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试读

get_product_contenthtml
  贝多芬传 一心向善,爱自由高于一切。就是为了御座,也 绝不背叛真理。
——贝多芬 (1792年手册) 他矮小粗壮,有着一副运动员般结实的骨架。一 张土红色的阔脸庞,只是到了年岁老时脸色才变得蜡 黄、病态,特别是冬季,当他蛰居室内,远离田野的 时候。他额头宽大而突起,头发乌黑,厚实浓密,好 像用梳子都从未能梳通过,直立着,似“墨杜萨头上 的蛇”。双眼闪烁着一种神奇的光芒,使所有看到它 的人都为之震慑。由于两只眼睛在一张褐色的悲壮的 脸上放射出粗野的光芒,使人们都以为他的眼睛是黑 色的。其实,它们不是黑色的,而是蓝灰色,只是其 中差别实在微小,以致大多数人分辨不出来。这两只 很小而又深陷的眼珠在兴奋或激愤时会突然变大,在 眼眶里转动,映射出它们蕴含的全部思想。它们常常 向天空投去一抹忧愁的目光。他的鼻头又宽又短又方 ,就像狮子的鼻子。他有一张细腻的嘴,但下唇的长 度有些超出上唇。他的牙床可怕至极,好像连核桃都 能咬碎。他的右下颏有一个深深的酒窝,使他的脸看 上去很不对称。莫舍勒斯曾说:“他笑起来很甜,说 话时,常带着一种可爱而鼓舞人的神情。与之相反, 他的笑声却令人感到不快,粗野、难听,而且很短促 。”这是一个不习惯欢乐的人的笑。他平时的表情很 阴郁,似“一种无法医治的忧伤”。1825年,雷斯塔 伯说,看见“他温柔的眼睛中那令人极其揪心的痛苦 ”时,需要竭尽全力来忍住流泪。一年后,布劳恩· 冯·布劳恩塔尔在一家小酒馆里碰到他,他正坐在一 个角落里,抽着一支长烟斗,双目紧闭,仿佛随着死 神的临近,他越来越习惯于这样。有个朋友跟他说话 ,他凄然地微微一笑,从口袋里掏出一个小小的谈话 本,并用聋子常有的尖叫声让对方把想说的话写下来 。
他脸部的表情经常变化,有时,他会因为突然有 灵感出现而“变脸”,即便是走在大街上,那表情也 会使行人吓一大跳。弹琴被人撞见的时候,他的“面 部肌肉突然隆起,青筋暴跳,野性的眼睛变得分外吓 人,嘴唇发抖,一副巫师被自己招来的魔鬼所制伏的 神态”,如同莎士比亚作品中人物的形象。尤利乌斯 ·贝内迪克特曾说他“很像李尔王”。
路德维希·冯·贝多芬于1770年12月16日生于科 隆附近,波恩的一所破屋的阁楼上。他的祖先是佛兰 芒族人,父亲是个既无才华又酗酒的男高音歌手。母 亲是个女佣,是厨师的女儿,初嫁给一个男仆,丈 夫死后,改嫁贝多芬的父亲。
贝多芬的童年充满苦难,缺少莫扎特那样的家庭 温暖。自一开始,人生就向他显示出一场凄惨而残暴 的战斗似的场景。他父亲想利用他的音乐天赋,把他 吹得如同一个神童。四岁时,父亲就把他一连几个小 时地钉在羽管键琴前,或给他一把小提琴,把他关在 房间里,压得他透不过气来。贝多芬差一点因此而永 远厌恶艺术,所幸这并未发生,但父亲必须使用暴力 才能使他学习音乐。年少时,他就得为物质生活而操 心,想办法挣钱吃饭,过早地为生计而发愁。十一岁 时,他进了剧院乐团;十三岁时,他当上了大风琴手 。1787年,他失去了他崇敬的母亲。“对我来说,她 是那么善良,那么值得爱戴,我的好的朋友!啊, 当我会用‘妈妈’这个甜蜜的称呼,而她又能听得见 的时候,谁能比我更幸福呀?”母亲死于肺病,贝多 芬以为自己也染上了同样的病,他常常觉得不舒服。
除此以外还有比病痛更加残酷的忧郁。十七岁时,他 成了一家之主,担负起对两个弟弟的教育重任。他羞 愧地要求酗酒成性的父亲退休,因为后者已无力支撑 门户,剧院把父亲的养老金都交给了儿子,免得父亲 胡花乱用。这桩桩件件的悲惨事在他心中留下了深刻 的印痕。幸运的是,他在波恩的一户人家找到了亲切 的依托,那是他始终珍视的布勒宁一家。可爱的埃莱 奥诺雷·德·布勒宁小他两岁。他教她音乐,并引领 她接触诗歌。她是他童年的伙伴,也许二人之间还曾 有过一种十分温馨的感情。埃莱奥诺雷后来嫁给了韦 格勒医生,后者也是贝多芬的好友之一,直到后, 他们之间都一直保持着一种恬静的友情。这可以从韦 格勒和埃莱奥诺雷与忠实的老友之间的书信往来得到 印证。当三个人都垂垂老矣时,他们的友情显得更加 珍贵,而且心灵仍如从前一样的年轻。P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