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试读

get_product_contenthtml
雕刻版画

雕刻版画因其功用多种多样、技术革新不断、大师作品迭出,从而上升成为艺术创作和艺术市场中的佼佼者。

16世纪期间,雕刻版画可谓不胫而走,成为视觉理念传达快捷、有效的媒介。在此之前,雕刻版画都是由画家或者金匠制成的。16世纪则见证了一类新兴艺术家——专业雕刻师的出现,他们仅仅通过版画来表达自己。特别是由于丢勒的努力,雕刻版画成为一门完全独立的学科,表现力达到空前的高度。铜版雕刻技术的采用为表现力开辟了新天地,同时因为其复制能力没有限制,以及复制品廉价且易于传播,新想法也能够借此迅速传遍欧洲各地。雕刻版画还可用作书籍插画[这导致插图手抄本(illustrated manuscript)日渐没落,乃至根本绝迹],既可以是原创作品——单页制版或是主题系列,也可以是古代和当代名作的复制品,可供身处各地的艺术家和业余爱好者参考使用。早在1520年,从拉斐尔所在的圈子开始,便开始分化出两种不同形式的雕刻版画。一种版画是为“发明”而作的,可以创造和试验新图像;还有一种版画是为“再现”而作的,可以提供关于古代和当代雕塑、绘画作品的准确图形描述。后,我们必须提及源自大师名画的雕刻版画,专门被用来制作印刷品。像是马尔科·登特[Marco Dente,拉韦那(Ravenna)的马尔科]和马尔坎托尼奥·雷蒙迪这样的专门人士就经常受雇完成拉斐尔“构思”中的图形打底工作。


罗马(1500—1534年)

16世纪初不仅为这座“永恒之城”带来了大放艺术异彩的之作,也送去了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和1527年外国雇佣军的大肆劫掠。

1530年,朱利亚诺·德拉罗韦雷(Giuliano della Rovere)被选为教皇,称尤利乌斯二世。他在位期间(1503—1513年)可谓政治和财政上的灾难,但他将佛罗伦萨艺术之都的头衔安到了罗马头上。多纳托·布拉曼特开始重建圣彼得大教堂,米开琪基罗在西斯廷礼拜堂天顶上作画,拉斐尔在绘制教皇房间里的壁画。1513年,尤利乌斯二世逝世。新教皇利奥十世本名乔瓦尼·德美第奇,乃“伟大的洛伦佐”之子。基于共同的理想,拉斐尔同他建立了相当密切的关系。米开朗琪罗继续建造尤利乌斯二世的陵墓。拉斐尔英年早逝(1520年)时恰逢马丁·路德被逐出教会(1521年),后者开启了教会分裂的序幕。在利奥十世逝世(1521年)之后,禁欲主义的荷兰籍教皇阿德里安六世中断了主要的建设项目,考虑拆毁米开朗琪罗在西斯廷礼拜堂里的湿壁画,并任命他的同胞、荷兰人扬·范斯霍勒尔为梵蒂冈文物的监管人。1523年,克雷芒七世当选教皇,立即下令让艺术项目恢复工作。朱利奥·罗马诺完成了第四个梵蒂冈房间,填补了拉斐尔留下的空缺,但他在1524年移居曼托瓦。罗马诺的离去为帕尔米贾尼诺、罗索·菲奥伦蒂诺和雅各布·圣索维诺的到来所平衡。但这一新时期被罗马之劫残忍地打断。


米开朗琪罗

作为文艺复兴盛时期的持批判态度的良知,后来则是其危机的见证人,米开朗琪罗以雕刻家、建筑师、画家和诗人的身份主宰并塑造了16世纪。

米开朗琪罗是多梅尼科·基尔兰达约的学生,他的艺术生涯开始于“伟大的洛伦佐”所促成的古典复兴。随着为罗马圣彼得大教堂而作的《圣母怜子像》面世,米开朗琪罗的生活模式变成了在佛罗伦萨和罗马两地交替居住,多方回应来自教皇和大公爵、罗马教廷或佛罗伦萨执政团的邀请或诉求。1504年完成《大卫》后,米开朗琪罗在旧宫的装饰(后来佚失)上与达·芬奇激烈竞争,他也绘成了《多尼圆形画》。后来,米开朗琪罗被教皇尤利乌斯二世召回罗马,开始承担教宗陵墓和西斯廷礼拜堂天顶画这样庞大而又辛劳的任务,这可谓对人类历史的惊人综合,同时也是对创造之美的纯粹颂扬。从1508年到1512年,米开朗琪罗一直马不停蹄地工作,待到项目完成后,他便回归雕塑工作,从事尤利乌斯二世陵墓的重修工程[《摩西》和《俘虏》雕像]。在佛罗伦萨,米开朗琪罗接受新任教皇利奥十世的委托,重新设计了圣洛伦佐宗教圣殿的立面和美第奇家族安葬地的新圣器收藏室。1534年,他再次拿起画笔,开始了西斯廷礼拜堂壁画《后的审判》的漫长酝酿期。这件“威慑人心”的杰作之后,米开朗琪罗晚年还完成了梵蒂冈圣彼得大教堂穹顶和罗马坎皮多利奥广场这两座宏大的建筑杰作。


提香

假如逐一品评提香的艺术,我们可以总览将近一个世纪里的文艺复兴绘画:从初的极致优雅和谐到后期作品的戏剧性高潮。

提香的一生长寿而又多产,不断闪耀着成功和荣光,这些主题在其一生中反复出现:孜孜不倦的研究、对自己能力的无穷检验、接受新挑战的意愿、与自然和艺术工具一较高下的驱动力。作为贝利尼的学生和乔尔乔内圈子的一员,提香很快赢得了威尼斯画派的领先地位,这要归功于色彩的无限丰富性和动态的构图。自1516年开始,提香成为威尼斯共和国的官方画家,他余生一直担任着这个职务。提香在威尼斯圣方济会荣耀圣母教堂的《圣母升天》彻底改革了祭坛画的构成,而在1518年,他凭着为费拉拉公爵阿方索·埃斯特所作的“酒神节”系列,开始了宫廷画家的生涯。不久,提香为贡扎加家族工作,后来则是德拉罗韦雷和法尔内塞家族。1530年,提香会见查理五世,后者成为他重要的委托人。1540年左右,提香非常有说服力的动态活力在短期内变得更加柔和,当时他正在研究风格主义者的作品。提香的罗马之行(1545—1546年)后以与米开朗琪罗之间多少有些不快的会面而告终。随同查理五世两次造访德国之后,提香在1555年开始了此生后一批威尼斯祭坛画和神话题材的创作,后来被解读为折射人类生存境况的一面悲剧性的镜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