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试读

get_product_contenthtml

萨拉热窝刺杀事件

“一战”之前,国际冲突和地缘战争早就让巴尔干半岛四分五裂,但是,1914年6月,这个鲜为人知的奥匈帝国皇位继承人的遇刺事件,却引发了一场真正全球规模的大战。

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前,欧洲列强分裂成两大敌对阵营,其主要原因就是各国都将自己的邻国视为心腹大患。奥匈帝国和德国都担心与巴尔干半岛的敌对国引发冲突,在巴尔干地区,塞尔维亚和俄国的亲密关系被奥匈帝国视为一种威胁。德国担心法国会找机会收复1870—1871年普法战争战败后被迫割让给德国的阿尔萨斯和洛林两省。因此,德国一直竭力和英国保持友好关系,但是,1888年德皇威廉二世即位之后,英德关系开始恶化,因为威廉二世开始大规模建造军舰,其目的是挑战英国一直以来的海上强国地位。而英国同时也开始对德国工业的迅猛发展及其蠢蠢欲动的海外殖民扩张野心警觉起来。

结盟竞赛

早在1879年,德国就已经和奥匈帝国结成联盟,3年之后,意大利加入,三方同盟形成。一旦意大利受到法国的攻击,德国和奥匈帝国都同意协助意大利,而意大利则同意在俄国攻击奥匈帝国时保持中立。1894年,法国和俄国结盟,《英法友好条约》则于1904年签署。威廉二世在巴尔干半岛对奥匈帝国的支持激怒了俄国,促成了英俄联盟,导致了中亚地区的长期对立。1907年,英国、法国和俄国签署了三方友好条约。

因为双方互相猜疑程度加剧,民族主义日益猖獗,毫无悬念地,军国主义开始掌权,在德国更是如此,因此很多敌对国家开始蠢蠢欲动,随时准备开战。他们都认为在对手之前,抢先发动战争将会给予对方严重打击,制造极大恐慌。

德国有可能双线开战,因此迫切需要抢先开战,以防止法国和俄国将其在人数上具有优势的军队投入战场。就在“一战”开始之前,无论是军界还是普通民众,大家都普遍认为战争无可避免,但是没有人预料到战争的触发居然是一起谋杀案——奥匈帝国并不太常露面的王储弗朗茨·斐迪南及其妻子于1914年6月28日遇刺事件。

 

 萨拉热窝事件

 

日期:1914年6月28日

地点:奥匈帝国波斯尼亚省的萨拉热窝

事件结果:奥匈帝国王储弗朗茨·斐迪南和妻子遇刺身亡,让整个欧洲陷入恐慌。

 

弗朗茨·斐迪南大公是奥匈帝国的皇位继承人,当时出访波斯尼亚首府萨拉热窝。波斯尼亚之前受土耳其统治,在1906年才被奥匈帝国吞并,但是波斯尼亚以及周边地区塞尔维亚的大多数塞尔维亚人都不太愿意接受奥匈帝国的统治。实施刺杀行为的加夫里若·普林西普是一个小小的激进塞尔维亚民族主义组织的首领,如果只是他们自己单打独斗的话,这个事件的终结果只能是他们都迅速被捕。但是,很快就有证据证明刺杀者是在塞尔维亚筹划好此次行动并且得到了塞尔维亚特务机关关键人物的协助。

奥匈帝国将斐迪南遇刺看作是塞尔维亚与其合谋的证据,认为他们试图将波斯尼亚吞并,建立一个更加强大的塞尔维亚国家。如此一来,强大起来的塞尔维亚将可以挑战奥匈帝国在巴尔干地区日渐衰微的统治地位,并且在奥匈帝国里少数民族斯拉夫人当中会引发更多骚乱。

 

 

对萨拉热窝刺杀案的审判。所有成年参与者都被认定为有罪并判处死刑,包括普林西普在内的未成年同案犯则被判监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