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试读

get_product_contenthtml

提要  文章通过比较马伯乐与高本汉研究的异同,来全面、系统总结高本汉的汉语史观与研究方法。然后深入剖析高氏的史观和研究方法,指出他的缺陷,并提出相应的修改方案。
关键词  高本汉;《切韵》;《中国音韵学研究》;中古音;原始汉语
高本汉所著的《中国音韵学研究》开始出版已经有100年了,我们需要总结高氏的思想、研究方法,回顾从《中国音韵学研究》以来一个世纪汉语史研究所走的路,在思想上和方法论上更上一层楼,提出适合研究汉语史的新路子,把汉语史研究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提要 高本汉提出,汉语的“单音节、孤立”是从早期具有复杂的形式变化演变过来的,比英语更先进。汉语的特征是词义繁复、句法灵活、缺乏形态,单音词可用作名词、动词、形容词,修辞上多省略和隐喻。他把“六书”归纳为单体象形、复体会意、借音和半表声半表意,如果理解造字法,认得少数象形字,学会一两千字并不难。汉语和汉字“辗转循环”,互动发展。由单音词到复合字,为别同音加偏旁,无语缀则造语助词。文言书面语超越方言并可与古人交谈,使人热爱古代文化。对新文化提倡白话文他热情肯定,但指出汉字拼音化办不到,因为汉语和汉字“非常适合”,废弃汉字,文言就难以保存。由于熟知印欧语和汉语,又无偏见和成见,所以能把“他者”看得透彻。
关键词  高本汉;汉语;汉字;特征
从那时到现在,快70年过去了,上古汉语的研究和汉藏语的比较又发掘了大量的事实,做出了有力的论证。尤其是近30年来,中外语言学家共同努力,得出了许多新结论。例如上古汉语有不少复合辅音,有多种词头或词尾的辅音,后来这些辅音的脱落就成了区分声调的依据(带紧喉音的成了上声、带-s尾的成了去声)。有的学者还提出,除了连绵词,上古汉语还有一些纯语音的词头,“谐声反映上古汉语的形态”“有些异读反映古代的形态现象”。(潘悟云2000:122—124)看来,从远古汉语到上古汉语经历过一番类型的演变,有越来越多的语料可做佐证,因而也有越来越多的人相信这一类型的演变。高本汉的前述说法是很有启发性的。

提要 文章认为高本汉的《中国音韵学研究》对汉语方言学的贡献主要有六方面:首创用现代方言语音拟测古音;首创舌尖元音音标?、?、?、?;始用?音标;首倡用?表示喻母和影母,或者音节的喉塞尾;确立宽式标音和严式标音的概念;确认穆德麟首倡的吴语的地理范围。文章还探讨与之相关的方言学问题。
关键词  高本汉;《中国音韵学研究》;汉语方言学;舌尖元音;浊喉擦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