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试读

get_product_contenthtml

文治胜于武功,赐名为“信”

 独孤如愿没有在三荆地区停留太久,大概在大统六年的下半年,他接到了陇右十州大都督、秦州刺史的任命。宇文泰为何不让他在老地盘继续呆下去,这个原因不难明白。

 独孤如愿虽然效忠于西魏,坚持不仕梁,但他毕竟打了败仗弃过城,回到长安不仅没被皇帝怪责,反而加了官,这在宇文泰看来,分明是元宝炬在有意袒护。试想,如果让独孤如愿在老地盘发展下去,将来万一他拥兵独大怎么办?

 是的,在宇文泰看来,独孤如愿完全有那个实力。他不会忘记,独孤如愿入洛时,“颖、豫、襄、广、陈留之地,并相继款附”,郑伟、刘志、赵肃、韩雄、陈忻、魏玄等豪强都屁颠屁颠地跑去归附他。而且,当时独孤如愿在洛阳大修宫室的做法也很可疑,如果旧都真的修好了,独孤如愿有没有可能会趁着元宝炬拜祭园陵的机会,将自己的关系网,网到皇帝的头上呢?

宇文泰细思极恐。这就不难解释,为何他会在大统四年,趁着西魏再度失去洛阳的机会,将除柳虬等人之外的归附者,都分散至他处,比如,刘志被授为大丞相府墨曹参军;被独孤如愿赞为“洛阳遗彦”的裴诹之,先被元轨召为中从事,后被宇文泰任命为大行台仓曹郎中。

 大统三年时,洛阳荒败至极,独孤如愿将本在阳城的柳虬,本在颍川的裴诹之,分别征召为行台郎中、都督府属,并掌文翰。时人评说这是“北府裴诹之,南省柳虬”。柳虬很有本事,也十分敬业。到了大统四年时,柳虬入朝奏事。对于宇文泰想留他任职的做法,柳虬却说要为母亲侍奉汤药。看来,此时的柳虬是宁愿不做官,也不想对不起独孤如愿。

 宇文泰思来想去,越发觉得独孤如愿再在荆州待下去,很有可能会与西魏东境的赵肃、韩雄、陈忻、魏玄等人形成军事联盟,所以,他必须给这棵大树挪个窝。

 作为一个老练的政治家,也作为独孤如愿的老友,宇文泰不希望将来两人关系恶化,而以独孤如愿的头脑,他也不会不明白,宇文泰的双重用心。既然对方要他挪个窝,那便换个窝好了。他也不相信,他离开了荆州便没法发展事业。

 古往今来,真正的俊杰,无论身处何地何境都沉得住气,扬得起志。

 陇右,是指称陇山以西的地方,是以往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和三荆地区相比,一个在西魏以西,一个在西魏东南边,与东魏接壤。

 因为秦州属于朝廷后方,民族成分复杂,对于豪强跋扈、风化衰腐的现状,朝廷也有些鞭长莫及的感觉,虽然数易刺史,也没起到多大的作用。

 此外,当地官员也十分懦弱昏庸,对于上级下达的政令,基本上是哼哼哈哈,敷衍塞责的情况。何故?其中,有一部分原因,是因为西魏太穷,他们的腰包太空。

 先,北魏官员是没有俸禄的。

 作为从马背上起家的民族,战利品便是他们的俸禄。这叫做“班赐”。这个“多劳多得”的理,其实原也无可厚非,然而,几代之后,北魏政权已经稳固下来,进入了相对和平时期,官员上哪儿养活一家上下,乃至跟他混饭的伙计呢?地方的豪强拥有不少荫户,有时候也会拿出一些来资助官员们。说起来,有点可怜。

 这人一穷嘛,巧取豪夺、贪污受贿的事,怎么都少不了。反贪这事,不从根源抓起,是不见效的——即便不贪,至少也容易懈怠渎职,缺乏工作动力。

 好在,太和八年(484年),孝文帝元宏进行改制,官员们每季都可以拿到俸禄。两魏分裂之后,它们各自的俸禄制度,史料里较为模糊,但是可以反推——东魏和西魏,后来先后被北齐和北周取代,这两国的制度,大多还是承前而来的。

 这里只说一下西魏。

后来,西魏第二位皇帝元钦登基之后,官吏俸禄的发放比例,与征赋额相同。由此可以看出,西魏在文帝时期,官员们至少是有俸禄的,就算前后有些差距,也只是细节上的操作而已。

 想想看,西魏本来就穷,俸禄又与征赋挂钩,所以,摆在独孤如愿面前的问题,说穿了就是官员们嫌俸禄微薄,而产生了消极怠工的情绪。既然明白问题的症结,做起事来就比较容易对症下药。从独孤如愿后来的做法看来,他的确是想到了这些。

 该做些什么呢?要是先忙着去“修理”那些渎职的下属,很容易招致抵触情绪。他再怎么能干,毕竟不是三头六臂,要想以后这些人为他所用,就得先给他们做思想工作,告诉他们只要肯干活,面包一定有得吃的道理。

 有道是,“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说得好不如做得好。独孤如愿做通了下属们的思想工作后,开始组织他们一起解决秦州这几年来积压的公事,特别是百姓上诉已久而没被裁定的那些冤情。

 于是,百姓看到了一个与以往的秦州刺史都不太一样的官儿,他长得周正帅气,做起事来是雷厉风行,不偏不私。这让他们在短时间内,就对他产生了强烈的好感和认同度。

 旧账还清了,接下来,便要兑现让秦州富起来的诺言了。