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试读

get_product_contenthtml

自序

 

没想到会跟“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墨结上缘。

那年夏天,距需要用墨的学生时代已有四十年。经过旧金山路边的艺品店时,无意中看到有四、五锭墨(或称墨条),各约半张A4 纸大。上面刻绘不同的民俗主题如:女娲补天、八仙献寿、刘海戏金蟾等,显然跟学生时用的墨不同类。基于怀旧,价格也合理,就顺手买下。回家后摆在书架底层,没太当回事。之后陆续在金山老街、莺歌、光华商场、台北玉市等地又买了不少,都同样处理。就像在办公室,把文件归档了事一样。

○○八年时身体出状况,为了保命,迅速退出职场。手术和化疗过后,整个人总是无精打采,做不了什么要动脑的事。无聊之余,想起堆积的墨该拿出来整理整理,没事找事做,为消磨时间,于是展开我的玩墨生涯。

说是玩墨,一点也不为过。因为那时已买的墨,从收藏的角度来看,并不值钱,没有收藏价值。但不知情的我,仍一头栽进去,看到大一点的、主题有趣的、色彩缤纷的,就以为遇见宝,不太还价就买下来。

所幸这种盲目的收集,持续一段时间后,就被我信息科技学历背景给矫正了过来。因为开始为所收集的墨进行登录、分类、排序、批注时,无可避免会开始查阅书籍和网络搜寻,于是发现我错过了真正引人入胜的赏玩墨、文人订制墨、贡墨、御墨、纪念墨、集锦套墨等等。于是我赶快调整方向,扩大收集内容,重新出发。除了前面提过的买墨的地方,国内外的拍卖网站也出现过我的身影。

曾经透过网络去美国的古董拍卖会,竞标乾隆朝的御墨——直径约十厘米的圆墨,连同投标的附加费、手续费、处理运费等,我已出价到总价超过两千美元了!但竞标的对手依然沉着跟进,毫不手软,逼得我只好认输。也曾在光华商场和玉市见到很少见的好墨,但因索价太高,一时舍不得,没想到第二天捧着银子去时,已被人捷足先登。我只能后悔地在摊商旁徘徊懊恼,做白日梦想让他再变一锭出来。

两年半前,为了对自己花了不少钱在墨上这件事,向家人有个交代,我开始提笔把关注墨时所做的研究和发现写下来。再一次,我的科技背景发挥作用,让我采取与其他同好有不同的写法,那就是不仅专注单锭墨的描述,更要探索墨与墨之间的关联,以及它们的人文意涵。从这个角度,许多墨的形象更加鲜明有趣,漆黑的外表下隐隐泛出迷人的幽光。

譬如说巡台御史钱琦的听竹轩联句墨。它简洁朴素的外观,掩不住钱琦与方密庵的师生情谊,引出袁枚、金农、邓石如、丁敬等大艺术家与他们的联句唱和,藏着早期台湾的地名、风俗民情,以及大甲溪流域几座七将军庙的来龙去脉。这锭墨,是从美国古董行拍卖所得,也是我经常随身把玩的珍品。

再如吴大澂的铜柱墨,本身已够引人入胜。但细究它的来龙去脉,胡适的父亲胡传跃然纸上,随之浮现张爱玲的祖父张佩纶,后是胡适和张爱玲在纽约的会面,前后横跨七十年。因墨搭桥,得以上下古今,把两代有缘千里来相会的事发掘出来,看来墨里乾坤大啊!

书中的墨,除了特别说明出处,都是我个人的收藏。前几年,瑞典汉学家林西莉(Cecilia Lindqvist)有本畅销书《古琴》,把久已束诸高阁的古琴,重新带回中国。我私下企盼,这本谈墨的书也能“东施效颦”,激发大家对墨的共鸣。进而思索如何从文创的角度,重新包装墨、赋予它新的生命,让它成为办公室和居家的新宠。也让现今倍感压力的人生,能在墨艺的陪伴下,另开一扇舒缓的门窗。

常言道:“近墨者黑。”然而与墨结缘,却有可能黑得发亮,更有可能黑得像黑珍珠般尚青。

                                                                                                                                                         ○一六年三月二十一日

                                                                                                                                                                                黄台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