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试读

get_product_contenthtml

  白血病是造血组织的原发恶性血液病。其特征是在骨髓及其他造血组织中有广泛的白血病细胞异常增生及浸润全身组织、脏器,导致正常造血功能衰竭。临床表现为发热,出血,贫血,肝、脾、淋巴结肿大。白血病属于中医的"虚劳""温病"和"癥积"范畴。西医所说的人体免疫功能低下,也就是中医所讲的机体正气不足。机体正气不足时,易受毒邪侵袭,由表入里,例如病邪从呼吸道侵入,同体内的热毒、风、火互相凝结,阻碍气血正常循环,使机体中痰浊不化,结滞经络,脏腑,肌肤,毛孔,蓄久而成此病。这与现代医学所讲的化学毒物、电离辐射导致骨髓造血功能破坏变异而导致白血病的病因认知异曲同工。有了这方面的认知,中医所采取的治疗也是以全面调理、整体改善为目标,与西医单纯杀灭病白细胞不同,中医在"清热解毒"的同时,更注重"凉血救阴"。有不少急性白血病患者,由于自身体质在疾病摧残下已经很虚弱,再承受化疗药物的毒性作用,其机体承受力非常弱。因此,即使化疗对病白细胞产生了有效控制,但因自身生理功能极度低下而过早失去了生命。即使能够挺过这一关,身体元气也受到极大损伤。《景岳全书·积聚》曰:治积之要,在知攻补之宜,而攻补之宜,当于孰缓孰急中辨之。病之初期,邪毒尤甚,正气尚未大虚,治宜行气活血、软坚消积为主。中期,邪盛正气已虚,治宜攻补兼施。末期,邪盛而正衰,治宜扶正培本为主,酌加化瘀消积之品,切记攻伐太过。

  由此可以看到,中医治疗更强调在不同病理状态下,要区别对待,虽然要消导,但同时强调扶正培本。说起白血病,还得从它的基本常识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