珠要从楼台上 翻筋斗而下,表现坠楼而亡的惨景。徐碧云隐退舞台 后,倾心传艺,虽然培养了很多学生,但只有毛世来 和毕谷云继承此剧,后因毛世来年纪较长,不再演出 ,所以只剩毕谷云一人将这出具有独特表演技巧的徐 派名剧呈现给观众。
在舞台上有所成就后,毕谷云依旧感到不满足。
他深知,与前辈艺术家相比,自己的水平还相差太远 ,他拜荀慧生为师,成为荀派学生;他拜梅兰芳为师 ,成为梅门后一名弟子。毕谷云博采众长,兼容并 蓄。他吸取名家流派精髓为己所用,在长达半个世纪 的舞台表演生涯中,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风格——韵味 醇厚的唱、简练准确的做、感情细腻的演和惊险高超 的翻跌技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