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试读

get_product_contenthtml

节选/黑洞没有毛吗?

 

有人说,事实有时比小说更不可思议,没有什么比黑洞的情形更体现这点了。黑洞比科幻作家的任何异想天开都更怪异,但它们却是已经被科学证明了的存在。科学界不仅较晚才意识到大质量恒星可在自己的引力作用下往恒星中心坍缩,而且在对坍塌后留下的天体和物质的行为的相关思考也很迟缓。1939年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甚至写了一篇论文断言,因为物质只能有限度地被压缩,所以恒星不能在自身引力作用下坍缩。许多科学家都赞同爱因斯坦的这个直觉判断。而在反对者当中,主要的大概要数美国科学家约翰·惠勒了。他在诸多方面都是历史上推动黑洞理论的英雄。他在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的研究中强调,许多恒星终会坍缩,并指出了这种可能性给理论物理学带来的问题。他还预见到坍缩的恒星转变成的天体,也就是黑洞的许多性质。

 

DS:黑洞”这个词字面意思很简单,但是要想象在太空中某处一个真实存在的黑洞则比较困难。试着想象有一个巨大的下水口,水盘旋着流入其中。任何东西一旦滑过这个下水口开始下倾的边缘 —对应黑洞当中所谓的“事件视界” —就无法返回。因为黑洞是如此强有力,甚至连光都会被它们吞没,所以我们实际上看不到它们。不过科学家知道它们的确存在,因为黑洞会将靠其太近的恒星撕裂开来,与此同时向太空中发出振荡波。近一项有重大意义的科学成果就是探测到了正是超过十亿年前两个黑洞碰撞产生的所谓的“引力波”。

 

在一颗正常恒星的几十亿年寿命的大部分时间里,支持恒星对抗自身引力的力量来自于恒星内部的热压力,而热压力产生于将氢转变成氦的核反应过程中。

 

DS: 美国航空航天局用高压锅来比喻恒星。恒星内部的核聚变的爆炸力产生了向外的压力,将一切都往内拉的恒星自身引力把这压力约束在恒星内部。

 

然而,恒星终必将耗尽它的核燃料,失去与自身引力对抗的热压力。这时候恒星就会收缩。在某些情形下,它可能变成一颗“白矮星”而支持自身。然而,1930年萨拉玛尼安·钱德拉塞卡证明,白矮星的质量大小是有上限的,其质量是太阳质量的1.4倍。苏联物理学家列夫·朗道对全部由中子构成的恒星计算出类似的质量。

 

DS: 白矮星和中子星都曾是像太阳那样的恒星,而其内部的核燃料已经燃烧殆尽。由于失去了使之胀大的力量,无法阻止自身引力拉力将其缩小,于是它们就变成了宇宙中的某些致密的天体。不过在恒星的大小排名表上,这些恒星却是相对较小的,这意味着它们的自身引力大小不足以使恒星完全坍缩。因此,史蒂芬·霍金和其他人感兴趣的问题是,的恒星在到达其生命终点时会发生什么? 

 

 

那么,当那无数拥有比白矮星或中子星更大质量的恒星耗尽它们的核燃料时,它们的命运又如何呢?罗伯特·奥本海默,后来的原子弹之父,研究了这个问题。1939年,在和乔治·沃尔科夫、哈特朗德·斯奈德合作的两篇论文中,他证明了,这样大质量的恒星,其内部向外的压力不足以支持自己;而且如果你在计算中忽略压力,那么一颗均匀的球面对称的恒星就会收缩到具有无限密度的单独的一点。这样的一点被称为奇点。

 

DS: 一个奇点是由一颗大质量的恒星被压缩到难以想象的小的点时的结局。这个概念一直是史蒂芬·霍金研究生涯的典型主题。它不仅有关恒星的终结,还有关形成整个宇宙的起点的更远为基本的观念。正是霍金关于这些的数学研究为他获得了世界性的声誉。

 

我们有关空间的所有理论都是在假定时空是光滑和几乎平坦的基础上表述的。所以这些理论在奇点处都崩溃了,因为在那里的时空曲率为无限大。事实上,奇点标志着时间本身的终结,这也正是爱因斯坦对之持有异议的原因。

 

DS: 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认为,物体使围绕它们的时空变形。想象放在一张蹦床上的一个保龄球,它会改变蹦床布料的形状,使得其他较小的物体朝它滑去。人们通常用这种办法来比喻和理解引力效应。倘若时空的弯曲程度越来越厉害,终变成无限大,在此处我们日常所熟知的时空规则就不再适用。

 

接着第二次世界大战来临。大多数科学家,包括罗伯特·奥本海默,都将注意力转向核物理,引力坍缩问题被大多数人遗忘了。而被称为“类星体”的遥远天体的发现重新激起了科学家们对这个研究课题的兴趣。

 

DS: 类星体(quasar)是宇宙中明亮的一类天体,也可能是迄今为止能够被检测到的遥远的天体。这名字是“类恒星射电源天体”(quasi-stellar radio sources)的缩写,而且它们被认为是围绕黑洞涡旋的物质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