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试读

get_product_contenthtml

章 停止从众  有人能活出自己,有人则不能。

回归“我本位”

·“我”是谁?

此刻,您是否敢于发自心底地说出“我就是我”这句话?

也许有些人的自我存在意识较强,但有时也会看不清、弄不懂自己。

    “我真想这么做吗?”

    “我是发自心底这样想吗?”

    “我的想法与别人的观点有何不同?”

“我与他人有何区别?”

“‘我’到底是谁?”

人们在这样思来想去的过程中逐渐陷入迷茫,愈发弄不懂“我”是谁?

产生孤独感与疏离感的根源就在于对“自我”存在的不确定性

当你能充分认清“自我”时,就会从容面对他人的指责,偶尔的犹豫、彷徨也不会妨碍你选择属于自己的路。反之,如果做不到这一点,就会在他人的否定声中逐渐丧失掉原有的自信,变得随波逐流、盲目屈从,并终扼杀了真实的自己。虽然我们讨厌这样的自己,不过各位读者都有过类似经历吧。

“知音难觅!”

“我就是个可有可无之人。”

当你认不清自己时,脑中会被这类念头填满,仿佛已丧失了奋斗下去的勇气,内心充满了对人生的失望与感伤。

那么,如何正确对待这种孤独感与疏离感呢?首先就要正确认识自己。

 

·我因何来到世上?

耐人寻味的是,日本文学巨匠——夏目漱石先生也曾抱有同样的疑问。

    作家的成长经历稍显曲折,出生后曾两度被领养,9岁时因养父出轨而导致养父母离婚,然后他返回了亲生父母家,但直到21岁时都无法重新加入自家户籍。还有人认为,夏目漱石年幼时曾一度认为祖父母才是自己的亲生父母。

    正因为他成长在如此复杂的家庭环境中,所以一直受困于这道无解难题——“我因何来到世上?”

    之后,夏目漱石考入了日本学府——帝国大学(即之后的东京帝国大学)的英国文学专业,并于毕业后在高等师范学校担任英语教师,已然成了一名社会精英。

    然而,无论是学习文学还是从教,他都毫无兴趣。

    在夏目漱石晚年的自传体小说《道草》中,主人公健三有这样一句话——“你到底是为什么而来到这个世界上呢?”这也是作者对自己的疑问。大正三年(1914年)夏目漱石在学习院(日本皇族及贵族子女接受教育的学校)演讲时曾谈起,“虽然我明白来到这个世上必须要有所作为,但我依然不知道如何去做,就像一个深陷迷雾的孤独者般裹足不前。”——(选自夏目漱石《我的个人主义》)

    “我因何而生?”

    “不知道如何去做”

    我相信,夏目漱石的烦恼也是当代很多人抱有的典型烦恼之一。无论是文学泰斗还是寻常百姓,都逃不开这个问题。

 

·“他本位”是内心不安的源头

烦恼在继续,我们在跟现实的不断妥协中逐渐成长。

有些人的工作并不如意,但他们会调整心态以博得认可,还会信心满满地规划着未来。然后在不知不觉中,逐渐发现了这份工作的意义,从而变得更有斗志。 也有些人为了家务琐事和儿女操劳半生,即便偶尔感叹“自己的人生价值何在?”但家人的笑颜却让他们来不及多想,继续忙于眼前之事。

    但是,对于夏目漱石而言,这个自青年时期起就产生的疑问——“我因何来到世上?”却一直困扰着他。作家在33岁时,被日本文部省派往英国留学,然而他踏遍伦敦的大街小巷,却找不到自己想要的答案。他既无心游览异国风光,也无心研读文学著作,整个留学生活过得枯燥而乏味。

    终,夏目漱石给文部省提交了一份“白卷”报告书,并被迅速召回国。这次留学经历让作家患上了严重的神经衰弱,甚至陷入了抑郁。

    不过,作家在留学期间却有一项重大发现,在此引用其原话。

    “我终于发现,正是之前的‘他本位’思想让我像无根浮萍一样随处飘零、惶惶不安。”——(选自夏目漱石《我的个人主义》)

    夏目漱石由此得出结论:毫无主见的盲从、盲动的“他本位”生活是导致自己内心不安的直接原因。

    如果只重视外在而忽略自身价值标准的建立,便很难实现真正的心安理得。

 

·换位思考能带来自信

    与“他本位”一词相对的是“我本位”。夏目漱石曾提出“自己为主,他人为客”的理念。

    “手握‘我本位’这一词,我强大了许多。……仿佛多年的顽疾终于找到了对症良药。” ——(选自夏目漱石《我的个人主义》)

    夏目漱石身处文明开化期的日本明治时代,他主张日本人不应受制于西方人的思维方式及文化,应坚定自己作为独立个体的信念。不过,该理论并不局限于欧美和日本之间的文化对比研究领域。

    对于当代人而言,就是不要处处以他人马首是瞻,要对自身有充分的认识。

    换而言之,“我有我的人生,你有你的人生”。

    对他人盲从并不能换来内心的平和与自信。无论你将别人的观点说得多么天花乱坠,也无法使它融入自己的血液,而只会增加内心的不安。

    归根结底,自己的梦只能自己圆。

    对此,夏目漱石曾说过,“要是没找到‘治病良方’,我的人生将一片灰暗,将永远过着卑躬屈膝、惶恐不安的生活。”

    我所倡导的“从众会带来不幸”的观点与此极为相似。

    我们每个人必须具备一种不断思考的能力,去深究那些让自己感到不安的源头。

    为此,必要的知识贮备与独到的见解尤为重要,只有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问题才会发现孤独存在的必要性。

 

 

为何要从众?

·孤独引起的3种“应激反应”

    如果孤独产生于“我是谁”这一人类的终极命题,那么就不难推导出“人类在本质上就是孤独的”这一结论。

    即便你发现了自己的天赋,找到了人生的价值与意义,也无法回避这道命题,就像所有人都无法摆脱的宿命。

    然而,为什么我们都不愿承认自己很孤独呢?

    有些人事业有成、手眼通天;有些人交友甚广、家庭和睦;还有些人儿孙满堂、德高望重。在别人看来他们活得顺风顺水,完全与孤独无缘,让人艳羡不已。

    “他总是那么快乐啊!”

    “他总是笑容满面啊!”

    对比之下,自己就越发显得孤独寂寞、形单影只。

    然而,这些所谓的“成功人士”在本质上也不过都是孤独的个体,这一点毫无疑问。只不过他们对孤独的感受度要低于其他人,即便如此我们也会不由自主地羡慕他们,并且在产生孤独感与疏离感的时候下意识地保护内心不受伤害,这在精神医学中被称为“应激反应”。

    我认为,产生于现代社会中的应激反应主要有3种类型。

    种为从众型。即听大家听的音乐、看大家看的电视节目、穿大家穿的服装,无论谈话、做事都尽量与他人保持一致,以此来消除被排斥感。

    第二种为网络交际型。即通过在SNS(社交网站)及留言板上留言、聊天,在需要时进行一些非见面式的交流。这种交际方式的心理负担较小,虽然不如面对面交流直接,却也不失为一种遮掩孤独的方法。

    第三种为沉迷网络及游戏的与世隔绝型。即因无法调和与现实社会的疏离感,而将自己完全沉浸在虚拟世界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