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试读

get_product_contenthtml

      诗文音书画五绝,又长得帅,这样的人生到底会有什么故事?

      苏东坡堪称古今全才,接近他的不是李白而是王维。苏东坡是诗文书画四绝,王维是诗文音书画五绝。苏东坡诗词的成就加在一起,才能接近王维的诗歌造诣。王维的散文《山中与秀才裴迪书》毫不逊色于苏东坡的前、后《赤壁赋》和《记承天寺夜游》。

      历来对王维诗画权威的评价正是来自苏东坡,他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于维也敛衽无间言”。这后一句的意思是,我对王维佩服得无话可说。“敛衽”是指行礼时收敛衣袖,《战国策·楚策》:“一国之众,见君莫不敛衽而拜,抚委而服”。“间言”有建言和非议两解,这里应该更接近后者。

      王维有一点远超苏轼,那就是他的音乐造诣。有人批评苏东坡的诗词不协音律,这和他性格豪放有关,但他的音乐才能确实相对平凡。而王维堪称音乐大师,正是他的音乐天赋帮助他考中状元。他在开元九年(721)中进士后做的个官就是太乐丞。

      王维祖籍山西祁县,他父亲做了汾州司马后全家迁到山西永济也就是鹳雀楼所在地。他和弟弟王缙都是从小多才多艺。王缙后来通过草泽文辞清丽科考试,官至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两兄弟一个才华绝代,一个位极人臣,生了这么两个儿子,他们的父母想不得意都难。

      因为才名早著,所以王维十五岁就去京城应试,并很快得到王公贵族推许。不久之后,长安开始流传一个和他音乐天赋有关的神奇传说。

      某个王公大臣家藏一幅教坊演奏图,这幅图画的名字已经模糊不清。有人想看看王维是否名实相符。

      “根据这些乐工的神态姿势,郎君可否看出他们在演奏什么乐曲?”

      王维仔细看了看之后回答:“他们在演奏《霓裳羽衣曲》,此时正演奏到第三叠拍。”

      在座王公大臣将信将疑,有好事者立即召来教坊乐师当场演绎。到了《霓裳羽衣曲》第三叠拍,乐师们的神态手势果然和画上完全一致。在场公卿叹为观止。

      当时的伶人乐师远没有今天的歌手有地位,说白了就是倡优蓄之,所以王维决心考进士。在王维交往的王公大臣里,欣赏他的是唐玄宗的弟弟李隆范。李隆范就是杜甫《江南逢李龟年》里提到的那个“岐王”。岐王听说王维想考进士,所以带他去见太平公主。王维打扮成伶人,怀抱琵琶跟在岐王身后。

      席间岐王让王维上前奏乐助兴。太平公主觉得非常好听,询问岐王乐曲名。

      岐王说:“我也不知道。这是乐师本人刚度的新曲。”

      太平公主这才注意到王维。

      “你这首曲子叫什么名字?”

      “还没想好。请公主赐名。”

      太平公主见王维身穿一袭郁轮袍,妙年洁白,玉树临风。

      “要不就叫《郁轮袍》吧。”

      王维演奏完毕躬身退下。岐王趁机把王维的诗卷递给太平公主。

      “近我得到一本诗集,不知公主看过没有?”

      太平公主随手翻了翻。

      “看过呀,怎么啦?”

      “那您知道这些诗的作者是谁吗?”

      “这些诗风格很像东皋子王绩的《野望》,不会也是王绩写的吧?”

      “这些诗的作者远在天边,近在眼前。他就是刚才演奏《郁轮袍》的那位少年。”

      “怎么可能?你肯定在骗人。”

      “我哪敢骗姑姑呀。”

      岐王和李隆基都是太平公主的侄儿。

      太平公主问:“既然他这么有文采,你怎么让他做伶人?”

      “他希望我介绍他认识公主,有事相求。”

      “你是一字齐肩的亲王,还有什么事你不能办,必须我出面?”

      “王维想考进士,但是听说公主已经推荐了张九皋,他只好明年再考。”

      “为什么呀?”

      “王维认为状元非他莫属。可是公主推荐张九皋的话,他就只能屈居第二。”

      “这么自信呀。那你让他考吧。只要他有真材实料,我保证没人可以把他挤掉。”

       因为王维是才华横溢的翩翩少年,而唐朝皇室的公主又以豪放著称,所以人们传言王维和太平公主、玉真公主或唐玄宗在杨玉环之前的宠妃武惠妃有私情,甚至说王维和李白是情敌,他们都喜欢玉真公主。下面这首《秋夜曲》就是王维写给心上人的情诗。

      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

      银筝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归。

      桂魄就是月亮,相传月中有桂树,魄是指月初生时的微光。轻罗是指轻盈的丝织品,通常用来做夏装。后来杜牧写过“轻罗小扇扑流萤”。

      王维经常出入贵主府,这些流言也不完全是空穴来风。后来王维一心向佛,可以理解为情场失意看破红尘——完美的香港电影剧本。

      不过可以肯定的是,王维年少的时候不是书呆子,不然写不出《相思》这么美好的情诗。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相思。

      宁王李宪有宠姬数十人。其中一人和潘金莲出身相似,她的前夫也卖烧饼。有一天宁王问她:“你还会想念卖烧饼的吗?”她不回答。宁王把她前夫找来和她相见。她泪流满面。当时王维也在场,即席赋诗。

      莫以今时宠,宁忘昔日恩。

      看花满眼泪,不共楚王言。

      其他文士搁笔不敢再写。这首诗让宁王动了恻隐之心,他让宠姬跟卖饼者破镜重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